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座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7645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6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座的结构,主要包括升降轨座及升降杆,其中升降轨座包括多个轨接的轨套,而升降杆包括一底杆和至少一连接杆,该底杆和该连接杆螺接,升降杆设置在升降轨座内,其中底杆底端与其对应的轨套固接,且连接杆与轨套之间经由空隙枢接结构予以结合定位,而顶端的连接杆受传动杆以角度限制的空隙结合结构连接而驱动,可在传动杆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连接杆、底杆的螺纹行程,使升降座达成顺利升降的目的。

The structure of the lifting sea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ifting seat structure, mainly comprising a lifting chair and a lifting rod, wherein the lifting chair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rail connected to the rail, and the lifting rod comprises a bottom rod and at least one of the connecting rod, the bottom rod and the connecting rod is screwed, lifting rod arranged on the lifting base, the the bottom bar set corresponding to the bottom rail en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sleeve between the rail via the void pivot structure are combined and positioned, and the porosity of the connecting rod by driving rod to the top of the angle limiting structure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screw, stroke connecting rod, the bottom bar can rotate on the transmission rod drives the process of so, to achieve a smooth lifting of the lifting s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降座的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座的结构。
技术介绍
升降座为一种可供进行升降调整的座体,被大量广泛应用在桌子的高度调整设计中(或其它需要进行高度调整的结构),其中又以利用螺纹结构的行程改变方式为最稳定的设计之一。在习知桌子的升降座设计中,主要都是以一传动杆带动螺纹结构产生行程改变而达到高度调整的目的,其螺纹结构包含螺管及与之螺接的螺杆(内螺纹、外螺纹),以及覆设结合在外部由多个轨接的轨套所组成的升降轨座,因此在习知技术中都是以一螺管底端固定在升降轨座底端的轨套上,再令传动杆枢接顶端的轨套而连动螺杆,可经由传动杆带动螺杆相对螺管进行行程改变而达到升降座升降的目的(传动杆可配置传动齿轮而受马达主动齿轮带动,或以蜗杆配置蜗轮的型式予以传动)。因此可知,在桌子的升降调整过程中,经由螺纹结构改变桌子的高度,而升降轨座除了具有保护内部螺纹结构及美观的目的之外,还具有稳定升降的辅助效果。然而在实际加工的过程中,各构件的精密度不易掌控,例如升降轨座各轨接的轨套之间具有空隙的,而底端的轨套所固定的螺管也无法达到完全垂直的状态(在加工过程中通常采用焊接或锁固的方式将螺管固定),因此一旦发生螺杆与螺管的位置并不在同一垂直的直线上的误差时,在螺纹结构的调整行程中就会因为角度偏斜而发生卡死的现象(随着螺纹结构升降,升降轨座的各轨套之间会相互卡抵,再者,单纯以一螺杆螺接螺帽时,螺帽也会因为螺牙的配合空隙而产生螺帽相对螺杆晃动的状况),所以一直以来都具有加工不易、不良率过高以及日后操作不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人鉴于上述的问题,深觉目前升降座的螺纹结构与升降轨座之间的加工精密度要求过高而不易生产,虽然都可以达到升降的操作目的,但却会因为螺杆与螺管之间的角度偏斜而致使操作不顺畅,因此遂以其多年专业从事升降座制造、设计的经验,积极研发改良,在各方条件的审慎考虑之下,终于创造出本专利技术,将可完全解决习用的各项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降低升降座的加工困难度、提升产品的良率而易于操作使用的升降座的结构。基于此,本专利技术主要通过下列技术手段,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升降座的结构,主要包括升降轨座及升降杆,其中升降轨座包含多个轨接的轨套,而升降杆包括一底杆和至少一连接杆,该底杆和该连接杆螺接,升降杆设置在升降轨座内,其中底杆底端与其对应的轨套固接,一传动杆枢接顶端的轨套而经由具有左右偏移裕度的角度限制的空隙结合结构驱动连接连接杆,且底杆、连接杆之间具有对应的外螺纹及端部内螺纹的中空管,螺接底杆的连接杆与其轨套间经由一具有前后左右偏移裕度的空隙枢接结构连接,由连接杆的前后左右位移自动对应传动杆的传动力及底杆的阻力产生螺纹行程。进一步,空隙枢接结构主要从轨套延设定位板而具有供连接杆的端部以空隙枢穿状态枢接的孔。进一步,角度限制的空隙结合结构为传动杆与连接杆的对应端面分别设有一非圆型的定位块及一供空隙容置且非圆型的容置槽,以及一对应结合容置槽以限制定位块轴向位移的盖板。进一步,角度限制的空隙结合结构使传动杆底端对应穿入连接杆顶端,呈空隙配合状态,传动杆两侧设有内缩槽,穿置连接杆的二轴销对应呈空隙结合状态伸入该内缩槽。进一步,角度限制的空隙结合结构使传动杆底端对应穿入连接杆顶端,呈空隙配合状态,连接杆两侧开设扩孔,轴销空隙配合穿入该扩孔而结合传动杆对应的销孔。进一步,空隙枢接结构及角度限制的空隙结合结构具有轴向位移裕度,连接杆上下倾斜偏摆自动对应传动杆的传动力及底杆的阻力产生螺纹行程。本专利技术升降座的结构通过空隙枢接结构、角度限制的空隙结合结构设计,其主要包括升降轨座及升降杆,升降轨座由多个轨接的轨套所组成,而升降杆由固接底端轨套的底杆经由连接杆对应轨套容设于升降轨座中的螺纹结构,该连接杆与其轨套之间经由空隙枢接结构予以结合定位,而顶端的连接杆受传动杆以角度限制的空隙结合结构连接而驱动,因此在实施后将可达到下述的效能: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升降座令传动杆与底杆之间的连接杆是与轨套构成空隙状态而定位,且传动杆与其连接的连接杆之间经由角度限制的空隙结合结构予以组成,因此在传动杆经由配置传动齿轮而受马达主动齿轮带动后(或以蜗杆配置蜗轮的型式予以传动,或直接以手动齿轮带动),传动杆的转动将可驱动连接杆、底杆之间的螺纹行程形成升降调整,而由于连接杆与轨套呈一可动的空隙枢接状态,因此即使在传动杆与底杆之间具有并不在同一垂直直线上的误差时,可由连接杆的前后左右位移及上下倾斜偏摆让连接杆两端直接对准传动杆及底杆,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不会发生螺纹结构卡死的问题。因此可以有效降低升降座的加工困难度,提升产品的良率而易于操作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组成状态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空隙枢接结构的参考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角度限制的空隙结合结构参考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角度限制的空隙结合结构另一参考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于升降桌的结构配合参考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于升降桌的外观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结构状态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角度限制的空隙结合结构参考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角度限制的空隙结合结构组成状态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再一角度限制的空隙结合结构参考图。【符号说明】1升降轨座        11轨套111定位板        112孔2升降杆         21传动杆211传动齿轮      212内缩槽213销孔         22连接杆221轴销222扩孔23底杆         201内螺纹202外螺纹       203透孔3空隙枢接结构      4角度限制的空隙结合结构41定位块         42容置槽43盖板          5马达51主动齿轮       10升降座。具体实施方式为能确实明了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组成及其所能达成的功能效益,兹配合图式列举实施例,详细介绍说明如后: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升降座的结构,主要包括升降轨座1及升降杆2(如图1所示),其中升降轨座1由多个轨接的轨套11所构成,而升降杆2包括一底杆23和至少一连接杆22,该底杆23和该连接杆22螺接,升降杆2设置在升降轨座1内,其中底杆23底端与其对应的轨套11固接,令一传动杆21枢接顶端的轨套11而经由角度限制的空隙结合结构4连接驱动连接杆22,且底杆23、连接杆22之间具有对应的外螺纹202及具有端部内螺纹201的中空管(其中具有内螺纹201的螺管可开设透孔203,供外螺纹202的螺杆螺接入内螺纹201后,经由透孔203对螺杆端部的螺纹施压变形加工,防止螺杆完全脱离螺管为习知升降座技术),令螺接底杆23的连接杆22与其轨套11间经由一空隙枢接结构3予以连接(如图2所示)。其中,所述空隙枢接结构3,主要是构成一具有空隙枢接状态的结构即可,主要包含可供前后左右位移的功能,或进一步具有上下倾斜偏摆裕度的结构,在本专利技术设计中,该空隙枢接结构3主要以轨套11延设定位板111而具有可供连接杆22端部呈空隙枢穿状态予以枢接的孔112(如图3所示),且连接杆22与轨套11的空隙枢接可进一步具有轴向位移裕度。而角度限制的空隙结合结构4,主要是构成具有前后左右偏移裕度或进一步具有上下倾斜偏摆裕度但可限制径向转动角度的结构型态,在本专利技术的设计中,该角度限制的空隙结合结构4为传动杆21与连接杆22的对应端面分别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升降座的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降座的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升降轨座及升降杆,其中升降轨座包含多个轨接的轨套,而升降杆包括一底杆和至少一连接杆,该底杆和该连接杆螺接,升降杆设置在升降轨座内,其中底杆底端与其对应的轨套固接,一传动杆枢接顶端的轨套而经由具有左右偏移裕度的角度限制的空隙结合结构驱动连接连接杆,且底杆、连接杆之间具有对应的外螺纹及端部内螺纹的中空管,螺接底杆的连接杆与其轨套间经由一具有前后左右偏移裕度的空隙枢接结构连接,由连接杆的前后左右位移自动对应传动杆的传动力及底杆的阻力产生螺纹行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座的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升降轨座及升降杆,其中升降轨座包含多个轨接的轨套,而升降杆包括一底杆和至少一连接杆,该底杆和该连接杆螺接,升降杆设置在升降轨座内,其中底杆底端与其对应的轨套固接,一传动杆枢接顶端的轨套而经由具有左右偏移裕度的角度限制的空隙结合结构驱动连接连接杆,且底杆、连接杆之间具有对应的外螺纹及端部内螺纹的中空管,螺接底杆的连接杆与其轨套间经由一具有前后左右偏移裕度的空隙枢接结构连接,由连接杆的前后左右位移自动对应传动杆的传动力及底杆的阻力产生螺纹行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座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空隙枢接结构主要从轨套延设定位板而具有供连接杆的端部以空隙枢穿状态枢接的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座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角度限制的空隙结合结构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学圣
申请(专利权)人:晨兴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