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吊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2109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51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吊装装置,其结构包括稳定机构和调节机构,通过设置了稳定机构在底板顶部,设置第二卷绕筒和扭簧,有利于在第一辅助绳移动时利用扭簧蓄能来控制限位筒的移动,设置第三卷绕筒和电动推杆,有利于通过限位筒和第一辅助绳进行对拉形成支撑点对牵引绳进行限位作用,通过设置了调节机构在凸形顶板顶部,设置传动齿轮和齿条板,有利于提高对移动板移动时的控制灵活度,同时有利于降低吊取货物时工人的工作强度。取货物时工人的工作强度。取货物时工人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吊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吊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吊装装置指的是吊车或者起升机构对设备的安装、就位的统称,在检修或维修过程中利用各种吊装机具将设备、工件、器具、材料等吊起,使其发生位置变化。
[0003]现有的吊装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当达到一定高度后,水平位置相对固定,较难很好的将重物进行水平推送,在起吊后的取放过程使用不便,同时在吊取时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导致吊物进行摇晃,从而使吊装工作产生安全危险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吊装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吊装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当达到一定高度后,水平位置相对固定,较难很好的将重物进行水平推送,在起吊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吊装装置,包括移动轮(1)、凸形顶板(7)和电线(17),所述移动轮(1)顶部与底板(2)螺栓连接,所述底板(2)四周通孔与螺杆(3)螺纹连接,所述螺杆(3)底部与支撑板(4)焊接,所述支撑板(4)顶部前后两侧均设有连接孔(5),所述底板(2)顶部四周均与液压推杆(6)螺栓连接,所述液压推杆(6)顶部与凸形顶板(7)螺栓连接,所述凸形顶板(7)顶部通槽与限位杆(8)杆身滑动连接,所述凸形顶板(7)下方设有导轮组(11),所述导轮组(11)滚轮内侧与牵引绳(12)相接触,所述牵引绳(12)底部与吊钩(13)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绳(12)右端与第一卷绕筒(14)筒身相接触,所述第一卷绕筒(14)前后两侧通过支架与底板(2)顶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稳定机构(9)和调节机构(10),所述稳定机构(9)设于底板(2)顶部,所述稳定机构(9)包括立柱(91)、转轴(92)、第二卷绕筒(93)、扭簧(94)、第一辅助绳(95)、限位筒(96)、第二辅助绳(97)、第三卷绕筒(98)、安装板(99)、电动推杆(910)和电磁块(911),所述底板(2)顶部与立柱(91)焊接,所述立柱(91)顶部通孔与转轴(92)转动连接,所述转轴(92)与第二卷绕筒(93)圆心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卷绕筒(93)前后两端均设有扭簧(94),所述扭簧(94)与立柱(91)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卷绕筒(93)凹槽筒身与第一辅助绳(95)相接触,所述第一辅助绳(95)左端与限位筒(96)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筒(96)左端与第二辅助绳(9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辅助绳(97)左端与第三卷绕筒(98)凹槽筒身相接触,所述第三卷绕筒(98)圆心处通过转轴(92)与安装板(99)前后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99)顶部与电动推杆(910)底部的移动杆焊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全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