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椎体融合手术中固定钛笼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2021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椎体融合手术中固定钛笼的装置,包括插管、套筒、按压盖和内芯,所述内芯可活动的安放在插管内部,插管穿过套筒,通过插管首端的球体卡在套筒中,按压盖安装在套筒内,且在球体上方,固定销放置在套筒侧壁的缺槽中。本设计通过旋转末端的调节螺母对按压盖和内芯进行挤压,使内芯撑开插管,直接卡在钛笼的菱形孔中,形成固定作用;本设计操作简单,可调性强,固定效果稳定,能够在椎体融合手术中有效防止钛笼沉降、偏移、倾斜。倾斜。倾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椎体融合手术中固定钛笼的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椎体融合手术中固定钛笼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脊柱感染、脊柱结核或脊柱肿瘤等脊柱破坏性疾病,经常累及椎体,导致局部脊柱失稳,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及活动障碍。当椎体脓肿形成或者椎体塌陷脊柱后凸之时,往往容易引起椎管内占位,部分患者脊髓受累,出现不同程度的瘫痪症状。此类疾病发病率高,致残、致死率亦高。为了治疗此类患者,清除病灶固定融合脊柱已经成为了临床上的最佳选择。传统的单纯后路手术,能够取得良好的内固定效果,尤其是对合并后凸畸形的患者,矫形效果更佳显著。但是由于人体脊柱周围结构致密,而且脊柱毗邻脊髓、神经、大血管等诸多重要脏器,如果要从后往前进行植骨和支持,需要绕开脊髓和神经根,还要小心避开前方的主动脉,操作空间狭小,手术风险巨大,稍有不慎,病人非瘫即死。因此后路固定及病灶清除术后,如何向前方的椎体植骨及支撑前柱,一直是困扰脊柱外科医师的一大难题。
[0003]腰椎结核、肿瘤以及严重的脊柱创伤,临床上往往需要重建椎体,才能恢复脊柱正常的生理作用。用自体髂骨或腓骨置于椎体间进行融合,发现部分患者可出现移植物移位、下沉、塌陷、吸收、假关节形成等一系列移植物相关并发症,这些都影响融合的成功率及临床效果,有些需要再次手术。为了增加移植物的稳定性,促进融合及避免供骨区并发症,目前,用钛笼替代自体骨移植日益普遍,后方加用钉棒系统,但目前并无连接并固定钛笼的装置,放置的钛笼仍然会出现沉降、偏移、倾斜情况,因此需要一种固定钛笼的设计,防止钛笼沉降、偏移、倾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用于椎体融合手术中固定钛笼的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用于椎体融合手术中固定钛笼的装置,包括插管、套筒、按压盖和内芯,所述内芯可活动的安放在插管内部,插管穿过套筒,通过插管首端的球体卡在套筒中,按压盖安装在套筒内,且在球体上方,固定销放置在套筒侧壁的缺槽中。
[0006]所述插管由一体成型的首端球体、中段圆管和尾端菱形管组成,插管整体呈弧形,全管中空,尾端菱形结构,与钛笼上菱形结构相配合,菱形管内中空部位较窄,菱形管从侧壁沿一条对角线分成两半;菱形管(103)近尖端有一环形凹槽。
[0007]所述套筒内壁设置螺纹,内底为圆弧面,并有一贯穿孔,套筒外部有对称切口,将套筒分为两侧壁,两侧壁内侧设有倒“L”形凹槽。
[0008]所述按压盖上方有半圆柱凹槽,与半圆柱凹槽相交的、位于中心部位有一自上而下的内六方凹槽,侧壁有一体成型的固定销,下方为内凹圆弧面。
[0009]所述内芯整体呈弧形,比插管中圆管内径稍细,比插管中菱形管内径稍粗。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一种用于椎体融合手术中固定钛笼的装置,菱形管端连接于钛笼网眼内,套筒端连接钉棒系统的棒,通过普通内六角扳手对按压盖和内芯进行挤压,使按压盖卡在套筒侧壁的倒“L”形凹槽中,内芯被前压撑开插管,直接卡在钛笼的菱形孔中,形成固定作用;本设计操作简单,可调性强,固定效果稳定,能够在椎体融合手术中有效防止钛笼沉降、偏移、倾斜。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是一种用于椎体融合手术中固定钛笼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一种用于椎体融合手术中固定钛笼的装置的轴测图;
[0015]图3是一种用于椎体融合手术中固定钛笼的装置的剖面图;
[0016]图4是一种用于椎体融合手术中固定钛笼的装置中插管尾端菱形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一种用于椎体融合手术中固定钛笼的装置中按压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9]1、插管;101、球体;102、圆管;103菱形管;2、套筒;3、按压盖;301、半圆柱凹槽;302、固定销;303、内凹圆弧面;4、内芯;401、旋翼;402、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一种用于椎体融合手术中固定钛笼的装置,包括插管1、套筒2、按压盖3和内芯4,所述内芯4可活动的安放在插管1内部,插管1 穿过套筒2,通过插管1首端的球体101卡在套筒2中,按压盖3安装在套筒内,且在球体101上方,固定销301放置在套筒2侧壁的缺槽中。
[0022]所述插管1由一体成型的首端球体101、中段圆管102和尾端菱形管103组成,插管1整体呈弧形,全管中空,尾端菱形结构,与钛笼上菱形结构相配合,卡在钛笼菱形网眼上,菱形管103内中空部位向末端逐渐变窄,菱形管103从侧壁沿一条对角线分成两半;菱形管 (103)近尖端有一环形凹槽。
[0023]所述套筒2内壁设置螺纹,内底为圆弧面,并有一贯穿孔,套筒 2外部有对称切口,将套筒分为两侧壁,两侧壁内侧设有倒“L”形凹槽。
[0024]所述按压盖3上方有半圆柱凹槽302,与半圆柱凹槽相交的、位于中心部位有一自上而下的内六方凹槽;侧壁有一体成型的固定销 301,下方为内凹圆弧面303。
[0025]所述内芯4整体呈弧形,比插管1中圆管102内径稍细,比插管 1中菱形管内径稍
粗。
[0026]使用时,将插管1末端伸入钛笼的菱形孔洞中,调整到合适的位置,通过普通内六角扳手插入按压盖3上方中央的六边形凹槽,对按压盖3和内芯4形成挤压,并将固定销302旋转后卡在套筒2侧壁的倒“L”形凹槽中,内芯4被沿插管1内部推进,到达插管1末端的菱形管103,并对菱形管103内壁形成挤压,使菱形管被撑开,从而使菱形管103近尖端的环形凹槽卡在钛笼的菱形孔中,达到对钛笼进行固定的目的;使用结束后,使用普通内六角扳手插入按压盖3上方中央的六边形凹槽,将固定销302从套筒2侧壁的倒“L”形凹槽中旋出,按压盖3和内芯4形成挤压作用减小,菱形管103内壁对内芯 4的挤压作用使内芯4回退,菱形管103恢复原状,便可将插管取下。
[0027]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椎体融合手术中固定钛笼的装置,包括插管(1)、套筒(2)、按压盖(3)和内芯(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4)可活动的安放在插管(1)内部,插管(1)穿过套筒(2),通过插管(1)首端的球体(101)卡在套筒(2)中,按压盖(3)安装在套筒内,且在球体(101)上方,固定销(301)放置在套筒(2)侧壁的缺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椎体融合手术中固定钛笼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1)由一体成型的首端球体(101)、中段圆管(102)和尾端菱形管(103)组成,插管(1)整体呈弧形,全管中空,尾端菱形管(103)结构,与钛笼上菱形结构相配合,菱形管(103)内中空部位向末端逐渐变窄,菱形管(103)从侧壁沿一条对角线分成两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荣先张成程陈微雷伟徐永清林德云吴子祥陈红英王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