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头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9642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枕头的结构,主要是在枕头内部的缓冲层底端以一基板顶面设置有调整器牵引的弹性垫,经由调整器改变弹性垫弧曲度而支撑枕头的缓冲层供头、颈依靠,于该基板底面所设置的弹性垫,则可经由其调整器的调整而令弹性垫弧曲度的改变而调整枕头高度,以利使用者实施躺睡或侧睡的枕头高度需求。用者实施躺睡或侧睡的枕头高度需求。用者实施躺睡或侧睡的枕头高度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枕头的结构


[0001]本技术是一种枕头的结构,主要是在枕头内部的缓冲层底端设有一基板,于该基板的顶、底面各设置有调整器牵引的弹性垫,可经由调整器改变弹性垫弧曲度的效能,令顶面弹性垫可以支撑枕头的缓冲层供头、颈依靠,而底面弹性垫可以支撑枕头并调整高度,以利使用者躺睡或侧睡时都可获得最舒适的枕头高度。

技术介绍

[0002]人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觉,可知充足的睡眠是消除疲劳、维持健康的重要作息。而影响睡眠质量的关键除了要有好的床垫之外,更重要的就是选择舒适的枕头了。
[0003]一般适合的枕头高度约为自身的一个拳头高,然而为了追求舒适感,现今大多已采用乳胶、记忆枕等缓冲层材质,希望头、颈部可以靠在柔韧的材质上避免疼痛、增加柔软舒服的舒适感。因此往往未使用时的枕头高度是合乎个人要求的,可是一旦躺靠在枕头上后就会因为重力压陷而造成头部深陷枕头中的状态,对头、颈椎和肩部的肌肉造成负担、压迫喉咙、影响血液的正常循环。所以夜晚会经常醒来,而早上起床后的精神也不振。尤其人在睡眠中经常会变换姿势,仰面躺睡与侧睡时所需的枕头高度又完全不同(侧睡时肩部与床垫接触,所以需要更高的枕头才能支撑头部),显知习用的枕头设计并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0004]本设计人鉴于上述问题,深觉人的睡姿是不停在变换的,就连就寝时的睡姿也会受当天的心情所影响,而在各种睡姿所需的枕头高度各不同的状况下,习用固定成型的枕头当然无法合乎使用需求,因此遂以其多年从事枕头专业设计、制造的经验,积极研发改良,在各方条件的审慎考虑下,终于开创出本技术的结构组成,将可完全解决习用的各项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是一种枕头的结构,主要目的在于可以根据在各种睡姿所需的枕头高度各不同的状况下,以利使用者躺睡或侧睡时都可获得最舒适的枕头高度。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在枕头内部的缓冲层底端设有一基板,于该基板的底面设置有弹性垫,令弹性垫一处固定后的两端经由导线链接而被调整器牵引改变弧曲度,促使底面弹性垫可以支撑枕头并调整高度,以利使用者躺睡、侧睡时都可获得最舒适的枕头高度。
[0007]其中,基板顶面设置有调整器牵引的弹性垫,促使顶面弹性垫可以支撑枕头的缓冲层供头、颈依靠。
[0008]其中,底面弹性垫下方设置有一板体供滑动接触、受力。
[0009]其中,弹性垫被调整器导线所牵引的两端,具有供导线管、导线头卡掣的卡槽。
[0010]其中,弹性垫被调整器导线所牵引的两端,具有供导线管、导线头卡掣的卡槽,且至少一端卡槽具有延伸段。
[0011]其中,底面弹性垫的固定处为两端中的一端或中央。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本技术枕头中的基板于顶、底面各设置有调整器牵引的弹性垫,该弹性垫的弧曲度可借由调整器的牵引而获得改变,因此顶面的弹性垫在调整后可以支撑、推动缓冲层,让缓冲层的浮凸高度可以适合个人的使用需求,让使用者的头、颈获得依靠。而底面弹性垫则是支撑枕头并且呈现面对床垫的方向,所以当底面弹性垫经由其调整器牵引而改变弧曲度时,则可令整个枕头的高度相对改变(弹性垫拱起时可增加枕头高度,弹性垫的弧度愈小时则降低枕头高度),因此,当使用者侧睡而需要较高的枕头时,就可经由底面弹性垫撑高枕头,以利使用者获得最佳侧睡的舒适高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结构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弹性垫结构参考图之一。
[0016]图4为本技术的弹性垫结构参考图之二。
[0017]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示意图之一。
[0018]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示意图之二。
[0019]图7为本技术的再一结构图。
[0020]附图标号说明:1:缓冲层;2:基板;3:调整器;31:导线;32:导线管;33:导线头;4:弹性垫;41:卡槽;42:延伸段;5:板体;10:枕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技术是一种枕头的结构,主要是在枕头10内部的缓冲层1底端设有一基板2(可为硬板(如木板)或柔韧材质制成的弹性板),于该基板2的顶、底面各设置有调整器3牵引的弹性垫4(如图1、图2所示),该弹性垫4的两端是经由导线31链接而被调整器3所牵引的,令弹性垫4的一处固定后(弹性垫4的固定处可以两端中的一端,或为中央,当两端间的导线31长度改变时,弹性垫4的拱起弧度也会改变),俾可经由调整器3改变弹性垫4的弧曲度,令顶面弹性垫4可以支撑、浮凸枕头10的缓冲层1供头、颈依靠(顶面弹性垫4可依使用需求而具有一个数量以上的配置),而底面弹性垫4可以支撑枕头10并调整高度,以利使用者躺睡或侧睡时都可获得最舒适的枕头10高度。
[0022]其中,上述弹性垫4被调整器3导线31所牵引的两端,具有供导线管32、导线头33卡掣的卡槽41(如图3、图4所示),且可于至少一端的卡槽41具有延伸段42的设计,以令弹性垫4受导线31牵引的两端具有较近的距离。
[0023]借由本技术上述结构的组成可知,由于枕头10中的基板2于顶、底面各设置有调整器3牵引的弹性垫4,该弹性垫4的弧曲度可借由调整器3牵引导线31而获得改变,因此顶面的弹性垫4在调整后可以支撑、推动上方的缓冲层1,让缓冲层1的浮凸高度可以适合个人躺睡的使用需求(如图5、图6所示),让使用者的头、颈获得依靠。而底面弹性垫4则是支撑枕头10并且呈现面对床垫的方向,所以当底面弹性垫4经由其调整器3牵引而改变弧曲度时,则可令整个枕头10的高度相对改变(弹性垫4拱起时可增加枕头10高度,弹性垫4的弧度愈小时则降低枕头10高度,所以底面弹性垫4的设置依尺寸不同而可为一个以上,或呈多个
状态平均配置于基板2下方),而且弹性垫4的弧曲面凹弧可呈朝向基板2,或朝向下方,并可在底面弹性垫4下方设置有一板体5供滑动接触、受力(如图7所示),避免弹性垫4直接在枕头套内滑动,因此,当使用者侧睡而需要较高的枕头10时,就可经由底面弹性垫4撑高枕头10,以利使用者获得最佳侧睡的舒适高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枕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在枕头内部的缓冲层底端设有一基板,于该基板的底面设置有弹性垫,令弹性垫一处固定后的两端经由导线链接而被调整器牵引改变弧曲度,促使底面弹性垫可以支撑枕头并调整高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枕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基板顶面设置有调整器牵引的弹性垫,促使顶面弹性垫可以支撑枕头的缓冲层供头、颈依靠。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枕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底面弹性垫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学圣
申请(专利权)人:晨兴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