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节能地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1467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37
本申请涉及装饰装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热节能地板,其包括基层、发热层和表面层,发热层设在地面基层远离地面的一侧,表面层设在发热层远离基层的一侧,发热层内嵌设有加热管,且发热层和基层之间设有保温层。本申请具有以下效果:保温层能够隔断发热层和基层之间的热量传递,以使得热量不易从基层散失,且保温层与发热层和基层均不存在残余空气,发热层的热量无也法通过空气进行传递,从而提高了地热节能地板的供暖效果。了地热节能地板的供暖效果。了地热节能地板的供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热节能地板


[0001]本申请涉及装饰装修
,尤其是涉及一种地热节能地板。

技术介绍

[0002]地热利用预埋在地面内部的地暖管,将整个地面作为散热器,利用地面与地板之间的热传递,将热量传递到整个空间,达到取暖的目的。由于地热是由下向上的传导,形成温度梯度,可以让人感觉脚底热而头部温暖适宜,因此地热被广泛的应用。
[0003]申请号为201711314228.8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空隙保温地热地板,其包括地板基板和装饰层,地板基板的顶面设有支撑柱矩阵,支撑柱矩阵由若干支撑柱等间距均布阵列而成,地板基板内开设有发热腔体,发热腔体内装有发热件,装饰层设置在支撑柱矩阵上,装饰层与支撑柱矩阵之间设置有导热介质层,导热介质层的上表面与装饰层贴合,导热介质层与支撑柱的顶面贴合;导热介质层具有伸入到发热腔体内与发热件相接触的受热部。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支撑柱虽然将导热介质层和地面基层隔开,但是导热介质层的热量仍可以通过支撑柱间隙内的空气传递至地板基板,从而致使热量散失,节能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使得地板的热量不易散失,本申请提供一种地热节能地板。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地热节能地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地热节能地板,包括基层、发热层和表面层,所述发热层设在地面基层远离地面的一侧,所述表面层设在发热层远离基层的一侧,所述发热层内嵌设有加热管,且发热层和基层之间设有保温层。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层能够隔断发热层和基层之间的热量传递,以使得热量不易从基层散失,且保温层与发热层和基层均不存在残余空气,发热层的热量无也法通过空气进行传递,从而提高了地热节能地板的供暖效果。
[0009]可选的,所述发热层包括初次浇筑层和二次浇筑层,所述加热管嵌设在二次浇筑层中。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热层分两次进行浇筑,能够减小发热层热胀冷缩时产生的内应力,从而使得发热层不易产生裂纹而致使发热层的结构强度变差。
[0011]可选的,所述初次浇筑层靠近二次浇筑层的一侧为凿毛面。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凿毛面增强了初次浇筑层和二次浇筑层之间的连接效果,以使得初次浇筑层和二次浇筑层不易产生分离而致使地热节能地板成为残次品。
[0013]可选的,所述发热层设有将发热层贯穿的蓄热孔,所述蓄热孔与加热管错位设置。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热孔内的热空气的热量散失速度相比于发热层的热量散失速度更慢,因此发热层停止加热后,发热层的保温效果更佳。
[0015]可选的,所述保温层和基层之间设有保温砂浆层。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保温砂浆层增强了保温层的保温隔热效果,以使得地热节能地板的供暖效果更好;另一方面,保温砂浆层用作保温层的粘接剂,以使得保温层在基层上的安装更加稳固。
[0017]可选的,还包括均热层,所述均热层设在发热层和表面层之间。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均热层使得表面层能够被均匀加热,进一步提高地热节能地板的舒适度;并使得室内温度的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从而避免了温度骤变时给使用者带来的不适。
[0019]可选的,所述均热层设有伸缩缝,所述伸缩缝内嵌填有导热硅脂。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缝用作均热层热胀冷缩时的余量,以使得均热层不易产生开裂,导热硅脂则能够避免均热层本身的热量传递受到影响。
[0021]可选的,所述基层设有减重空腔。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重空腔用于减小基层的质量,以使得地热节能地板在施工和运输时均更加方便,从而避免地热节能地板因过重而易摔坏。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保温层能够隔断发热层和基层之间的热量传递,以使得热量不易从基层散失,且保温层与发热层和基层均不存在残余空气,发热层的热量无也法通过空气进行传递,从而提高了地热节能地板的供暖效果;
[0025]2.通过设置保温砂浆层,一方面增强了保温层的保温隔热效果,另一方面使得保温层在基层上的安装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地热节能地板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1、基层;11、减重空腔;2、发热层;21、初次浇筑层;22、二次浇筑层;23、蓄热孔;3、均热层;31、伸缩缝;32、导热硅脂;4、表面层;5、加热管;6、保温层;7、保温砂浆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地热节能地板。参照图1,地热节能地板包括基层1、发热层2、均热层3和表面层4。
[0030]基层1用作承载基础,以便于发热层2、均热层3和表面层4的后续施工。发热层2设在基层1远离地面的一侧,发热层2用于热源,以达到对房间进行升温的目的。表面层4设在发热层2远离基层1的一侧,表面层4用于满足使用者的装饰所需。均热层3设在发热层2和表面层4之间,均热层3用于将发热层2产生的热量均匀传递至表面层4,以使得从底板上升至房间内的温度分布得更加均匀。
[0031]基层1设有减重空腔11。减重空腔11用于减小基层1的质量,以使得地热节能地板在施工和运输时均更加方便,从而避免地热节能地板因过重而易摔坏。基层1可以使钢筋混凝土结构,减震空腔则是基层1在浇筑时的预留孔;基层1也可以由空心砖砌筑而成,减震空
腔即为空心砖的型腔。本实施例中,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层1为例。
[0032]发热层2内嵌设有加热管5。加热管5为导热性极好的金属管,施工时,加热管5内穿设有用于加热的加热元件,如地热水管或者加热电缆等。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通过加热源传递至发热层2处。发热层2为混凝土结构,且发热层2包括初次浇筑层21和二次浇筑层22,加热管5嵌设在二次浇筑层22中。
[0033]基层1施工完成后,在基层1外搭建初次浇筑层21的浇筑模板,然后向浇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以形成初次浇筑层21,待初次浇筑层21终凝后,再在初次浇筑层21的表面放置加热管5,并进行二次浇筑层22的浇筑模板的搭建,然后向二次浇筑层22的浇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以形成二次浇筑层22。发热层2的温度长期变化,因此发热层2长期处于热胀冷缩的状态中,发热层2分两次进行浇筑,能够减小发热层2热胀冷缩时产生的内应力,从而使得发热层2不易产生裂纹而致使发热层2的结构强度变差。
[0034]初次浇筑层21靠近二次浇筑层22的一侧为凿毛面。凿毛面在加热管5的安装处设有让位,以使得加热管5能够放置平稳。初次浇筑层21施工完成后,待初次浇筑层21终凝,即可在初次浇筑层21远离基层1的一侧进行开凿作业。开凿作业完成后,先对凿毛面进行清洁,然后将加热管5放置在初次浇筑层21上,再进行二次浇筑层22的施工。凿毛面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热节能地板,包括基层(1)、发热层(2)和表面层(4),所述发热层(2)设在地面基层(1)远离地面的一侧,所述表面层(4)设在发热层(2)远离基层(1)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层(2)内嵌设有加热管(5),且发热层(2)和基层(1)之间设有保温层(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节能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层(2)包括初次浇筑层(21)和二次浇筑层(22),所述加热管(5)嵌设在二次浇筑层(22)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热节能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次浇筑层(21)靠近二次浇筑层(22)的一侧为凿毛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节能地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颖王毅李江陵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鸡冠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