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气泡制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纳米气泡是指气泡发生时直径在数百纳米到十微米左右的气泡,这种气泡介于微米气泡和纳米气泡之间,相较常规气泡,微纳米气泡具有比表面积大、气体溶解率高、能够产生自由基以及传质效率高等特点。微纳米气泡技术能够较好地应用于水产养殖、无土栽培、食物及餐具清洗、洗浴保健、生态修复以及污水处理等领域。
[0003]现有的微纳米气泡制备技术通常是在有电增压的情况下制备,其耗电且噪音大,气泡水流量较小,装置的体积较大。
[0004]另外,目前市场上也有在无电驱动的情况下制备气泡水,但不能实现自动连续地提供气泡水,当气泡水制备一段时间后需要人工干预才能再次制备气泡水,在长时间有气泡水使用需求的情景下,使用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电产品不能自动连续进气,导致不能连续制备气泡水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包括:流体连通的进气组件、混气组件以及释泡组件;所述进气组件包括沿竖向设置的液流通道和围绕所述液流通道设置的进气腔,所述进气腔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将所述液流通道分割为上下两段;所述液流通道采用变截面结构,在液流作用下能够对所述进气腔内的气体产生吸附作用;所述混气组件具有混合腔,所述混合腔与所述液流通道的出口连通,用于使气液混合物流向所述混合腔,并经所述释泡组件作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流体连通的进气组件(100)、混气组件(200)以及释泡组件(300);所述进气组件(100)包括沿竖向设置的液流通道(10)和围绕所述液流通道(10)设置的进气腔(20),所述进气腔(20)具有进气口(21)和出气口(22),所述出气口(22)将所述液流通道(10)分割为上下两段;所述液流通道(10)采用变截面结构,在液流作用下能够对所述进气腔(20)内的气体产生吸附作用;所述混气组件(200)具有混合腔,所述混合腔与所述液流通道(10)的出口连通,用于使气液混合物流向所述混合腔,并经所述释泡组件(300)作用后排出气泡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20)为多个,多个所述进气腔(20)沿竖向串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组件(100)包括射流器(110)和多个引流器;所述射流器(110)和多个所述引流器沿竖向串联设置,能够形成所述液流通道(10)并形成多个所述进气腔(20);所述射流器(110)的射流口与所述引流器的引流进口之间,以及相邻所述引流器的引流进口与引流出口之间形成所述出气口(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引流器分别为一级引流器(120)和二级引流器(130),所述射流器(110)和所述二级引流器(130)分别连接于所述一级引流器(120)的两端;所述射流器(110)沿竖向延伸设有变截面的射流嘴(111),所述一级引流器(120)沿竖向延伸设有一级引流嘴(121),所述二级引流器(130)沿竖向延伸设有二级引流嘴(131);所述射流嘴(111)、所述一级引流嘴(121)和所述二级引流嘴(131)同轴设置形成所述液流通道(10),所述射流嘴(111)与所述一级引流嘴(121)之间留有第一环向空隙;所述一级引流嘴(121)与所述二级引流嘴(131)之间留有第二环向空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嘴(111)包括内径依次减小的入口段、收缩段以及喉道段;其中,所述入口段为圆柱管段,所述收缩段为圆锥管段,所述喉道段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富佳,戚晶云,张开川,涂小斌,赖秀保,胡进华,陈天,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