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绒毛机的刀钩组合针及长绒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958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57
一种长绒毛机的刀钩组合针及长绒毛机,刀钩组合针包括两钩针、一刀针和一间隔针,刀针活动设置在两钩针的前段之间,间隔针设置在两所述钩针的后段之间,两所述钩针的后段和所述间隔针均设置有处于相同位置的针踵,两钩针、刀针和间隔针相互独立,并且独立加工,从而保证两钩针、刀针和间隔针的加工精度和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绒毛机的刀钩组合针及长绒毛机


[0001]本技术设计一种长绒毛机的刀钩组合针及长绒毛机。

技术介绍

[0002]公知的,长绒毛机又称割圈绒机,如中国专利文献CN211595940U公开了一种长绒毛立毛机,包括上针盘、下针筒、申克盘、刀钩组合针、织针、申克片、刀钩驱动三角、织针驱动三角和申克片驱动三角,刀钩组合针活动设置在上针盘中由刀钩驱动三角驱动,织针活动设置在下针筒中由织针驱动三角驱动,申克片活动设置在申克盘中由申克片驱动三角驱动,织针驱动三角可驱动织针与刀钩组合针配合进行长绒毛编织或者与申克片配合进行底布编织。在长绒毛机中设置申克片,织针驱动三角可驱动织针与刀钩组合针配合进行长绒毛编织或者与申克片配合进行底布编织,从而使长绒毛机可编织长绒毛。增加上针盘与下针筒的筒口间距可增加织针的出针高度从而增加绒毛的长度;上述长绒毛机编织的织物正面为绒毛面,反面为底布面,该底布面组织纹理粗糙,容易起毛,不够光滑细腻。
[0003]另外现有的刀钩组合针通常在钩针上开设供刀针滑动的槽,而在薄片状的钩针上开槽存在加工精度低,加工成本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加工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的长绒毛机刀钩组合针及采用该刀钩组合针的长绒毛机。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长绒毛机的刀钩组合针,其特征在于:包括两钩针、一刀针和一间隔针,刀针活动设置在两钩针的前段之间,间隔针设置在两所述钩针的后段之间。
[0007]两所述钩针的后段和所述间隔针均设置有处于相同位置的针踵。
[0008]两所述钩针、刀针和间隔针为片状结构。
[0009]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0]两钩针、刀针和间隔针相互独立,并且独立加工,从而保证两钩针、刀针和间隔针的加工精度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刀钩组合针的分解图。
[0013]图3为下针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下针筒外周面的展开图。
[0015]图5为下织针和刀钩组合针的排列示意图。
[0016]图6为编织工艺的原理图。
[0017]图7为绒毛组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一种长绒毛机,包括下针筒1和上针盘2,下针筒1的外周面形成有竖直延伸且圆周排列的多个第一针槽14和多个第二针槽13,第一针槽14和第二针槽13交替排列,第一针槽14中活动配设有下织针6,第二针槽13中活动配设有刀钩组合针7,下针筒1的外周面设置有插片12,相邻两插片之间构成第一针槽14和第二针槽13。
[0019]刀钩组合针7包括两钩针71、一刀针72和间隔针73,两钩针71、刀针72和间隔针73为片状金属结构,刀针72活动设置在两钩针71的前段之间,刀针72具有针踵721,间隔针73设置在两钩针71的后段之间,间隔针73和两钩针71的后段均设置有处于相同位置的针踵711、731,针踵711、731设置在同一三角轨道中,通过三角轨道的限制使间隔针73和两钩针71保持稳定的相对位置关系。
[0020]间隔针73用于使两钩针71的前段形成间隙,从而使刀针72可活动设置在两钩针71的前段之间的间隙中,两钩针71、刀针72和间隔针73相互独立,并且独立加工,从而保证两钩针71、刀针72和间隔针73的加工精度和使用寿命,上针盘2活动配设有上织针5,上针盘2的上方设置有三角安装座3,三角安装座3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吹气管4的支架41。
[0021]下针筒1的筒口形成有贯穿内外的多个过毛槽11,过毛槽11的宽度等于第二针槽13的宽度,该过毛槽11位于第二针槽13上侧用于使被割断的毛圈通过该过毛槽11,吹气管4用于将被割断的毛圈通过过毛槽11吹至下针筒1内侧的。
[0022]上织针5包括不同针踵的第一上织针5a和第二上织针5b,第一上织针5a和第二上织针5b交替排列,从而使第一上织针5a和第二上织针5b行走不同的三角轨道,实现独立动作,特别是一隔一的出针动作;刀钩组合针7包括第一刀钩组合针7a和第二刀钩组合针7b,第一刀钩组合针7a和第二刀钩组合针7b的钩针71针踵不同,第一刀钩组合针7a和第二刀钩组合针7b交替排列,从而使第一刀钩组合针7a和第二刀钩组合针7b的钩针71行走不同的三角轨道,实现独立动作,特别是一隔一的出针动作。
[0023]参照图6和图7所示,一种长绒毛机的编织工艺,每个编织循环包括第一路编织:钩针71一隔一出针吃进毛圈纱,下织针6满针出针吃进毛圈纱;第二路编织:上织针5一隔一出针吃进绑纱,下织针6满针出针吃进绑纱,将绑纱与毛圈纱交织在一起;第三路编织:下织针6满针出针吃进绑纱,将绑纱与毛圈纱交织在一起;第四路编织:上织针5满针出针吃进平面纱;第五路编织:上织针5满针出针吃进平面纱,最后刀针出针割断毛圈。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绒毛机的刀钩组合针,其特征在于:包括两钩针、一刀针和一间隔针,刀针活动设置在两钩针的前段之间,间隔针设置在两所述钩针的后段之间,两所述钩针的后段和所述间隔针均设置有处于相同位置的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来成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泉州凹凸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