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透析导管用辅助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1829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血液透析导管用辅助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框和储水箱,固定框一侧与储水箱固定连接,固定框内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该血液透析导管用辅助固定装置,通过活动臂套、气囊、旋转球、凹槽和固定块的配合使用,当手术时,患者将手臂放置在活动臂套内,气嘴通过气泵将气囊内充至合适的气,有利于患者手臂放置的舒适性和不同患者手臂的大小,手术后,通过旋转球与凹槽相适配,患者通过旋转球在凹槽内转动,使得患者可80至90度的调节,进而有效的解决了病人需要将手臂抬高30度,曲手卧位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液透析导管用辅助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血液透析导管用辅助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流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和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并且血液作为培养基材,进行生化反应是为了模拟人体,人体温度是37度恒温,37度的时候血液不会发生物理变化,如凝固等,保持最稳定的状态下,许多酶类只有在37度温度下才能最好的活性,放在恒温箱进行生化反应才能最好的模拟人体内的情况。
[0003]尤其在冬天,输送管在传送的过程中是暴露在外界空气中,无法避免透析控温后血液在输送到人体前会降温,给病人带来不舒适感,并且患者通常是躺在一张卧床上,血液透析容易导致人体陷入意识模糊状态,人体会无意识的移动手臂,导致穿刺针沿人体血管晃动,从而发生刺穿血管或穿刺针脱落的危险,手术后,病人需要将手臂抬高30度,曲手卧位4

6小时,6小时后可自由活动,为了使病人保持血液通畅,防止做手术的肢体受压造成水肿,睡觉时需要尽量将手臂卧于体侧,并有一定的保护意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血液透析导管用辅助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血液透析导管用辅助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框和储水箱,所述固定框一侧与储水箱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内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顶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嵌入设置有旋转球,所述旋转球顶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活动臂套,所述活动臂套内壁设有若干个气囊,所述固定框顶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两块盖板,两块所述盖板之间开设有开口,其中一块所述盖板顶端固定设置有导管固定块,另一块所述盖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固定块底端焊接设置有滑块,所述储水箱顶端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储水箱内分别放置有血液输送管一和血液输送管二,所述导管固定块内设有与所述血液输送管一和所述血液输送管二相适配的卡槽,所述血液输送管一和所述血液输送管二的一端均贯穿于所述储水箱顶端至所述开口处,所述血液输送管一和所述血液输送管二的另一端分别贯穿于所述储水罐的前后两端,所述储水箱内底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加热棒。
[0006]进一步,两块所述盖板之间上下均固定安装有磁石。
[0007]进一步,若干个所述气囊呈环状分布于所述活动臂套内。
[0008]进一步,所述旋转球与所述凹槽相适配。
[0009]进一步,所述滑块内壁上端和下端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滚珠。
[0010]进一步,所述储水箱内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与所述加热棒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血液输送管一和所述血液输送管二于所述储水箱内呈S型设置。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血液透析导管用辅助固定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血液透析导管用辅助固定装置,通过储水箱、血液输送液一、血液输送液二、加热棒和温度感应器的配合使用,当患者透析时,通过加热棒将储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由于血液输送管一和血液输送管二于储水箱内呈S型设置,增大血液输送管一和血液输送管二与水的接触面积同时增加,血液输送管一和血液输送管二内部的血液与热水接触的时间,由于37度的时候血液不会发生物理变化,如凝固等,通过设置的温度感应器,当水温大于或小于37度时,温度感应器将信号传达至控制器控制加热棒的加热状态,使得加热棒对水的温度保持在37度,进而有效的解决了输送管在传送的过程中是暴露在外界空气中,无法避免透析控温后血液在输送到人体前会降温,给病人带来不舒适感。
[0014](2)该血液透析导管用辅助固定装置,通过活动臂套、气囊、旋转球、凹槽和固定块的配合使用,当手术时,患者将手臂放置在活动臂套内,气嘴通过气泵将气囊内充至合适的气,有利于患者手臂放置的舒适性和不同患者手臂的大小,手术后,通过旋转球与凹槽相适配,患者通过旋转球在凹槽内转动,使得患者可80至90度的调节,进而有效的解决了病人需要将手臂抬高30度,曲手卧位4

6小时,6小时后可自由活动,为了使病人保持血液通畅,减轻做手术的肢体受压造成水肿,睡觉时需要尽量将手臂卧于体侧,并有一定的保护意识。
[0015](3)该血液透析导管用辅助固定装置,通过设置的滑块,由于滑块内壁上端和下端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滚珠,穿刺针在导管固定块的作用下,由于导管固定块上设置有与血液输送管一和血液输送管二相适配的卡槽,使得患者在下意识移动手臂时,固定框通过滑块内的滚珠沿床沿的滑轨移动,血液输送管一和血液输送管二通过导管固定块上想适配的卡槽的作用下与患者手臂同步移动,有效的防止人体会无意识的移动手臂,导致穿刺针沿人体血管晃动,从而发生刺穿血管或穿刺针脱落的危险。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储水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图3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滑块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固定框;2、储水箱;3、活动臂套;4、固定块;5、滑块;6、盖板;7、导管固定块;8、开口;9、进水口;10、血液输送管一;11、血液输送管二;12、磁石;13、温度感应器;14、加热棒;15、气囊;16、旋转球;17、凹槽;18、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

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血液透析导管用辅助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框1和储水箱2,固定框1一侧与储水箱2固定连接,固定框1内固定连接有两个
固定块4,两个固定块4顶端开设有凹槽17,凹槽17内嵌入设置有旋转球16,旋转球16顶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活动臂套3,活动臂套3内壁设有若干个气囊15,固定框1顶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两块盖板6,两块盖板6之间开设有开口8,其中一块盖板6顶端固定设置有导管固定块7,另一块盖板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8,固定块1底端焊接设置有滑块5,储水箱2顶端开设有进水口9,储水箱2内分别放置有血液输送管一10和血液输送管二11,导管固定块7内设有与血液输送管一10和血液输送管二11相适配的卡槽,血液输送管一10和血液输送管二11的一端均贯穿于储水箱2顶端至开口8处,血液输送管一10和血液输送管二11的另一端分别贯穿于储水罐2的前后两端,储水箱2内底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加热棒14。
[0024]其中,两块盖板6之间上下均固定安装有磁石12,便于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液透析导管用辅助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框(1)和储水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一侧与储水箱(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1)内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4),两个所述固定块(4)顶端开设有凹槽(17),所述凹槽(17)内嵌入设置有旋转球(16),所述旋转球(16)顶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活动臂套(3),所述活动臂套(3)内壁设有若干个气囊(15),所述固定框(1)顶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两块盖板(6),两块所述盖板(6)之间开设有开口(8),其中一块所述盖板(6)顶端固定设置有导管固定块(7),另一块所述盖板(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8),所述固定块(1)底端焊接设置有滑块(5),所述储水箱(2)顶端开设有进水口(9),所述储水箱(2)内分别放置有血液输送管一(10)和血液输送管二(11),所述导管固定块(7)内设有与所述血液输送管一(10)和所述血液输送管二(11)相适配的卡槽,所述血液输送管一(10)和所述血液输送管二(11)的一端均贯穿于所述储水箱(2)顶端至所述开口(8)处,所述血液输送管一(10)和所述血液输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玲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