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面驱动立车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007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07
一种端面驱动立车夹具,包括底座,底座的中心设置有一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通过衬套设置有活动杆,活动杆与底座之间构成平行于第一通孔轴向的滑动副,活动杆的左端延伸至底座的外侧,底座的左侧的活动杆上设置有挡圈,活动杆的右端面中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底面为弧面,凹槽底面的中心设置有一个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中设置有一个第一螺钉,凹槽内设置有一个浮动块,浮动块的左侧面为弧面,浮动块的弧面与凹槽的弧面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活动杆的弧面和浮动块的弧面相互作用以及拨刀的弧面与浮动块相互作用,通过浮动定位原理夹持工件,可以解决工件夹持面不平整不方便定位夹紧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端面驱动立车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车床夹具,具体而言是一种端面驱动立车夹具。

技术介绍

[0002]立车夹具用于在立式车床上夹紧工件。现有技术中,工件的夹持面经常不平整,当夹持这种工件时,由于夹持面不平整,不方便定位,导致工件夹不紧,影响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面驱动立车夹具,所述的这种端面驱动立车夹具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夹持面不平整的工件不方便定位和夹紧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的一种端面驱动立车夹具,包括底座,底座的中心设置有一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通过衬套设置有活动杆,活动杆与底座之间构成平行于第一通孔轴向的滑动副,活动杆的左端延伸至底座的外侧,底座的左侧的活动杆上设置有挡圈,活动杆的右端面中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底面为弧面,凹槽底面的中心设置有一个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中设置有一个第一螺钉,凹槽内设置有一个浮动块,浮动块的左侧面为弧面,浮动块的弧面与凹槽的弧面相配合,浮动块中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螺钉的头部设置在第二通孔中,底座的右侧连接有支座,底座与支座之间通过两个圆柱销定位,支座的中心设置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中设置有顶尖,支座中沿圆周方向平均分布有三个第四通孔,任意一个第四通孔的轴向均平行于第三通孔的轴向,三个第四通孔中各自设置有一个拨刀,拨刀的左端面为弧面,拨刀的弧面与浮动块的右侧面相接触,支座的侧面设置有一个径向的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中设置有第二螺钉。
[0005]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上套设有固定环,挡圈设置在固定环中,固定环的侧壁中设置有一个径向的第三螺纹孔,第三螺纹孔中设置有第三螺钉,固定环通过第三螺钉与活动杆固定。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钉的头部与浮动块的第二通孔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0007]进一步的,所述拨刀与第四通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支座的右端呈锥形。
[000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技术的一种端面驱动立车夹具中的活动杆推动浮动块和三个拨刀向上将工件顶住,与顶尖以及机床尾座共同将工件夹紧,在夹紧过程中,活动杆的弧面和浮动块的弧面相互作用以及拨刀的弧面与浮动块相互作用,通过浮动定位原理夹持工件,可以解决工件夹持面不平整不方便定位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端面驱动立车夹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端面驱动立车夹具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端面驱动立车夹具中的底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端面驱动立车夹具中的底座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端面驱动立车夹具中的活动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端面驱动立车夹具中的支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7为本技术的一种端面驱动立车夹具中的支座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8为本技术的一种端面驱动立车夹具中的支座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9为本技术的一种端面驱动立车夹具中的浮动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10为本技术的一种端面驱动立车夹具中的顶尖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11为本技术的一种端面驱动立车夹具中的拨刀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12为本技术的一种端面驱动立车夹具中的拨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13为本技术的一种端面驱动立车夹具中的拨刀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14为本技术的一种端面驱动立车夹具中的固定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1
[0025]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制于本实施例,凡是采用本技术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6]如图1

图1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端面驱动立车夹具,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中心设置有一个第一通孔11,第一通孔11内通过衬套6设置有活动杆2,活动杆2与底座1之间构成平行于第一通孔11轴向的滑动副,活动杆2的左端延伸至底座1的外侧,底座1的左侧的活动杆2上设置有挡圈3,活动杆2的右端面中设置有凹槽12,凹槽12的底面为弧面,凹槽12底面的中心设置有一个第一螺纹孔13,第一螺纹孔13中设置有一个第一螺钉7,凹槽12内设置有一个浮动块5,浮动块5的左侧面为弧面,浮动块5的弧面与凹槽12的弧面相配合,浮动块5中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螺钉7的头部设置在第二通孔中,底座1的右侧连接有支座8,底座1与支座8之间通过两个圆柱销15定位,支座8的中心设置有第三通孔16,第三通孔16中设置有顶尖10,支座8中沿圆周方向平均分布有三个第四通孔17,任意一个第四通孔17的轴向均平行于第三通孔16的轴向,三个第四通孔17中各自设置有一个拨刀9,拨刀9的左端面为弧面,拨刀9的弧面与浮动块5的右侧面相接触,支座8的侧面设置有一个径向的第二螺纹孔18,第二螺纹孔18中设置有第二螺钉。
[0027]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2上套设有固定环4,挡圈3设置在固定环4中,固定环4的侧壁中设置有一个径向的第三螺纹孔19,第三螺纹孔19中设置有第三螺钉,固定环4通过第三螺钉与活动杆2固定。
[002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钉7的头部与浮动块5的第二通孔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4。
[0029]进一步的,所述拨刀9与第四通孔17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0。
[0030]进一步的,所述支座8的右端呈锥形,可以避免工件内孔干涉。
[0031]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将本夹具安装在机床底座1上,活动杆2与机床油缸的活塞杆22联接,活塞杆22推动活动杆2上移,活动杆2推动浮动块5和三个拨刀9向上将工件23顶住,与顶尖10以及机床尾座24共同将工件23夹紧,在夹紧过程中,活动杆2的弧面和浮动块5的弧面相互作用以及拨刀9的弧面与浮动块5相互作用,通过浮动定位原理夹持工件23,可以解决工件23夹持面不平整不方便定位和夹紧的问题。
[0032]顶尖10可以根据工件23顶针孔大小进行更换。如图11所示,可以根据工件23定位面大小对拨刀9进行切削,来调整拨刀9的头部大小。
[0033]本技术连接装配时按照底座1、活动杆2、挡圈3、固定环4、浮动块5、衬套6、第一螺钉7、支座8、拨刀9、顶尖10的顺序。
[0034]第二螺钉用于固定顶尖10。固定环4和挡圈3用于限位。第一密封圈14和第二密封圈20起装配密封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面驱动立车夹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中心设置有一个第一通孔(11),第一通孔(11)内通过衬套(6)设置有活动杆(2),活动杆(2)与底座(1)之间构成平行于第一通孔(11)轴向的滑动副,活动杆(2)的左端延伸至底座(1)的外侧,底座(1)的左侧的活动杆(2)上设置有挡圈(3),活动杆(2)的右端面中设置有凹槽(12),凹槽(12)的底面为弧面,凹槽(12)底面的中心设置有一个第一螺纹孔(13),第一螺纹孔(13)中设置有一个第一螺钉(7),凹槽(12)内设置有一个浮动块(5),浮动块(5)的左侧面为弧面,浮动块(5)的弧面与凹槽(12)的弧面相配合,浮动块(5)中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螺钉(7)的头部设置在第二通孔中,底座(1)的右侧连接有支座(8),底座(1)与支座(8)之间通过两个圆柱销(15)定位,支座(8)的中心设置有第三通孔(16),第三通孔(16)中设置有顶尖(10),支座(8)中沿圆周方向平均分布有三个第四通孔(17),任意一个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贝贝孙宜雷孙新嵩苏松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纳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