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铜带用松卷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094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铜带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超薄铜带用松卷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顶端外壁左侧端设有收卷装置,所述固定底座顶端外壁中心处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顶端部固定连接有松卷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两侧端设有输送辊,所述输送辊远离升降装置的一端固定有防偏装置,所述防偏装置包括曲型块,所述曲型块侧端设有夹持槽,所述夹持槽内设有转辊,所述转辊上通过套接的方式设有转轴b,所述转轴b另一端与夹持槽上下端壁转动连接,通过上述方式可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防止铜带在松卷的过程中出现跑偏的情况,且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便于推广使用。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薄铜带用松卷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铜带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超薄铜带用松卷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铜带是纯铜通过压制设备而形成的带状紫铜,其具有高纯度,组织细密,含氧量极低。无气孔、沙眼、疏松,导电性能极佳,电蚀出的模具表面精度高,经热处理工艺,电极无方向性,适合精打,细打,具有良好的热电道性、加工性、延展性、防蚀性及耐候性等。有良好的导电、导热、耐蚀和加工性能,所以常用作焊接和钎焊。
[0003]铜带在生产过程中,当铜带的厚度低于0.3mm时,由于后续加工需求以及相关物理性能的合格要求需要对铜带进行退火处理,又由于铜带卷中铜带内部张力较大会在退火处理过程中出现粘带现象,不利于铜带表面质量的控制,影响产品质量,因此需要降低铜带内部张力,而现有的铜带在制备过程中一般是通过松卷机构对铜带进行降低内部张力,但是,现有的松卷机构在对铜带进行松卷的过程中,由于没有防偏装置而使得铜带经常会在输送的过程中出现跑偏的情况,而铜带一旦跑偏,就有可能使得铜带边部损坏,薄的铜带还会产生褶皱,并对铜带表面造成挫伤,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
[0004]因此,专利技术超薄铜带用松卷机构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技术提供超薄铜带用松卷机构,通过,设置的压紧装置可通过上压辊与下压辊分别对铜带的上下端外壁进行压紧固定,从而能防止铜带在输送的过程中出现晃动的情况,随后设置的防偏装置可通过固定条固定在固定底座顶端外壁上,且输送的铜带两端插入在曲型块上的夹持槽内,且使得铜带的两端与转辊外侧端壁抵接,这样,设置的转辊即可防止铜带在输送的过程中跑偏,以解决现有的松卷机构在对铜带进行松卷的过程中,由于没有防偏装置而使得铜带经常会在输送的过程中出现跑偏的情况,而铜带一旦跑偏,就有可能使得铜带边部损坏,薄的铜带还会产生褶皱,并对铜带表面造成挫伤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超薄铜带用松卷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顶端外壁左侧端设有收卷装置,所述固定底座顶端外壁中心处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顶端部固定连接有松卷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两侧端设有输送辊,所述输送辊远离升降装置的一端固定有防偏装置,所述防偏装置包括曲型块,所述曲型块侧端设有夹持槽,所述夹持槽内设有转辊,所述转辊上通过套接的方式设有转轴b,所述转轴b另一端与夹持槽上下端壁转动连接,所述曲型块底端外壁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另一端与固定底座顶端外壁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收卷装置包括曲型架,所述曲型架底端部与固定底座顶端外壁左侧端固定连接,所述曲型架前端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靠近曲型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a,所述转轴a另一端与曲型架后端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a外侧端壁通过套接的方式
设有收料辊。
[0008]优选的,所述输送辊两侧端通过转动连接的方式固定有支架,支架底端部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固定底座顶端外壁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松卷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侧端壁设有松卷辊,所述松卷辊两侧端通过转动连接的方式固定有转杆,转杆另一端与固定板内侧端壁转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松卷辊两侧端部通过套接的方式固定有打磨石,打磨石与铜带配合使用。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外侧端壁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底端外壁与升降装置顶端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顶端外壁右侧端设有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上压辊,所述上压辊下方设有下压辊,所述上压辊两侧端通过转动连接的方式固定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底端部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固定底座顶端外壁右侧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压辊两侧端与连接架内侧端壁转动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中,设置的压紧装置可通过上压辊与下压辊分别对铜带的上下端外壁进行压紧固定,从而能防止铜带在输送的过程中出现晃动的情况,随后设置的防偏装置可通过固定条固定在固定底座顶端外壁上,且输送的铜带两端插入在曲型块上的夹持槽内,且使得铜带的两端与转辊外侧端壁抵接,这样,设置的转辊即可防止铜带在输送的过程中跑偏,通过上述方式可知本技术能有效防止铜带在松卷的过程中出现跑偏的情况,且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0015]2.本技术中,若松卷的铜带边缘处存在毛刺时,在松卷辊对铜带输送的过程中,设置的打磨石即可对铜带边缘处的毛刺进行打磨,通过上述方式得知本技术中设置的松卷装置不仅能对铜带进行松卷,还能对铜带边缘处的毛刺进行去除。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正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收卷装置侧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松卷装置侧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中防偏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中压紧装置侧视方向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外壳;2、固定底座;3、收卷装置;3

1、曲型架;3

2、电机;3

3、收料辊;3

4、转轴a;4、松卷装置;4

1、固定板;4

2、松卷辊;4

3、打磨石;4

4、连接块;5、升降装置;6、防偏装置;6

1、曲型块;6

2、转辊;6

3、转轴b;6

4、固定条;7、压紧装置;7

1、上压辊;7

2、连接架;7

3、下压辊;8、输送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参照附图1

5,本技术提供的超薄铜带用松卷机构,包括外壳1,外壳1底端内
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2,固定底座2顶端外壁左侧端设有收卷装置3,固定底座2顶端外壁中心处设有升降装置5,升降装置5顶端部固定连接有松卷装置4,升降装置5两侧端设有输送辊8,输送辊8远离升降装置5的一端固定有防偏装置6,防偏装置6包括曲型块6

1,曲型块6

1侧端设有夹持槽,夹持槽内设有转辊6

2,转辊6

2上通过套接的方式设有转轴b6

3,转轴b6

3另一端与夹持槽上下端壁转动连接,曲型块6

1底端外壁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有固定条6

4,固定条6

4另一端与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超薄铜带用松卷机构,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2)顶端外壁左侧端设有收卷装置(3),所述固定底座(2)顶端外壁中心处设有升降装置(5),所述升降装置(5)顶端部固定连接有松卷装置(4),所述升降装置(5)两侧端设有输送辊(8),所述输送辊(8)远离升降装置(5)的一端固定有防偏装置(6),所述防偏装置(6)包括曲型块(6

1),所述曲型块(6

1)侧端设有夹持槽,所述夹持槽内设有转辊(6

2),所述转辊(6

2)上通过套接的方式设有转轴b(6

3),所述转轴b(6

3)另一端与夹持槽上下端壁转动连接,所述曲型块(6

1)底端外壁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有固定条(6

4),所述固定条(6

4)另一端与固定底座(2)顶端外壁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铜带用松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装置(3)包括曲型架(3

1),所述曲型架(3

1)底端部与固定底座(2)顶端外壁左侧端固定连接,所述曲型架(3

1)前端部固定连接有电机(3

2),所述电机(3

2)靠近曲型架(3

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a(3

4),所述转轴a(3

4)另一端与曲型架(3

1)后端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a(3

4)外侧端壁通过套接的方式设有收料辊(3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扬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艾力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