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胞培养用恒温摇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960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细胞培养用恒温摇床,涉及到培养分析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恒温摇床本体和与恒温摇床本体右侧连接的控制箱,恒温摇床本体的前侧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内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箱门,箱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拉手,恒温摇床本体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棒,恒温摇床本体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杀菌灯,恒温摇床本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层板,两个层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两个层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包括套筒,套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移动杆,套筒的上表面左侧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更好的快速固定多个培养皿,且提高了控制箱内部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控制箱内部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控制箱内部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细胞培养用恒温摇床


[0001]本技术涉及培养分析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细胞培养用恒温摇床。

技术介绍

[0002]恒温摇床具有不锈钢万用夹具、数显控温、无级调速和良好的热循环功能,是一种多用途的生化器,是植物、生物、微生物、遗传、病毒、环保、医学等科研,教育和生产部门作精密培养制备不可缺少的实验室设备,适用于各大中院校、油化工、卫生防疫、环境监测等科研部门作生物、生化、细胞、菌种等各种液态、固态化合物的振荡培养。
[0003]现有的恒温摇床在对培养皿进行培养时,因为培养过程中需要晃动,所以需要将每个培养皿固定,现在的恒温摇床设备在固定的时候需要一个一个的固定,这样就需要工作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用于固定,导致培养的工作效率降低。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细胞培养用恒温摇床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胞培养用恒温摇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细胞培养用恒温摇床,包括恒温摇床本体和与恒温摇床本体右侧连接的控制箱,所述恒温摇床本体的前侧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内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拉手,所述恒温摇床本体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棒,所述恒温摇床本体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杀菌灯,所述恒温摇床本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层板,两个所述层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层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夹紧机构;
[0007]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套筒的上表面左侧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移动杆远离螺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套筒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夹紧环,所述移动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杆,多个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多个第二夹紧环,所述套筒的前侧开设有与连接杆相对应的条形开口。
[0008]优选的,所述箱门的表面开设有观察口,且观察口内固定连接有观察窗,且观察窗的具体材质为亚克力。
[0009]优选的,所述控制箱的右侧下方开设有进风口,且进风口内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恒温摇床本体的右侧上方开设有多个分布均匀的出风口,所述进风口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与风机相对应的防尘网。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层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恒温摇床本体内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滑块相对应的滑槽。
[0011]优选的,多个所述第一夹紧环和第二夹紧环的均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垫,且保护垫的具体材质为橡胶。
[0012]优选的,所述恒温摇床本体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且万向轮的侧壁设置有刹车片。
[0013]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4]1、通过在层板的上方设置的夹紧结构,首先通过拉手将箱门打开,通过滑块在滑槽内部滑动,将层板从恒温摇床本体的内部抽出,然后将所需培养的培养皿安放在凹槽内,使第一夹紧环与培养皿的一侧贴合,然后通过把手拉动移动杆移动,使连接杆带动第二夹紧环与培养皿的另外一侧贴合,再通过转动螺栓,将整个移动杆给锁紧,再通过滑块滑动,将层板收回,打开恒温摇床本体内部上方的加热棒与下方的杀菌灯,关上箱门即可开始培养工作,能够更好的快速固定多个培养皿,减小了工作人员用于固定花费的时间,有效的提高了培养工作的效率。
[0015]2、通过在箱门的前侧设置的观察窗,当培养工作开始时,因为不能够随便的将箱门打开,但是又需要记录培养的过程和应对培养时可能有的突发情况,都可以通过观察窗观看恒温摇床本体的内部,能够更好的给工作人员提供工作的便利,通过在恒温摇床本体的底部设置的万向轮,如有需要将恒温摇床本体移动的情况,通过万向轮能够更方便的移动,操作比较简单。
[0016]3、通过在恒温摇床的右侧设置的风机,在培养工作中,恒温摇床本体控制箱内部的电器元件长时间使用,温度较高,通过风机的输出端从进风口将风力输送至控制箱内部,以便降温,通过防尘网防止外界灰尘进入控制箱内,最后风力从上方的出风口排出,能够更好的使控制箱内部空气流通,提高了控制箱内部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右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夹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恒温摇床本体;2、箱门;3、拉手;4、加热棒;5、杀菌灯;6、层板;7、控制箱;8、夹紧机构;81、套筒;82、移动杆;83、螺栓;84、把手;85、第一夹紧环;86、第二夹紧环;9、观察窗;10、风机;11、防尘网;12、滑块;13、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4所示的一种细胞培养用恒温摇床,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包括恒温摇床本体1和与恒温摇床本体1右侧连接的控制箱7,恒温摇床本体1的前侧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内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箱门2,箱门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拉手3,恒温摇床本体1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棒4,恒温摇床本体1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杀菌灯5,恒温摇床本体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层板6,两个层板6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两个层板6的
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夹紧机构8;
[0024]夹紧机构8包括套筒81,套筒8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移动杆82,套筒81的上表面左侧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栓83,移动杆82远离螺栓8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84,套筒8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夹紧环85,移动杆8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杆,多个连接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多个第二夹紧环86,套筒81的前侧开设有与连接杆相对应的条形开口。
[0025]同时,箱门2的表面开设有观察口,且观察口内固定连接有观察窗9,且观察窗9的具体材质为亚克力,能够通过观察窗9观看恒温摇床本体1的内部,能够更好的给工作人员提供工作的便利。
[0026]另外,两个层板6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2,恒温摇床本体1内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滑块12相对应的滑槽,在培养工作结束后能够更好的拉动层板6离开恒温摇床本体1的内部,然后再将培养皿给取出。
[0027]更为具体的,多个第一夹紧环85和第二夹紧环86的均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垫,且保护垫的具体材质为橡胶,因培养皿本身为玻璃材质,比较易碎,在夹紧的过程中,用力大小不同会导致培养皿的破碎,所以保护垫更好的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
[0028]还需说明的是,恒温摇床本体1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3,且万向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胞培养用恒温摇床,包括恒温摇床本体(1)和与恒温摇床本体(1)右侧连接的控制箱(7),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摇床本体(1)的前侧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内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箱门(2),所述箱门(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拉手(3),所述恒温摇床本体(1)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棒(4),所述恒温摇床本体(1)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杀菌灯(5),所述恒温摇床本体(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层板(6),两个所述层板(6)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层板(6)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夹紧机构(8);所述夹紧机构(8)包括套筒(81),所述套筒(8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移动杆(82),所述套筒(81)的上表面左侧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栓(83),所述移动杆(82)远离螺栓(8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84),所述套筒(8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夹紧环(85),所述移动杆(8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杆,多个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多个第二夹紧环(86),所述套筒(81)的前侧开设有与连接杆相对应的条形开口。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华杨燕宇侯静罗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景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