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增量套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1510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骨增量套装,用于增加颌骨骨量,可只使用骨增量支架+种植骨钉的组合,适用于小范围的骨缺损,又可使用骨增量支架+种植骨钉+骨膜固位钉的方式,用于大范围不规则的骨缺损,并且可以多角度调整植入部位,以适应不同的缺损区域。种植骨钉包含:连接部、与连接部的顶端连接的骨钉头、与连接部的底端连接的螺纹部;种植骨钉上部开设有自骨钉头延伸至连接部内的骨膜固位钉安装孔;采用骨增量支架+种植骨钉+骨膜固位钉的组合时,螺纹部旋入患者颌骨内,骨增量支架套设于连接部外侧;骨粉设于骨增量支架周围或者2个骨增量支架之间,骨膜覆盖在骨增量支架、种植骨钉及骨粉表面;骨膜固位钉穿透骨膜后安装到骨膜固位钉安装孔中。装孔中。装孔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增量套装


[0001]本技术涉及牙种植的
,具体涉及用于增加骨量的骨增量套装。

技术介绍

[0002]临床上患者由于颌骨骨质、骨量不足,而严重影响颌面部形态及功能,甚至无法行牙种植术。骨增量技术可有效恢复骨量,因而在临床被广泛使用,其中最常用的是引导骨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即在骨缺损区放入植骨材料,并利用生物屏障膜(骨膜)覆盖骨缺损区域,从而阻断纤维组织向骨缺损区生长,为骨组织的生长提供合适的空间。然而,该术也存在缺点:1、利用自体骨移植到骨缺损区域,创伤大且操作成本高;2、在GBR术中及术后,覆盖于自体骨块表面的骨膜易发生移位,无法有效固位植骨材料,影响骨增量效果,因此如何实现替代自体骨移植并更好地实现骨再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中拟通过独特设计的骨增量套装有效解决自体骨替代和骨膜移位的问题。
[0003]申请人前期的骨增量套装设计中(专利技术名称:一种用于垂直骨增量的修复系统及器械套装,申请号:202010896498.X),多孔骨增量支架底部设有两个平行的支柱,主要适用于较为规则的,且有一定颊舌向厚度的骨缺损区域。
[0004]目前,仍需要提供可多角度调整植入部位、适用于大范围或不规则的骨缺损的骨增量套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多角度调整植入部位、适用于大范围不规则的骨缺损的骨增量套装。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骨增量套装,所述骨增量套装与骨粉和骨膜配套使用;所述骨增量套装包含:若干个种植骨钉、多孔的骨增量支架、以及骨膜固位钉;所述骨增量支架的中部设有安装通孔;所述种植骨钉包含:与所述安装通孔适配的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部的顶端连接的骨钉头、与所述连接部的底端连接的螺纹部;所述种植骨钉上部开设有自所述骨钉头延伸至所述连接部内的骨膜固位钉安装孔;使用状态下,所述的骨增量支架固位于骨缺损区后将所述螺纹部穿入支架安装通孔并旋入患者颌骨内,使骨增量支架套设于所述连接部外侧;所述骨粉设于所述骨增量支架周围或者2个所述骨增量支架之间,所述骨膜覆盖在所述骨增量支架、所述种植骨钉及所述骨粉表面;所述骨膜固位钉穿透所述骨膜后安装到所述骨膜固位钉安装孔中。
[0007]优选地,所述安装通孔的上部侧壁为自下而上向外倾斜的斜面,使其能够更好地适配种植骨钉头部。
[0008]优选地,所述骨增量支架孔径为200

500μm,孔隙率为30%

50%。
[0009]优选地,所述骨增量支架呈圆柱体、锥体、或多边棱柱体。
[0010]优选地,所述骨增量支架高度为3

10mm,宽度为4

8mm。
[0011]优选地,所述种植骨钉长度为5mm

12mm,螺纹部长度为2

12mm,直径为1

3mm。
[0012]优选地,所述螺纹部的螺距为0.8mm

1.2mm,螺纹深度为0.2mm

0.4mm。
[0013]优选地,所述骨膜固位钉顶部为平面。
[0014]优选地,所述骨膜固位钉安装孔的上部呈自下而上向外倾斜的斜面。
[0015]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不规则的骨缺损的骨增量套装,该套装由上述的种植骨钉和多孔的骨增量支架组成,适用于小范围的骨缺损,可以多角度植入患者颌骨内。
[00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相比现有的骨增量套装,本技术设计的套装不仅可以恢复垂直向的骨高度,还适合不规则的骨缺损区域使用,通过调整骨增量支架的植入角度及部位,恢复不同角度的骨量。
[0018](2)为了避免上部骨膜移位,本技术设计有骨膜固位钉,并且可通过喇叭口状的结构设计良好的卡扣骨膜,固位骨膜。
[0019](3)该套装使用便捷,成本较单纯使用骨粉低,创伤小。
[0020](4)具有多种功能,可只使用骨增量支架+种植骨钉的组合,适用于小范围的骨缺损;又可使用骨增量支架+种植骨钉+骨膜固位钉的方式,用于大范围不规则的骨缺损。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一种骨增量套装的使用状态的截面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二种骨增量套装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0023]图3为植入实施例1的骨增量套装后的示意图。
[0024]图4为植入实施例2的骨增量套装后的俯视图。
[0025]图5为植入实施例3的骨增量套装后的示意图。
[0026]图6为一些实施例中的种植骨钉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部”、“顶端”、“底端”、“上部”、“下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骨增量套装的使用状态的截面图。图1所示的骨增量套装与骨粉(图中未示)和骨膜40配套使用。骨增量套装包含:若干个种植骨钉30、多孔的骨增量支架20、以及骨膜固位钉10。骨增量支架20的中部设有安装通孔。种植骨钉30包含:与安装通孔适配的连接部32、与连接部32的顶端连接的骨钉头31、与连接部32的底端连接的螺纹部33。种植骨钉30上部开设有自骨钉头31延伸至连接部32内的骨膜固位钉安装孔35(请参阅图2)。使用状态下,螺纹部33旋入患者颌骨内,骨增量支架20套设于连接部32外侧;骨粉设于骨增量支架20周围或者2个骨增量支架20之间,骨膜40覆盖在骨增量支架20、种植骨钉30及骨粉表面;骨膜固位钉10穿透骨膜40后安装到骨膜固位钉安装孔35中。
[0030]图1所示的骨增量套装适合骨缺损范围较大时使用。在缺损范围较大时,需要植入
骨粉以获得良好的骨再生效果,同时配合骨膜40固位植入的骨粉。骨粉是帮助种植体周围成骨的一种材料,因为种植体植入骨内,需要有一定的骨量。骨粉可人工合成或通过异体骨经过特殊处理后形成。骨膜40置于牙龈软组织与骨缺损之间,建立起一道人为的生物屏障,阻止生长迁移速度较快的成纤维细胞及上皮细胞长入骨缺损区,创造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确保成骨过程不受干扰。骨粉可以设于骨增量支架20周围或者2个骨增量支架20之间,利用骨增量支架20进一步限定骨粉区域,避免传统骨粉植入的位移塌陷。调整2个骨增量支架20之间的间距可以适配于不同长度范围骨缺损病例。
[0031]此外,图1所示的骨增量套装也适合不规则的骨缺损区域使用。骨增量支架20通过单个种植骨钉30固位,相对于现有的具有两个平行支柱的支架,更适合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增量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骨增量套装与骨粉和骨膜配套使用;所述骨增量套装包含:若干个种植骨钉、多孔的骨增量支架、以及骨膜固位钉;所述骨增量支架的中部设有安装通孔;所述种植骨钉包含:与所述安装通孔适配的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部的顶端连接的骨钉头、与所述连接部的底端连接的螺纹部;所述种植骨钉上部开设有自所述骨钉头延伸至所述连接部内的骨膜固位钉安装孔;使用状态下,所述螺纹部旋入患者颌骨内,所述的骨增量支架套设于所述连接部外侧;所述骨粉设于所述骨增量支架周围或者2个所述骨增量支架之间,所述骨膜覆盖在所述骨增量支架、所述种植骨钉及所述骨粉表面;所述骨膜固位钉穿透所述骨膜后安装到所述骨膜固位钉安装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增量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通孔的上部侧壁为自下而上向外倾斜的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增量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骨增量支架孔径为200

500μm,孔隙率为30%

5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增量套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杰蒋欣泉孙宁佳祁轩宇陆跃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