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瓷釉生产用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9972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瓷釉生产用烘干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顶部设有入料口,且筒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且出料口上设有闸板,且闸板上设有手柄,且手柄与闸板焊接相连,且手柄套设有把套,且闸板与筒体活动连接,且筒体上设有换热装置,且换热装置与筒体焊接相连,且换热装置由气道、入气口、换热柱、出气孔、中心筒、加热管和连接杆组成。该瓷釉生产用烘干装置,通过托盘和支撑架之间的配合,能够使筒体与主体的框架连接的更加牢固,使筒体的运行更加稳定,从而克服传统烘干装置稳定性差的缺点,气道和换热柱的相互贯通,使得筒体的外部能够被实时加热,克服了现有的烘干装置依靠电器为筒体加热,适合推广使用。适合推广使用。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瓷釉生产用烘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瓷釉生产
,具体为一种瓷釉生产用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搪瓷是涂烧在金属底坯表面上的无机玻璃瓷釉,在金属表面进行瓷釉涂搪可以防止金属生锈,使金属在受热时不至于在表面形成氧化层并且能抵抗各种液体的侵蚀,搪瓷制品不仅安全无毒,易于洗涤洁净,可以广泛地用作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饮食器具和洗涤用具,而且在特定的条件下,瓷釉涂搪在金属坯体上表现出的硬度高、耐高温、耐磨以及绝缘作用等优良性能,使搪瓷制品有了更加广泛的用途,瓷釉层还可以赋予制品以美丽的外表,装点人们的生活,可见搪瓷制品兼备了金属的强度和瓷釉华丽的外表以及耐化学侵蚀的性能,在瓷釉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底釉的原材料进行烘干,现有的烘干设备存在换热不均和散热快的缺点,针对这些情况,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瓷釉生产用烘干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瓷釉生产用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瓷釉生产用烘干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顶部设有入料口,且筒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且出料口上设有闸板,且闸板上设有手柄,且手柄与闸板焊接相连,且手柄套设有把套,且闸板与筒体活动连接,且筒体上设有换热装置,且换热装置与筒体焊接相连,且换热装置由气道、入气口、换热柱、出气孔、中心筒、加热管和连接杆组成,且气道环绕在筒体的外部,且换热柱位于气道的底部,且换热柱为多个,且换热柱等距分布在筒体上,且换热柱和气道分别与筒体焊接相连,且气道与换热柱相互贯通,且中心筒位于筒体的内部中心处,且多个加热管通过连接杆与中心筒相连,且加热管与气道相互贯通,且加热管与筒体的内壁焊接相连,且多个加热管以中心筒为圆心等距分布在筒体的内壁上,且换热装置的顶部设有托盘,且托盘与筒体焊接相连,且筒体的底部设有支撑架,且支撑架与筒体焊接相连,且三个所述支撑架呈“三角形”分布在筒体的底部。
[0005]优选的,所述托盘的底部设有加强筋,且加强筋为多个,且加强筋以筒体为圆心等距分布在托盘的底部。
[0006]优选的,所述中心筒的顶部设有筒笠,且筒笠与中心筒焊接相连。
[0007]优选的,所述中心筒的底部设有散料板,且散料板与中心筒焊接相连。
[0008]优选的,所述加热管上设有增益柱,且增益柱与加热管焊接相连。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瓷釉生产用烘干装置,通过托盘和支撑架之间的配合,能够使筒体与主体的框架连接的更加牢固,使筒体的运行更加稳定,从而克服传统烘干装置稳定性差的缺点,在换热装置的作用下,气道和换热柱的相互贯通,使
得筒体的外部能够被实时加热,克服了现有的烘干装置依靠电器为筒体加热,产生的换热效率低,实用功能单一的缺点,在加热管和增益柱的作用下,能够对筒体的内部进行加热,同时增益柱增加了筒体内部的加热面积,提高了该瓷釉生产用烘干装置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筒笠避免了使用时,预混料堆积的缺点,散料板又能够减缓预混料的下落速度,还让该瓷釉生产用烘干装置能够在市场上得到更多的认可,提高了该瓷釉生产用烘干装置的产品质量,节省了使用者的采购成本,避免了能源浪费,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图;
[0012]图3为本技术的仰视图;
[0013]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4]图中:1、筒体,2、入料口,3、出料口,4、闸板,5、手柄,6、支撑架,7、托盘,8、加强筋,9、换热装置,10、气道,11、入气口,12、换热柱,13、出气孔,14、中心筒,15、筒笠,16、加热管,17、连接杆,18、散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瓷釉生产用烘干装置,包括筒体1,筒体1用于盛放预混料,筒体1的顶部设有入料口2,且筒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3,且出料口3上设有闸板4,闸板4用于开启出料口3,且闸板4上设有手柄5,且手柄5与闸板4焊接相连,且手柄5套设有把套,且闸板4与筒体1活动连接,且筒体1上设有换热装置9,换热装置9用于对筒体1进行加热或者散热,换热介质通常为蒸汽和水,也可使用其他介质,且换热装置9与筒体1焊接相连,且换热装置9由气道10、入气口11、换热柱12、出气孔13、中心筒14、加热管16和连接杆17组成,且气道10环绕在筒体1的外部,且换热柱12位于气道10的底部,且换热柱12为24个,且换热柱12等距分布在筒体1上,且换热柱12和气道10分别与筒体1焊接相连,且气道10与换热柱12相互贯通,蒸汽通过气道10可以进入换热柱12中对筒体1的外部进行加热或保温,且中心筒14位于筒体1的内部中心处,且多个加热管16通过连接杆17与中心筒14相连,且加热管16与气道10相互贯通,蒸汽通过气道10进入加热管16和增益柱19中,对筒体1的内部进行加热或者冷却,且加热管16与筒体1的内壁焊接相连,且多个加热管16以中心筒14为圆心等距分布在筒体1的内壁上,且换热装置9的顶部设有托盘7,且托盘7与筒体1焊接相连,且筒体1的底部设有支撑架6,且支撑架6与筒体1焊接相连,且三个所述支撑架6呈“三角形”分布在筒体1的底部,托盘7的底部设有加强筋8,且加强筋8为6个,且加强筋8以筒体1为圆心等距分布在托盘7的底部,中心筒14的顶部设有筒笠15,且筒笠15与中心筒14焊接相连,中心筒14的底部设有散料板18,且散料板18与中心筒14焊接相连,加热管16上设有增益柱19,且增益柱19与加热管16焊接相连。
[0017]一种瓷釉生产用烘干装置,该瓷釉生产用烘干装置由筒体1、入料口2、出料口3、闸板4、手柄5、支撑架6、托盘7、加强筋8、换热装置9、气道10、入气口11、换热柱12、出气孔13、中心筒14、筒笠15、加热管16、连接杆17和散料板18组成,使用时,给料装置通过入料口2向筒体1的内部送料,预混料通过筒笠15会向筒体1的四周散落避免出现堆积,换热管与气道10连接向换热装置9中送蒸汽,蒸汽进入气道10一部分走向换热柱12一部分走向加热管16和增益柱19,换热柱12用于对筒体1的加热或者保温,加热管16和增益柱19则用于烘干预混料或者对预混料进行冷却,冷介质或者热介质通过出气孔13回归换热管循环往复,完成该瓷釉生产用烘干装置的烘干工作。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
”ꢀ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瓷釉生产用烘干装置,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顶部设有入料口(2),且筒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3),且出料口(3)上设有闸板(4),且闸板(4)上设有手柄(5),且手柄(5)与闸板(4)焊接相连,且手柄(5)套设有把套,且闸板(4)与筒体(1)活动连接,且筒体(1)上设有换热装置(9),且换热装置(9)与筒体(1)焊接相连,且换热装置(9)由气道(10)、入气口(11)、换热柱(12)、出气孔(13)、中心筒(14)、加热管(16)和连接杆(17)组成,且气道(10)环绕在筒体(1)的外部,且换热柱(12)位于气道(10)的底部,且换热柱(12)为多个,且换热柱(12)等距分布在筒体(1)上,且换热柱(12)和气道(10)分别与筒体(1)焊接相连,且气道(10)与换热柱(12)相互贯通,且中心筒(14)位于筒体(1)的内部中心处,且多个加热管(16)通过连接杆(17)与中心筒(14)相连,且加热管(16)与气道(10)相互贯通,且加热管(16)与筒体(1)的内壁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川李佳男张占芳
申请(专利权)人:华腾大搪辽宁特种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