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国胜专利>正文

一种可视鼻空肠营养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0868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视鼻空肠营养管,主要内容为:所述的主通道管和副通道管为一体式结构,瓷珠安装在主通道管和副通道管下端,引导管线安装在副通道管内,副通道管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侧孔,拉环安装在引导管线上端,管接头安装在副通道管顶端,光纤安装在主通道管内,主通道管侧壁上设有第一侧孔,安装座安装在主通道管顶端,定位块安装在光纤上,扣盖安装在安装座上,光纤转接头安装在光纤顶端,弹性柱销安装在安装座上的安装孔里,弹簧套在弹性柱销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防止置管过程中的各种并发症,置管同时能抽吸消化液,减轻患者的梗阻症状,明确鼻空肠管置入的最终位置,鼻空肠管内置可视光纤为一次性使用,防止产生交叉感染。染。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视鼻空肠营养管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可视鼻空肠营养管。

技术介绍

[0002]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过程中,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起了重要的作用,可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改善预后。但是肠内营养在临床上的应用却受到了很多限制,其中营养途径的建立比较困难,主要原因包括:(1)多数危重患者存在胃排空、返流误吸风险大,使得经胃给予肠内营养受到限制;(2)对存在胃排空障碍或肠梗阻的患者,胃内或肠内存在大量积液,增加置管的难度;(3)如消化道存在瘘,置管过程中可能经瘘口将营养管放置至腹腔,致腹腔感染加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视鼻空肠营养管,其可防止置管过程中的各种并发症,置管同时能抽吸消化液,减轻患者的梗阻症状,明确鼻空肠管置入的最终位置,鼻空肠管内置可视光纤为一次性使用,防止产生交叉感染。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可视鼻空肠营养管,其中:包括拉环、主通道管、光纤、内窥镜探头、第一侧孔(5)、瓷珠、副通道管、第二侧孔、引导管线、管接头、弹簧、安装座、扣盖、光纤转接头、定位块和弹性柱销,所述的主通道管和副通道管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瓷珠安装在主通道管和副通道管下端,所述的引导管线安装在副通道管内,所述的副通道管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侧孔,所述的拉环固定安装在引导管线上端,所述的管接头安装在副通道管顶端,所述的光纤安装在主通道管内且内窥镜探头安装在光纤底部,所述的主通道管侧壁上设有第一侧孔,所述的安装座安装在主通道管顶端,所述的定位块安装在光纤上,所述的扣盖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的光纤转接头安装在光纤顶端,所述的弹性柱销安装在安装座上的安装孔里,所述的弹簧套在弹性柱销上且弹簧两端分别顶在弹性柱销和安装座上。
[0006]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0007]上述的瓷珠可以进行360
°
旋转。
[0008]上述的定位块上设有定位孔且弹性柱销安装在定位孔里。
[0009]上述的引导管线采用棉线、柔质硅胶导线、柔质硅胶导管、塑料导线或塑料导管。
[0010]上述的主通道管和副通道管都是采用硅胶材质制作而成。
[0011]上述的第二侧孔的孔径从上至下逐渐变小。
[0012]本技术可以为鼻空肠管安置过程中提供可视化界面,为安置过程提供引导,顺利通过咽部幽门等狭窄位置,同时防止置入气管;可视化情况下,可明确判断鼻空肠管所放置的位置,确保放置至空肠;置管过程中通过调控控制引导管线,鼻空肠营养管下端安装有瓷珠,瓷珠可以360度旋转,减少鼻空肠营养管与消化道的接触,减少置管过程的并发症
(如出血、穿孔、经瘘口置入腹腔等),减少胃管安置的盲目性,可节约安置时间;鼻空肠营养管为双通道设计,即主通道管和副通道管,主通道管内置入超细光纤,放置到位后拔除光纤可经主通道管给予肠内营养或注入药物;副通道管开口于鼻空肠营养管侧壁,置管同时通过管接头可进行负压抽吸消化液,使视野更清晰,同时可减轻患者梗阻症状;超细光纤置入鼻空肠营养管主通道管后,扣上光纤上的弹性柱销,可使光纤与主通道管的顶端固定在一起,防止置管过程中光纤的移动;打开弹性柱销后,可抽出光纤,如再次扣上弹性柱销,将使光纤受损,无法再次使用,避免了重复使用光纤而产生的交叉感染。
[0013]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以下几点:可防止置管过程中的各种并发症,置管同时能抽吸消化液,减轻患者的梗阻症状,明确鼻空肠管置入的最终位置,鼻空肠管内置可视光纤为一次性使用,防止产生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16]其中的附图标记为:拉环1、主通道管2、光纤3、内窥镜探头4、第一侧孔5、瓷珠6、副通道管7、第二侧孔8、引导管线9、管接头10、弹簧11、安装座12、扣盖13、光纤转接头14、定位块15、弹性柱销16。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
[0018]一种可视鼻空肠营养管,其中:包括拉环1、主通道管2、光纤3、内窥镜探头4、第一侧孔5、瓷珠6、副通道管7、第二侧孔8、引导管线9、管接头10、弹簧11、安装座12、扣盖13、光纤转接头14、定位块15和弹性柱销16,所述的主通道管2和副通道管7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瓷珠6安装在主通道管2和副通道管7下端,所述的引导管线9安装在副通道管7内,所述的副通道管7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侧孔8,所述的拉环1固定安装在引导管线9上端,所述的管接头10安装在副通道管7顶端,所述的光纤3安装在主通道管2内且内窥镜探头4安装在光纤3底部,所述的主通道管2侧壁上设有第一侧孔5,所述的安装座12安装在主通道管2顶端,所述的定位块15安装在光纤3上,所述的扣盖13安装在安装座12上,所述的光纤转接头14安装在光纤3顶端,所述的弹性柱销16安装在安装座12上的安装孔里,所述的弹簧11套在弹性柱销16上且弹簧11两端分别顶在弹性柱销16和安装座12上。
[0019]实施例中,瓷珠6可以进行360
°
旋转。
[0020]实施例中,定位块15上设有定位孔且弹性柱销16安装在定位孔里。
[0021]实施例中,引导管线9采用棉线、柔质硅胶导线、柔质硅胶导管、塑料导线或塑料导管。
[0022]实施例中,主通道管2和副通道管7都是采用硅胶材质制作而成。
[0023]实施例中,第二侧孔8的孔径从上至下逐渐变小。
[0024]本技术可以为鼻空肠管安置过程中提供可视化界面,为安置过程提供引导,顺利通过咽部幽门等狭窄位置,同时防止置入气管;可视化情况下,可明确判断鼻空肠管所放置的位置,确保放置至空肠;置管过程中通过调控控制引导管线9,鼻空肠营养管下端安
装有瓷珠6,瓷珠6可以360度旋转,减少鼻空肠营养管与消化道的接触,减少置管过程的并发症(如出血、穿孔、经瘘口置入腹腔等),减少胃管安置的盲目性,可节约安置时间;鼻空肠营养管为双通道设计,即主通道管2和副通道管7,主通道管2内置入超细光纤3,放置到位后拔除光纤3可经主通道管2给予肠内营养或注入药物;副通道管7开口于鼻空肠营养管侧壁,置管同时通过管接头10可进行负压抽吸消化液,使视野更清晰,同时可减轻患者梗阻症状;超细光纤3置入鼻空肠营养管主通道管2后,扣上光纤3上的弹性柱销16,可使光纤3与主通道管2的顶端固定在一起,防止置管过程中光纤3的移动;打开弹性柱销16后,可抽出光纤3,如再次扣上弹性柱销16,将使光纤3受损,无法再次使用,避免了重复使用光纤3而产生的交叉感染。
[0025]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鼻空肠营养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拉环(1)、主通道管(2)、光纤(3)、内窥镜探头(4)、第一侧孔(5)、瓷珠(6)、副通道管(7)、第二侧孔(8)、引导管线(9)、管接头(10)、弹簧(11)、安装座(12)、扣盖(13)、光纤转接头(14)、定位块(15)和弹性柱销(16),所述的主通道管(2)和副通道管(7)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瓷珠(6)安装在主通道管(2)和副通道管(7)下端,所述的引导管线(9)安装在副通道管(7)内,所述的副通道管(7)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侧孔(8),所述的拉环(1)固定安装在引导管线(9)上端,所述的管接头(10)安装在副通道管(7)顶端,所述的光纤(3)安装在主通道管(2)内且内窥镜探头(4)安装在光纤(3)底部,所述的主通道管(2)侧壁上设有第一侧孔(5),所述的安装座(12)安装在主通道管(2)顶端,所述的定位块(15)安装在光纤(3)上,所述的扣盖(13)安装在安装座(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国胜马云丽戴辉凤洪之武张哲瑞任建安
申请(专利权)人:顾国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