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牡丹籽的除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0362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牡丹籽的除杂装置,该牡丹籽的除杂装置,包括除杂箱、固定机构、缓冲机构和控量机构,所述除杂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筛盒,所述第一筛盒的外侧下方设置有第二筛盒,所述第一筛盒和第二筛盒之间通过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筛盒的一侧和第二筛盒的两侧均通过连接杆与除杂箱的内壁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牡丹籽的除杂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牡丹籽除杂装置无有效固定措施,导致牡丹籽除杂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因其自身的振动而发生位移,影响使用者的正常使用,容易对周围地面造成损坏的问题。容易对周围地面造成损坏的问题。容易对周围地面造成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牡丹籽的除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牡丹籽油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牡丹籽的除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牡丹籽是牡丹植株的精华结晶,传承了牡丹本身具有的一切特性外,它更有自己独特的医药和营养成分,牡丹种子是受果壳和种壳双层保护的坚果,具有天然的“长寿”基因,在牡丹籽油的生产过程中,企业从田农户手中收购的油牡丹籽,经过收割、脱粒、翻晒和储运后,油牡丹籽中混有各种成分的杂质,在榨油前,杂质需要从油牡丹籽中清除干净。
[0003]在已公开授权号为:CN208883809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牡丹籽的除杂装置,通过设置的进料斗、倾斜滑板、清理挡板、进风风扇、上下振动的震动筛板之间的相互配合,采用吹风加振动分筛的除杂方式,系统设计合理、设备结构简单,除杂质的工作效果较好,但是对于牡丹籽除杂装置无有效固定措施,这就导致牡丹籽除杂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因其自身的振动而发生位移,不仅影响使用者的正常使用,还容易对周围地面造成损坏。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牡丹籽的除杂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牡丹籽的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杂箱(1)、固定机构(2)、缓冲机构(3)和控量机构(4),所述除杂箱(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偏心轮(6),所述偏心轮(6)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传动杆(7),所述传动杆(7)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筛盒(8),所述第一筛盒(8)的外侧下方设置有第二筛盒(9),所述第一筛盒(8)和第二筛盒(9)之间通过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筛盒(8)的一侧和第二筛盒(9)的两侧均通过连接杆与除杂箱(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除杂箱(1)的顶部和一侧分别开设有进料口(10)和出料口(11),所述除杂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存料箱(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丹籽的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固定座(201)、固定板(202)和固定栓(203),所述固定座(201)设置于除杂箱(1)的底部,所述除杂箱(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02),所述固定板(202)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固定栓(2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牡丹籽的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3)包括缓冲盒(301)、第一弹簧(302)、连接板(303)和缓冲杆(304),所述缓冲盒(301)内腔的底部焊接有第一弹簧(302),所述第一弹簧(302)的一端焊接有连接板(303),所述连接板(3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杆(304),所述缓冲杆(304)的顶部与固定座(201)的底部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丹籽的除杂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狄春香吴震生李相振姚军朋杨曜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村经济管理服务总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