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咽癌口腔锻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107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鼻咽癌口腔锻炼器,包括:一端相互转动连接并且能够左右移动的上颚板和下颚板,设于转动连接处的弹簧,设于上颚板和下颚板之间的弹性件和气筒,与气筒连接的气囊,气压传感器,泄压阀和遥控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颚板和下颚板之间的开闭以及左右移动,能够为患者提供咬合和挫齿训练,并且在咬合运动的同时,能够带动气筒不断地为气囊进行充气,使气囊在患者的两腮中发生鼓胀,当气压值达到预设值时,能够通过泄压阀自动泄气,从而达到了反复鼓腮锻炼的作用,该装置不仅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便于携带,而且能够同时实现咬合,挫齿以及鼓腮三种锻炼功能。功能。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咽癌口腔锻炼器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鼻咽癌口腔锻炼器。

技术介绍

[0002]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通常需要通过化疗等疗法进行治疗,在治疗后,患者的口腔肌群会丧失大部分活动能力,需要借助挫齿、咬合和鼓腮训练,已达到使患者口腔内的肌群恢复功能的效果。
[0003]现有的口腔锻炼恢复手段通常是人为进行,或者通过口腔训练装置进行恢复,但是现有的口腔训练装置的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便携性差,不方便家庭使用,且功能比较单一;没有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便携性好且功能齐全的口腔锻炼器来进行口腔肌群的功能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而克服现有的口腔锻炼设备体积大、结构复杂、便携性差且功能不齐全的缺陷。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鼻咽癌口腔锻炼器,包括:下颚板,其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相对的第一咬合面和第一闭合面,所述第一端设有连接座;上颚板,其包括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以及相对的第二咬合面和第二闭合面,所述第三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所述连接座连接,并且所述转轴能够沿其轴线方向在所述连接座上滑动,所述第二闭合面和所述第一闭合面之间能够相互开合;弹性件,其设于所述第一闭合面和所述第二闭合面之间;气筒,其一端与所述下颚板交接,所述气筒的另一端与所述上颚板铰接,所述气筒设有出气孔;气囊,其设于所述下颚板和所述上颚板之间,并与所述出气孔相连通,所述气囊的两端能够分别从所述下颚板和所述上颚板的两侧向外延伸,所述气囊内设有气压传感器;泄压阀,其设于所述气囊上并与所述气压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泄压阀通过导线与遥控器连接。
[0006]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端的端面均为圆弧面。
[0007]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咬合面上设有圆弧形的第一咬合槽,所述第二咬合面上设有圆弧形的第二咬合槽。
[0008]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座内设有滑动腔,该滑动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下颚板的两侧之间的连线相平行。
[0009]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轴的两端贯穿于所述滑动腔,并从所述连接座的两侧向外伸出。
[0010]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轴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设于所述滑动腔内并能够沿所述滑动腔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
[0011]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滑块的两侧和所述滑动腔的两端之间分别设有一根弹簧。
[0012]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闭合面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一卡槽,所述第二闭合面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二卡槽,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卡设在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内。
[0013]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闭合面上开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二闭合面上开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槽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位置相对应。
[0014]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气筒包括相互装配的气缸和活塞杆,所述出气孔设于所述气缸上,所述气缸以可转动的方式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中,所述活塞杆以可转动的方式设于所述第二容置槽中。
[0015]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 本技术中的上颚板和下颚板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并且还能够相互左右交错移动,既能够辅助患者进行咬合训练又能够进行挫齿训练,并且弹簧和弹性件提供的弹力有助于提升肌群的力量。
[0017]2. 本技术中的上颚板和下颚板之间安装有气筒,能够在患者进行咬合训练的同时,不断为气囊进行充气,从而使气囊的两端在患者的腮部鼓起,将患者的腮部撑开,起到了鼓腮锻炼的效果;并且当气压达到了一定设定值时,泄压阀能够自动排气,以能够达到反复充气进行鼓腮训练的效果。
[0018]3. 本技术中的锻炼器体积小巧,结构简单,便于携带,而且还能够使咬合,挫齿和鼓腮三种锻炼同时进行。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根据本技术鼻咽癌口腔锻炼器的结构图。
[0020]图2是鼻咽癌口腔锻炼器去除气囊后的结构图。
[0021]图3是下颚板的局部剖切图。
[0022]图4是上颚板的结构图。
[0023]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24]1‑
下颚板,11

第一端,12

第二端,13

第一咬合面,14

第一闭合面,15

连接座,16

第一咬合槽,17

滑动腔,18

第一卡槽,19

第一容置槽;
[0025]2‑
上颚板,21

第三端,22

第四端,23

第二咬合面,24

第二闭合面,25

转轴,26

第二咬合槽,27

滑块,28

第二卡槽,29

第二容置槽;
[0026]3‑
弹性件;
[0027]4‑
气筒,41

出气孔,42

气缸,43

活塞杆;
[0028]5‑
气囊;
[0029]6‑
泄压阀;
[0030]7‑
导线;
[0031]8‑
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33]如图1到图4所示,该实施例中的鼻咽癌口腔锻炼器包括:下颚板1,第一端11,第二端12,第一咬合面13,第一闭合面14,连接座15,第一咬合槽16,滑动腔17,第一卡槽18,第一容置槽19,上颚板2,第三端21,第四端22,第二咬合面23,第二闭合面24,转轴25,第二咬合槽26,滑块27,第二卡槽28,第二容置槽29,弹性件3,气筒4,出气孔41,气缸42,活塞杆43,气囊5,泄压阀6,导线7,弹簧8。
[0034]下颚板1包括相对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以及相对的第一咬合面13和第一闭合面14,在第一端11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座15,该连接座15向第一闭合面14的一侧凸出,连接座15内设置有滑动腔17,该滑动腔17的长度方向与下颚板1的两侧之间的连线相平行。
[0035]上颚板2包括相对的第三端21和第四端22,以及相对的第二咬合面23和第二闭合面24,第三端21处设置有转轴25,该转轴25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连接座15连接,转轴25的两端贯穿于滑动腔17,并从连接座15的两侧向外伸出;转轴25的中部固定有滑块27,该滑块27安装在滑动腔17内并能够沿滑动腔17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滑块27的两侧和滑动腔17的两端之间分别安装有一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咽癌口腔锻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颚板(1),其包括相对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以及相对的第一咬合面(13)和第一闭合面(14),所述第一端(11)设有连接座(15);上颚板(2),其包括相对的第三端(21)和第四端(22),以及相对的第二咬合面(23)和第二闭合面(24),所述第三端(21)设有转轴(25),所述转轴(25)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所述连接座(15)连接,并且所述转轴(25)能够沿其轴线方向在所述连接座(15)上滑动,所述第二闭合面(24)和所述第一闭合面(14)之间能够相互开合;弹性件(3),其设于所述第一闭合面(14)和所述第二闭合面(24)之间;气筒(4),其一端与所述下颚板(1)交接,所述气筒(4)的另一端与所述上颚板(2)铰接,所述气筒(4)设有出气孔(41);气囊(5),其设于所述下颚板(1)和所述上颚板(2)之间,并与所述出气孔(41)相连通,所述气囊(5)的两端能够分别从所述下颚板(1)和所述上颚板(2)的两侧向外延伸,所述气囊(5)内设有气压传感器;泄压阀(6),其设于所述气囊(5)上并与所述气压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泄压阀(6)通过导线(7)与遥控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咽癌口腔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12)和所述第四端(22)的端面均为圆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咽癌口腔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咬合面(13)上设有圆弧形的第一咬合槽(16),所述第二咬合面(23)上设有圆弧形的第二咬合槽(2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秀娟张发恩陆芳利廖丽华蒙菊思沈冰韦嵩蒙如闯韦凤连韦春巧莫春丹姚玉丹覃维艳李升群杨昌聘韦利利
申请(专利权)人:河池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