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降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196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48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坑降排水装置,包括排水沟、集水井,所述排水沟基坑的周向延伸,所述集水井开设于排水沟底壁,所述排水沟的底壁低于基坑的坑底,还包括多个引水管,所述引水管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引水孔,所述引水孔贯穿引水管的侧壁,所述引水管一端掩埋于基坑中部的底部,所述引水管另一端朝向排水沟,所述引水管为直形管,所述引水管倾斜设置,所述引水管朝向排水沟的端部的位置高度低于其另一端的位置高度。通过设置引水管,使基坑中部的水容易排出,使地基施工方便;通过设置支撑杆,使引水管不易被损坏;通过设置泥沙桶,使集水井内的泥沙容易被取出。泥沙容易被取出。泥沙容易被取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降排水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基坑降水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降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基坑降水是指在开挖基坑时,地下水位高于开挖底面,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坑内,为保证基坑能在干燥条件下施工,防止边坡失稳、基础流砂、坑底隆起、坑底管涌和地基承载力下降而做的降水工作。
[0003]明沟加集水井降水为基坑降排水方式的一种,其作用方式为沿基坑底的周围开挖排水沟,使基坑内部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入排水沟内,水再沿排水沟汇聚在集水井内,通过水泵将集水井内的水抽出井外,达到排水的目的。
[0004]但该方法通常导致基坑周向的水容易进入排水沟内,而基坑中部的水难以进入排水沟,导致基坑中部较为软塌,影响地基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基坑中部的水难以进入排水沟内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基坑降排水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坑降排水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基坑降排水装置,包括排水沟、集水井,所述排水沟基坑的周向延伸,所述集水井开设于排水沟底壁,所述排水沟的底壁低于基坑的坑底,还包括多个引水管,所述引水管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引水孔,所述引水孔贯穿引水管的侧壁,所述引水管一端掩埋于基坑中部的底部,所述引水管另一端朝向排水沟。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坑周向的水分通过自身重力从排水沟侧壁处渗出进入排水沟内,汇聚在集水井中,集水井内的水通过水平抽出,达到降排水的效果。
[0009]引水管掩埋在基坑底部,基坑中部的水通过引水孔进入引水管的内腔,朝向排水沟的端部的位置高度低于其另一端的位置高度,使水通过自身重力沿引水管流向水沟中,使基坑中部的水容易进入排水沟中,从而使基坑中部保持较少的水分方便地基施工。
[0010]可选的,所述引水管上设置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的材料为丙纶网,所述隔离层将引水孔遮盖。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离层将泥沙进行隔离,使泥沙不易进入引水管的内腔,使引水管不易被堵塞。丙纶网具有较好的耐腐蚀能力与较好的强度,使丙纶网不易损坏。丙纶网具有一定的透水能力,使水能进入引水管的内腔中。
[0012]可选的,所述引水管位于基坑底部的端部为封闭状态,且设置有尖头。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水管安装时,具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工作人员先挖开基底,将引水管掩埋在基地下;另一种是通过尖头从基坑的侧壁扎入基地底部,尖头使引水管扎入方便,使引水管安装快捷。引水管端部封闭的设计,使引水管在扎入基坑底部时,泥沙不会从引水管端部进入其内腔。
[0014]可选的,所述引水管的管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柱。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地基施工时,基坑表面常有挖掘机这类大型施工仪器,支撑柱将引水管内壁进行支撑,使引水管抗压强度增强,使引水管不易被施工仪器压损。
[0016]可选的,所述引水管掩埋于基坑底部时,多个所述支撑柱的支撑方向为竖直方向。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柱竖直方向设置,使支撑杆集中力量沿竖直方向进行支撑,提高引水管竖直方向上的抗压性能,使引水管不易被损坏。
[0018]可选的,所述集水井内壁铺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为防水卷材。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层使位置高度高于集水井底部的水不易渗透进入集水井内,使集水井不易变满,减少抽水次数,提高施工效率。防水卷材是将沥青类或高分子类防水材料浸渍在胎体上,并以卷材形式提供的产品,具有防水浸透的性能。
[0020]可选的,所述防水层内设有泥沙桶,所述泥沙桶内腔用于收集泥沙。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泥沙容易掺杂在水中汇集在集水井内,导致集水井底壁的高度上升,使集水井内腔的空间减小,减小水的收集量,工作人员需要将集水井内泥沙掏出,泥沙掏出不便。泥沙桶将泥沙进行收集,当泥沙具有一定高度时,工作人员只需将泥沙桶取出倒出泥沙即可,使泥沙去除方便。
[0022]可选的,所述泥沙桶顶部设置有挂耳,所述挂耳用于与起吊机上的挂钩勾接。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挂耳,使泥沙桶取出时,通过将起吊机上的挂钩与挂耳勾接将泥沙桶取出,使泥沙桶取出方便。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5]1.通过设置引水管,使基坑中部的水容易排出,使地基施工方便;
[0026]2.通过设置支撑杆,使引水管不易被损坏;
[0027]3.通过设置泥沙桶,使集水井内的泥沙容易被取出。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基坑降排水装置的顶视图。
[0029]图2是图1沿A

A线的剖面图。
[0030]图3是图1沿B

B线的剖面图。
[0031]图4是图3的C处的放大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1、排水沟;2、集水井;21、防水层;3、引水管;31、引水孔;32、隔离层;33、尖头;34、支撑柱;4、泥沙桶;41、挂耳;5、基坑。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4]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基坑降排水装置。参照图1,基坑5降排水装置包括沿地基周向延伸的排水沟1、基坑5四角位置的集水井2、掩埋在基坑5底部的多个引水管3。排水沟1的底壁位置高度低于基坑5的底壁,集水井2开设于排水沟1的底壁,即集水井2的底壁位置高度低于排水沟1底壁的位置高度。
[0035]参照图2,集水井2内壁覆盖有防水层21,防水层21的材料为防水卷材,防水卷材铺设在集水井2的内壁,防水层21将集水井2内壁的水隔离,使水不易从集水井2内壁进入集水
井2内,使集水井2内水位高度上升较慢,使集水井2需通过水泵排水的次数较少,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0036]参照图2,防水层21上放置有泥沙桶4,泥沙桶4的外壁与防水层21滑动抵接,泥沙桶4顶端固定有用于与起吊机的挂钩勾接的挂耳41。泥沙桶4内腔用于收集被水夹杂带入集水井2的泥沙,泥沙具有一定的量时,需将泥沙桶4取出将泥沙倾倒后再将泥沙桶4放集水井2内。泥沙桶4取出时,起吊机上的挂钩勾接挂耳41,通过起吊机将泥沙桶4取出,使泥沙桶4取出省力。
[0037]参照图3,引水管3一端为敞口状态,另一端为封闭状态。多个引水管3中的一部分引水管3敞口状态的一端朝向集水井2,另一部分引水管3敞口状态的端部朝向排水沟1。引水管3封闭状态的端部埋设于基坑5底部,并朝向基坑5中部。
[0038]参照图4,引水管3封闭状态的端部一体成型有尖头33,引水管3为直形管,引水管3倾斜埋设于基坑5底部,引水管3朝向排水沟1的一端的位置高度低于设置有尖头33一端的位置高度。
[0039]参照图4,引水管3侧壁上分布有多个贯穿其侧壁的引水孔31,引水管3内壁上覆盖有隔离层32,隔离层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降排水装置,包括排水沟(1)、集水井(2),所述排水沟(1)沿基坑(5)的周向延伸,所述集水井(2)开设于排水沟(1)底壁,所述排水沟(1)的底壁低于基坑(5)的坑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引水管(3),所述引水管(3)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引水孔(31),所述引水孔(31)贯穿引水管(3)的侧壁,所述引水管(3)一端掩埋于基坑(5)中部的底部,所述引水管(3)另一端朝向排水沟(1),所述引水管(3)为直形管,所述引水管(3)倾斜设置,所述引水管(3)朝向排水沟(1)的端部的位置高度低于其另一端的位置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降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管(3)上设置有隔离层(32),所述隔离层(32)的材料为丙纶网,所述隔离层(32)将引水孔(31)遮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降排水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晓春夏伊芯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阳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