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约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1869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约束装置,属于临床医用装备,该装置包括底座和固定在底座上的手套,手套的进手口设有第一魔术贴;手套具有内层和外层并且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气室,气室内设有加热组件和振动装置;外层上设有充气孔并连通气室;手套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手套的食指与中指的指端设有端帽并通过拉链连接;手套的拇指上设有血氧饱和度测试仪;底座上设有控制盒,控制盒内置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加热组件与控制器连接,底座的下端设有气腔,底座的上设有底座充气口并与气腔连通;底座充气后具有斜坡,斜坡的角度为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约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临床医用装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功能约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临床上,意识模糊、躁动、手术复苏期、重症监护室内留置管路种类繁多(气管插管、胃管、中心静脉置管、引流管、输液管路等)等患者往往需要通过约束来避免意外拔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其对患者意外拔管造成的身体伤害及经济损失,为其佩戴约束手套是有效的方法之一。但目前临床使用的约束带对患者进行约束后,常给患者带来恐惧感,甚至造成患者手部肢端肿胀、血液循环障碍、皮肤损伤等。同时部分患者会挣脱约束带,强行拔出各种管道,发生意外拔管,导致一些不可逆的损伤。由于许多躁动、意识不清患者,指端安置的血氧饱和度探头会被挣脱,甚至被反复甩置地面,造成损坏,造成科室成本消耗增多,并且患者暴力挣脱约束带后能提醒护士及时干预,避免造成意外拔管。在现在优质护理提倡人文关怀的大背景下,急需一种既能给患者提供安全感,保护约束部位皮肤,又能进行功能锻炼、保暖,促进肢端血液循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约束装置,其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实现既能给患者提供安全感,保护约束部位皮肤,又能进行功能锻炼、保暖,促进肢端血液循环的多功能约束手套及约束手的方法。
[0004]本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功能约束装置,包括底座和固定在底座上的手套,所述手套的正面与底座相贴;所述手套的进手口设有第一魔术贴;所述手套采用包括内层和外层的双层结构,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气室并且在内层和外层之间设有加热组件和振动装置;所述外层上设有充气孔,所述充气孔连通气室;所述手套的无名指、小指和手套的正面均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手套的食指与中指的指端设有端帽,所述端帽与手套通过拉链连接;所述手套的拇指上设有血氧饱和度测试仪;所述底座上设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置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加热组件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底座的下端设有气腔,所述气腔位于手套的前端,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底座充气口,所述底座充气口与气腔连通;所述底座为三棱体型,所述底座充气后具有斜坡,所述斜坡的角度为20
°‑
40
°

[0005]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盒内还设有蓄电池和充电接口,所述蓄电池的输入端与充电接口电连接,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电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盒上表面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气室内的温度、蓄电池电量、气室充气状态、气腔充气状态和振动装置振动状态。
[0007]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盒的上表面还设有报警器,所述手套的套口处设有体表传感器,所述体表传感器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报警器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所述报警器对气室内温度过高和手脱离手套报警。
[0008]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盒上设有用于控制开机、关机的开关按钮、用于调节温度的温度按钮、用于控制气室充放气状态的气室按钮、用于控制气腔充放气状态的气腔按钮和用于控制振动装置启闭的按摩按钮;所述开关按钮、温度按钮、气室按钮、气腔按钮和按摩按钮均与控制器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盒上设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控制器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充气孔和底座充气口分别通过气管外接气泵,所述气管上设有排气支路,所述排气支路与气泵之间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排气支路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气室按钮通过控制器控制连接在充气孔与气泵之间的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气腔按钮通过控制器控制连接在底座充气口与气泵之间的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
[0011]进一步地,所述手套的食指和中指上设有第二魔术贴。
[0012]进一步地,所述手套为透明材料制成。
[0013]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不仅可以达到约束目的,还可以增加患者安全感,体现人文关怀,随时观察约束部位皮肤及输液情况;
[0015]2、本技术通过加热,对末梢循环差,肢端凉的患者,可进行保暖;
[0016]3、本技术通过对气室充气放气及振动按摩,可以对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促进患者血液循环,避免发生肿胀、皮肤损伤、血液循环障碍;
[0017]4、本技术通过底座可以抬高肢端,促进血液回流,同时避免皮肤发生压疮;
[0018]5、本技术在手套的食指及中指设置端帽,打开端帽时可连接监护仪上血氧饱和度探头或护士为患者进行血糖监测等操作,轮替进行,避免造成压疮或因反复针刺同一部位造成肢端出现血肿硬肿;
[0019]6、本技术既能给患者提供安全感,保护约束部位皮肤,又能进行功能锻炼、保暖,促进肢端血液循环。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底座充气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控制盒表面的部件分布示意图;
[0024]图标:1

底座;2

手套;3

温度传感器;4

拉链;5

第二魔术贴;6

血氧饱和度测试仪;7

底座充气口;8

控制盒;9

体表传感器;10

第一魔术贴;11

充气孔;12

气腔;13

显示屏;14

开关按钮;15

气室按钮;16

气腔按钮;17

按摩按钮;18

报警器;19

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
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固定在底座(1)上的手套(2),所述手套(2)的正面与底座(1)相贴;所述手套(2)的进手口处设有第一魔术贴(10);所述手套(2)采用包括内层和外层的双层结构,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气室并且在内层和外层之间设有加热组件和振动装置;所述外层上设有充气孔(11),所述充气孔(11)连通气室;所述手套(2)的无名指、小指和手套(2)的正面均设有温度传感器(3);所述手套(2)的食指与中指的指端设有端帽(19),所述端帽(19)与手套(2)通过拉链(4)连接;所述手套(2)的拇指上设有血氧饱和度测试仪(6);所述底座(1)上设有控制盒(8),所述控制盒(8)内置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3)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加热组件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底座(1)的下端设有气腔(12),所述气腔(12)位于手套(2)的前端,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有底座充气口(7),所述底座充气口(7)与气腔(12)连通;所述底座(1)为三棱体型,所述底座(1)充气后具有斜坡,所述斜坡的角度为20
°‑
4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8)内还设有蓄电池和充电接口,所述蓄电池的输入端与充电接口电连接,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8)上表面设有显示屏(13),所述显示屏(13)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显示屏(13)用于显示气室内的温度、蓄电池电量、气室充放气状态、气腔(12)充放气状态和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丽萍王旭东王宇杨昆
申请(专利权)人:荣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