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互感器高压侧的一次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06483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互感器高压侧的一次连接结构,包括内部为空腔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呈对称设置的两第一接线端子,两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之间设有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上设有向壳体内延伸的导通件;所述壳体内分别设有与两第一接线端子对应的电压器身、电流器身和第一定位组件,所述电压器身和电流器身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定位组件整体呈L型并连接于导通件与电压器身之间;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上设有对两电压器身支撑的第二定位组件。通过第一定位组件替代了传统操作中的裸铜线,避免对导通件和电压器身连接时出现的局放问题;同时通过第一定位组件及第二定位组件对壳体内的电压器身实现支撑。二定位组件对壳体内的电压器身实现支撑。二定位组件对壳体内的电压器身实现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互感器高压侧的一次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互感器
,具体地说是一种互感器高压侧的一次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互感器是将高电压变成低电压、大电流变成小电流,用于量测或保护系统的装置。其功能主要是将高电压或大电流按比例变换成标准低电压(100V)或标准小电流(5A或1A,均指额定值),以便实现测量仪表、保护设备及自动控制设备的标准化、小型化。同时互感器还可用来隔开高电压系统,以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0003]现有技术中的互感器内部一般采用裸铜线将导通件与电压器身之间进行连接,其目的可以提高操作安装效率,节省资源消耗,但是由于裸铜线长度控制容易造成局放的问题,同时这样的操作不能满足对于相连接部件的支撑固定,也就是说仍需要对其接触的部件增加支撑固定,综合来看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导致装模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裸铜线的连接结构造成内部结构较为复杂,操作工序繁琐,以及容易出现局放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互感器高压侧的一次连接结构。
[0005]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互感器高压侧的一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为空腔结构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呈对称设置的两第一接线端子(11),两所述第一接线端子(11)之间设有第二接线端子(12);所述第一接线端子(11)上设有向壳体(1)内延伸的导通件(6);所述壳体(1)内分别设有与两第一接线端子(11)对应的电压器身(2)、电流器身(3)和第一定位组件(4),所述电压器身(2)和电流器身(3)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定位组件(4)整体呈L型并连接于导通件(6)与电压器身(2)之间;所述第二接线端子(12)上设有对两电压器身(2)支撑的第二定位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感器高压侧的一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件(6)为铜排,设置于壳体(1)内的部分为导通部(62),设置于壳体(1)外的部分为接线部(61);所述导通部(62)设置于所述电流器身(3)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感器高压侧的一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器身(3)通过支撑件(7)与壳体(1)相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感器高压侧的一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文邹晓李培存蒋鑫王统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开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