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心式陶瓷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2001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贯通型电容器包括:上表面具有两个电极而下表面具有共用电极的陶瓷圆盘;由放置陶瓷圆盘的半圆形凹槽状安置部,具有中心大椭圆孔的椭圆形突起部和间隔布置的许多贯通孔构成的接地板;以接地板为中心围绕陶瓷圆盘的上、下部绝缘外壳整体形成的椭圆柱形绝缘壳;在陶瓷圆盘上部设置分离电极对,将具有突起部的一对金属帽在其各周边处固定的一对贯通导体;包覆各贯通柱的一对绝缘管;填充在整体型缘外壳上部和下部的一部分的环氧绝缘树脂。(*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通过两个贯通孔所形成的贯通型电容器,详细地说是关于在象微波炉等那样的高压高频装置和象广播电台用的发射机或X线发生器等那样的大功率电磁波装置中所使用的贯通型电容器。通常,在高压高频装置中所使用的贯通型电容器元件使用陶瓷磁性电容器。对于陶瓷电容器,由于对元件小型化,大容量化的需求,积层型陶瓷电容器迅速地普及起来。在上述广播用的设备和微波炉等中所需要的超高频短波(300MHz-3000MHz)通常从磁控管得到。附图说明图1是同通常的微波炉内的磁控管加热器的电源供给线相联的噪声滤波器的电路图。其中,电容器C1、C2和电感器L1、L2构成噪声滤波器,参考标号100是导电的滤波器箱,102是磁控管,104是磁控管102的加热器,106是磁控管102的阳极,上述阳极106接地。由于磁控管在阳极电极和加热器之间存在高工作电压,上述电容器C1、C2应该是耐高压电容器。由于上述电容器在微波炉内分别受到高温加热,它们应该具有优良的温度特性。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在微波炉内用做噪声滤波器的电容器的改进构造。用于这种目的的电容器应该是贯通型电容器,在单一的箱内二个分离型电容器或成对的电容器用于上述目的。通过将加速用的电压(约-4.2KV)施加到屏蔽在外壳内的磁控管上而使这种磁控管装置得到甚高频频率(基波2.45GHz)。由于上述磁控管应该尽可能地同外部完全屏蔽,加速用的电压必须通过贯通型电容器提供给磁控管。图2和图3表示了美国专利第4370698号中记载的现有的上述这种贯通型电容器,在其厚度上具有带有一对贯通孔(2、3)的椭园形陶瓷体(1)。具有对应贯通孔的一对分离电极(4、5)设置在陶瓷体(1)的上表面,具有对应贯通孔的共用电极(6)设置在其下表面。接地板(7)具有长方形板(7c)和隆起部(7a)。板(7c)具有4个贯通孔以便利用螺钉或铆钉将电容器部件固定到滤波器箱(未图示)上。隆起部(7a)具有分别与陶瓷体(1)的2个孔(2、3)相对应的一对贯通孔(9、10)。而且,隆起部(7a)沿其园周上具有许多贯通孔(7b)。由于共用电极(6)设置在接地板(7)的隆起部(7a)上,贯通孔(9,10)分别同两个孔(2,3)相重叠,小贯通孔(7b)位于陶瓷体(1)的外部。一对长棒(11、12)具有接线端子(20、21),它们同外部电路(未图示)的插座端子相联接。棒(11、12)分别插入接地板(7)的贯通孔(9、10)和陶瓷体(1)的两个孔(2、3)中。为了保持共用电极(6)和棒(11、12)之间的绝缘,导体棒(11、12)上覆盖有例如由硅酮橡胶等形成的绝缘管(15、16)。上述绝缘管(15、16)吸收了在加热和硬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注入填料(绝缘物料)(17)的收缩应力,因而起到了防止在硬化后的填料(17)上产生龟裂等的作用。上述棒(11、12)也同分别设置在电极(4、5)上的金属帽(13、14)电气相联。而且,棒(11、12)分别被焊接到金属帽(13、14)上。进而金属帽(13、14)具有分别设置许多小孔(13a、14a)的隆起部。由于椭园柱形的空心塑料套(8)附着在上述接地板(7)的底面上,且围绕棒(11、12)和管(15、16)。套(8)的下端这样设计以便使管(15、16)的下端通过并有少许突出。套(8)具有一对平行的长的直线形壁(8a、8b),具有连接该长的直线形壁的一对半园形壁(8d、8e)的椭园形柱是必须的。由于套(8)在其上部具有横跨上述平行的长的直线形壁的桥(8c),该桥将套(8)分割成大体上是园形的二部分。如上述图3所示,例如是环氧树脂的绝缘填料(17)围绕着陶瓷体(1),棒(11、12)和金属帽。在绝缘填料(17)的注入过程中,电容器本体由套(18)包覆,通过套(18)底面的开口填料(17)被注入到套(18)中。由底面注入的绝缘填料通过接地板(7)上具备的小孔(7b)和金属帽(13、14)上具备的小孔(13a、14a),从而把绝缘填料填充在套(18)的内部空间。在上述所注入的填料硬化之后,除去套(18),成对的电容器部件就制成了。结果,由所注入的环氧树脂使不论是绝缘耐久性还是对于油,湿汽和尘埃的防护都得到了保证。图4和图5是关于现有的贯通孔型成对电容器的另一例子的图示(如参照日本国技术公开公报第1063301号)。椭园形陶瓷体(31)在其厚度上具有一对孔(32、33)。具有对应贯通孔的一对分离电极(34、35)被设置在陶瓷体(31)的上表面,具有对应贯通孔的共用电极(36)附着在其下表面上。接地板(37)不但具有隆起部(37a)而且具有长方形板(37c)。板(37c)具有4个贯通孔以便于将电容器固定到滤波器箱(未图示)上。隆起部(37a)通常具有椭园形贯通孔(37b)。在其上端是整体地形成接头(41a、42a)的一对长贯通线(41、42)插入在金属帽(39、40),孔(32、33)和椭园形孔(37b)之中。棒(41、42)被焊接到分别设置在电极(34、35)上的金属帽(39、40)上。象上述管(15、16)的目的那样,棒(41、42)也用绝缘管(44、45)包覆。在接地板(37)上椭园柱形的主要塑料套(38)围绕附着并用管(44、45)包覆的棒(41、42)的下部。如图5所示,象这样的构造中,套(38)的下端应该这样设计以便通过管(44、45)的下端并有少许突出。而且一个椭园柱形的塑料套(43)设置在接地板上,如图5所示,并围绕陶瓷体(31)、金属帽(39、40)和棒(41、42)的上部。环氧树脂不仅被注入下部套(38)的开口而且被注入其内部的上部套(43)中。这是由于金属帽(39、40)和隆起部(37a)不是象图2和图3所示那样的小贯通孔,因而部件被完全分离成两个箱。绝缘填料(46)围绕着陶瓷体(31)和金属帽(39、40)的外部及棒(41、42)的上部。另一绝缘填料(47)围绕着陶瓷体(31)和金属帽(39、40)的内部以及由管(44、45)所包覆的棒(41、42)的中部。然而上述图2和图3的现有电容器存在下述缺点。如上述那样,套(8)下部自由端是这样设计以使硅酮管(15、16)的下端通过并有少许突出。对于这种构造,即使把比较低的电压施加到电容器上,也使接头(20、21)和接地线(7)间的放电开始。这种放电对人体有害,电容器使用在象油、尘埃和潮湿气氛这样的环境中,由于在接头(20、21)、填料(17)所露出的底面表面和/或套(8)中沉积有大量的油、尘埃和/或潮湿粉尘和可以预料的气氛中使用,上述危害是显著的。其次,在带有接头(20、21)的棒(11、12)插入孔(9、10),孔(2、3)和金属帽(13、14)中后,填料(17)注入其间的套(8)的开口。因此在填料的填充过程中,就有绝缘树脂偶然地沉积到接头(20、21)表面上的可能性。这就要防碍接头和附着在接头上的插座端子(未图示)之间电气连接的建立。上述图4和图5中的现有的二种贯通型成对电容器存在上述图2和图3的电容器那样的缺点及下述缺点。如果在油、尘埃和潮湿气氛中使用电容器,就有可能在填料(46)所露出的上部表面、棒(41、42)的露出表面和上部套(43)的内外表面上沉积油,尘埃和潮湿粉尘。特别是由于在填料(46)的表面和套(43)的垂直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贯通型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上表面具有分离的两个电极和在下表面具有共用电极的陶瓷园盘(200);由在中心具有大椭园形贯通孔的长方形突起部,用于在上述突起部上放置上述陶瓷园盘的长方形安置部和同上述长方形突起部一起以一定间隔布置在其 周边处的许多另一种贯通孔所构成的接地板(300);以上述接地板为中心另一种贯通孔从中穿过,在上部围绕陶瓷园盘的上部绝缘外壳和下部绝缘外壳整体地形成椭园形柱状的绝缘外壳(400);分别设置上述陶瓷园盘的上部的分离电极对,具有突起部的一 对金属帽(530)、(630)在各周边处通过加焊料的压接,焊接等来固定一对贯通导体(500)、(600);包覆上述贯通导体的各贯通柱(520)、(620)的一对绝缘管(550)、(650);在上述整体型的绝缘外壳内部填充的环氧绝缘树 脂材料;由上述部件构成的上、下绝缘整体而形成完全密封,从而防止了绝缘树脂材料的漏出。

【技术特征摘要】
KR 1990-2-27 90-2176;KR 1990-5-30 90-7483;KR 1990-1.一种贯通型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上表面具有分离的两个电极和在下表面具有共用电极的陶瓷园盘(200);由在中心具有大椭园形贯通孔的长方形突起部,用于在上述突起部上放置上述陶瓷园盘的长方形安置部和同上述长方形突起部一起以一定间隔布置在其周边处的许多另一种贯通孔所构成的接地板(300);以上述接地板为中心另一种贯通孔从中穿过,在上部围绕陶瓷园盘的上部绝缘外壳和下部绝缘外壳整体地形成椭园形柱状的绝缘外壳(400);分别设置上述陶瓷园盘的上部的分离电极对,具有突起部的一对金属帽(530)、(630)在各周边处通过加焊料的压接,焊接等来固定一对贯通导体(500)、(600);包覆上述贯通导体的各贯通柱(520)、(620)的一对绝缘管(550)、(650);在上述整体型的绝缘外壳内部填充的环氧绝缘树脂材料;由上述部件构成的上、下绝缘整体而形成完全密封,从而防止了绝缘树脂材料的漏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通型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接地板(300)的安置面(310)上,半园形凹槽(313)以能够安放细长的焊料那样来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通型电容器,其特征在于由于在上述整体型绝缘外壳(400)的内侧,形成了对上述陶瓷园盘(200)进行导向的导向倾斜部和同陶瓷园盘下表面相联接的联接部,从而防止了因陶瓷园盘的位置脱离而发生的位置偏心。4.一种贯通型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上表面具有分离的两个电极和在下表面具有共用电极的陶瓷园盘(200);由放置上述陶瓷园盘的长方形安置部,具有中心大椭园形贯通孔的椭园形突起部,和绕上述椭园形突起部以一定的间隔布置在其周边处的许多另一种贯通孔所构成的接地板(300);由使上述接地板(300)的另一种贯通孔穿过而同上述接地板整体地形成的下部绝缘外壳和在上述下部绝缘外壳的接地板中心上部处同下部绝缘外壳分离而形成的上部绝缘外壳所构成的绝缘外壳(400);分别设置上述陶瓷园盘的上部分离电极对,具有突起部的一对金属帽(530)、(630)在各自周边处通过加焊料的压接,焊接等来固定的一对贯通导体(500)、(600);包覆上述贯通导体的各贯通柱(520)、(620)的一对绝缘管(550)、(650);在上述整体型绝缘外壳内部填充的环氧绝缘树脂材料(70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通型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形成具有上述接地板(300)的纵长方向孔的法兰(340),形成为了压入上述法兰外面而成为“”字形的环形接地电极(35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贯通型电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接地电极是导磁材料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通型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接地板(300)的椭园形孔(330)的周边处为上、下整体型绝缘外壳的联接而使许多贯通孔(320)呈Z形布置,从而提高接地板同整体的绝缘外壳间的结合力。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通型电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整体型的上部绝缘外壳和下部绝缘外壳内的环氧绝缘树脂材料由具有相同物理性质的相同绝缘树脂材料形成,在上部绝缘外壳内的上部绝缘树脂材料上端部分另外用具有其它物理性质的其它绝缘树脂材料填充而后铸造成型。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哲郑光熙金知湖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