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件多功能打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0403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件多功能打磨设备,包括打磨设备主体,所述打磨设备主体包括:操作箱,所述操作箱设置于外固定面上;智能夹具组,所述智能夹具组设置于操作箱的顶端左侧;多模块打磨组件,所述多模块打磨组件通过气动快接盘快拆固定于操作箱的顶端右侧;以及防护箱,通过设置多模块打磨组件通过气动快接盘快拆固定于操作箱的顶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根据产品的需求,有些产品需打磨A面(重要面),有些需要打磨边角合模线,设置电动砂光机、小型砂光机以及磨光机各自独立模块设计,并且通过气动快接盘快拆固定,模块间可互换,实现多个打磨模块转换,兼容多种产品的打磨,有效提高设备的通用性与生产效率。有效提高设备的通用性与生产效率。有效提高设备的通用性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内饰件多功能打磨设备


[0001]本实用涉及打磨设备
,具体为一种汽车内饰件多功能打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打磨,是表面改性技术的一种,一般指借助粗糙物体(含有较高硬度颗粒的砂纸等)来通过摩擦改变材料表面物理性能的一种加工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特定表面粗糙度。
[0003]目前汽车内饰件注塑后带有合模线,电镀处理前需进行抛光打磨,保证内饰件不挂手,因为产品造型复杂,位置限制、外观要求,主要依靠人工采用砂纸来打磨抛光合模线打磨抛光,整个生产流程效率低下,工人劳动强度大,保证不了产品统一性,且目前的打磨设备无法实现同设备下对不同类型产品的打磨操作,无法提高设备的通用性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实用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件多功能打磨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内饰件多功能打磨设备,包括打磨设备主体,所述打磨设备主体包括:
[0006]操作箱,所述操作箱设置于外固定面上;
[0007]智能夹具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件多功能打磨设备,包括打磨设备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设备主体(1)包括:操作箱(2),所述操作箱(2)设置于外固定面上;智能夹具组(4),所述智能夹具组(4)设置于操作箱(2)的顶端左侧;多模块打磨组件(5),所述多模块打磨组件(5)通过气动快接盘快拆固定于操作箱(2)的顶端右侧;以及防护箱(6),所述防护箱(6)设置于操作箱(2)的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多功能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箱(2)包括底框(21),所述底框(21)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板(24),所述底框(21)的底端边角处均设置有支脚(211),所述底框(21)的底端还设置有多组万向轮(212),所述底框(21)的内部左侧设置有机器人控制箱(22),所述底框(21)的内部右侧设置有除尘腔(23),所述底框(21)的前端左侧设置有维检门(2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多功能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腔(23)内设置有除尘系统(3),所述除尘系统(3)包括吸尘口(31),所述吸尘口(31)设置于支撑板(24)的右部中间位置,所述吸尘口(31)的顶端与外部连通,所述吸尘口(31)的底端设置有锥形吸尘筒(32),所述锥形吸尘筒(32)的底端设置有吸尘管(33),所述吸尘管(33)穿过操作箱(2)与外部吸尘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多功能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夹具组(4)包括六轴机器人(41),所述六轴机器人(41)固定连接于支撑板(24)的顶端左侧,所述六轴机器人(41)与机器人控制箱(22)电性连接,所述六轴机器人(41)的输出端设置有物料夹具(42)。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伟良刘冰高志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美航自动化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