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家用护膝理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9757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00
一种多功能家用护膝理疗器,包括护膝主体,在护膝主体的外表面前端设置有收纳包安装结构,收纳包安装结构上设置有可渗透药液的药材收纳包,所述收纳包安装结构内侧有调温层,调温层内侧有药材收集层,药材收集层内侧有渗透层,渗透层内侧有亲肤层,所述可渗滤药液依次经调温层、药材收集层和渗透层进入亲肤层,在渗透层布置有若干漏斗,漏斗的入口位于药材收集层和渗透层的界面上,漏斗的出口穿过渗透层和亲肤层连接揿针,或者漏斗的出口连接穿过渗透层和亲肤层的揿针。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康复治疗更安全更有效的直达患处,预防膝骨性关节炎疾病的发生,减缓病情的发展,减轻病人的痛苦,并可给病人提供可视化智能化的指导方案,降低医疗费用和资源。费用和资源。费用和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家用护膝理疗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器材
,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家用护膝理疗器。

技术介绍

[0002]膝关节是人体重要结构,随着年龄增长,膝关节疾病会较多地表现在很多人身上,护膝一般用于运动中以及轻微膝关节疾病时对膝关节的保护,也有采用理疗原理的装置作用于膝关节的技术,然而其一般存在如下缺点:
[0003]缺点:

温度监测精准度不足,无法进行湿度监测

护膝灵活度较低,佩戴者无法进行大幅度活动

护膝与理疗结合时,理疗一般仅限于按摩、加热功能,理疗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家用护膝理疗器,将中医药理疗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提高中医药治疗膝关节相关疾病的疗效,使康复治疗更安全更有效的直达患处,预防膝骨性关节炎疾病的发生,减缓病情的发展,减轻病人的痛苦,并可给病人提供可视化智能化的指导方案,降低医疗费用和资源。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多功能家用护膝理疗器,包括护膝主体3,在护膝主体3的外表面前端设置有收纳包安装结构2,收纳包安装结构2上设置有可渗透药液的药材收纳包1,所述收纳包安装结构2内侧有调温层6,调温层6内侧有药材收集层7,药材收集层7内侧有渗透层8,渗透层8内侧有亲肤层9,所述可渗滤药液依次经调温层6、药材收集层7和渗透层8进入亲肤层9,在渗透层8布置有若干漏斗10,漏斗10的入口位于药材收集层7和渗透层8的界面上,漏斗10的出口穿过渗透层8和亲肤层9连接揿针13,或者漏斗10的出口连接穿过渗透层8和亲肤层9的揿针13。
[0007]所述药材收纳包1中根据寒湿、湿热、气滞血瘀等体质放置不同药包。
[0008]所述收纳包安装结构2为带盖的卡槽,底部为渗透网,侧壁密封,药材收纳包1的尺寸使得能够填满所述卡槽,药材收纳包1由外层织物和内层渗透网组成。
[0009]所述调温层6内置调温电导线,调温电导线与可充电电池连接,可充电电池安装于收纳包安装结构2,或者,调温电导线通过充电线与外部电源连接。
[0010]穿过所述药材收集层7、渗透层8和亲肤层9设置有感温导线11,感温导线11的前端与感温贴片12连接,感温导线11的末端与外部控制器5连接,所述调温电导线的驱动电路也与所述外部控制器5连接。
[0011]所述调温层6、药材收集层7、渗透层8和亲肤层9均为双层渗透结构。
[0012]相邻所述漏斗10的入口之间具有间隙,使得药材收集层7的一部分可渗滤药液通过漏斗10流入揿针13,另一部分可渗滤药液通过渗透层8流入亲肤层9。
[0013]所述揿针13刺入皮下,所述亲肤层9直接接触皮肤。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专利技术结合人体工程学,通过市场调研及大量样本实验建立,佩戴舒适感较强。
[0016](2)本专利技术可结合智能芯片、智能手环、移动终端设备等数据传输通道,实现网络信息流共享增强,实现更广范围覆盖。
[0017](3)本专利技术材料选用石墨烯与SBR,可实现对护膝的多重防护加固与药力保存。
[0018](4)本专利技术可同时利用渗透和揿针作用于皮肤,对膝关节病进行更加全面的理疗。
[0019](5)本专利技术具备调温与感温功能,可根据人体温度对药液温度进行调控。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的左侧视图。
[0022]图3是图2中的区域A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图2、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多功能家用护膝理疗器,包括护膝主体3,护膝主体3为常规的护膝形状,也可结合人体工程学,通过市场调研及大量样本实验建模重构,其体积小、重量轻,以减轻患者携带时的负担为准则,使用方便,携带便利。表层采用亲肤高轻高弹会呼吸的网眼面料,轻薄、柔软、舒适,具有优秀的弹性和柔韧度,一体成型制作,吸湿排汗,强力透气,穿着舒适不紧绷、保护膝盖,符合生物力学原理,减轻病人膝关节负重,增加舒适感。然而,即便如此,其形状并非本专利技术关注的重点。
[0026]本专利技术在护膝主体3的外表面前端设置有收纳包安装结构2,收纳包安装结构2上设置有可渗透药液的药材收纳包1,药材收纳包1中根据寒湿、湿热、气滞血瘀等体质放置不同药包。收纳包安装结构2内侧有调温层6,调温层6内置调温电导线,调温电导线与可充电电池连接,可充电电池安装于收纳包安装结构2,或者,调温电导线通过充电线与外部电源连接。
[0027]调温层6内侧有药材收集层7,药材收集层7内侧有渗透层8,渗透层8内侧有亲肤层9,收纳包安装结构2的内侧、调温层6的内外侧、药材收集层7的内外侧、渗透层8的内外侧、亲肤层9的内外侧均为可供药液通过的结构。可渗滤药液从药材收纳包1渗出后,从收纳包安装结构2的内侧依次经调温层6、药材收集层7和渗透层8进入亲肤层9。在渗透层8布置有若干漏斗10,漏斗10的入口位于药材收集层7和渗透层8的界面上,漏斗10的出口穿过渗透层8和亲肤层9连接揿针13,或者漏斗10的出口连接穿过渗透层8和亲肤层9的揿针13。相邻漏斗10的入口之间具有间隙,使得药材收集层7的一部分可渗滤药液通过漏斗10流入揿针13,另一部分可渗滤药液通过渗透层8流入亲肤层9。使用时,揿针13刺入皮下,亲肤层9则直接接触皮肤。
[0028]依据该结构,药液一方面通过渗透层8进入亲肤层9,然后作用于皮肤表层,另一方面又通过漏斗10和揿针13作用于皮下,双重作用下,理疗效果更好。调温层6的作用在于人为控制调整药液的温度,避免高温/低温药液作用于人体。一般地,当敷药部位温度大于38
℃时,可使用调温层6对渗透后的热敷药材进行升温,当敷药部位温度小于30℃时,可使用调温层6对渗透后的冷敷药材进行降温。
[0029]本专利技术对揿针13进一步介绍如下:其外形类似图钉状,针柄扁平状,针体约一至二分长,多用于皮内针,可作为中医外科辅助用法,可用于治疗慢性顽固性疾病及反复发作关节及皮肤病,同时可起到穴位按摩,减轻疼痛,促进器官血液循环系统的作用。
[0030]揿针13的应用过程:钦针13主体为不锈钢中空针管,与药材收集装置相连并置于末端,周围空间由SBR材质进行密封。经过调温层6的处于适用温度的药材通过药材收集层7(药粉部分直接透过中空针管运送药物,剩余部分覆盖亲肤层9。药包内药物耗尽则自动停止给药,钦针13的数量与亲肤层9的面积固定,相同比例可使用药充分)一部分进入亲肤层皮肤9用药,一部分通过中空针管的钦针13进入皮下,实行皮内用药。
[0031]实施例2
[0032]本实施例提供了收纳包安装结构2的一种具体结构形式,其为带盖的卡槽,底部为渗透网,侧壁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家用护膝理疗器,包括护膝主体(3),其特征在于,在护膝主体(3)的外表面前端设置有收纳包安装结构(2),收纳包安装结构(2)上设置有可渗透药液的药材收纳包(1),所述收纳包安装结构(2)内侧有调温层(6),调温层(6)内侧有药材收集层(7),药材收集层(7)内侧有渗透层(8),渗透层(8)内侧有亲肤层(9),所述可渗滤药液依次经调温层(6)、药材收集层(7)和渗透层(8)进入亲肤层(9),在渗透层(8)布置有若干漏斗(10),漏斗(10)的入口位于药材收集层(7)和渗透层(8)的界面上,漏斗(10)的出口穿过渗透层(8)和亲肤层(9)连接揿针(13),或者漏斗(10)的出口连接穿过渗透层(8)和亲肤层(9)的揿针(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家用护膝理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材收纳包(1)中根据寒湿、湿热、气滞血瘀体质放置不同药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家用护膝理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包安装结构(2)为带盖的卡槽,底部为渗透网,侧壁密封,药材收纳包(1)的尺寸使得能够填满所述卡槽,药材收纳包(1)由外层织物和内层渗透网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家用护膝理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层(6)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洁刘芳郭杨董博李晓伟刘德玉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