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回路三向进出线紧凑型盘缆工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9567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缆敷设用盘缆工井,特别是一种四回路三向进出线紧凑型盘缆工井,其结构要点在于,还包括位于变电站及终端塔之间的方形工井、安装于方形工井中的多个电缆支架和多个吊架;方形工井内设置有由上而下的三层架构,顶层架构为通过吊架悬接回路电缆A,回路电缆A由右侧至后侧或者前侧延伸;中层架构设置回路电缆B和回路电缆C敷设用由右侧向前侧或后侧弯弧至左侧延伸的中层通道,底层架构设置回路电缆D敷设用左侧向右侧弯弧至左侧的底层通道,中底层通道均为且两端向中间渐低的弯弧构造;所述多个电缆支架以适配电缆敷设的不等高弧形排列构建中层通道和底层通道。优点在于:大大节约了电缆工井的占地面积,同时降低施工工程量及施工造价。低施工工程量及施工造价。低施工工程量及施工造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回路三向进出线紧凑型盘缆工井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敷设用盘缆工井,特别是一种四回路三向进出线紧凑型盘缆工井,其适用于电缆出线处存在电缆终端塔的情况。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网建设规模越来越大,电网越来越密集,线路走廊也越来越拥挤,地下电缆工程越来越多,同时随着GIS变电站的普及,变电站进出线普遍采用电缆进出线,而电缆端头通常需要设置盘缆工井,传统的方式是每一回电缆均需要设置一个盘缆工井,而由于盘缆工井的占地面积通常较大,如果电缆是多回路多方向进出线、且出线处同时存在电缆终端塔的情况时,则如附图1所示,在变电站与电缆终端塔之间设置一个大的盘缆工井,供变电站三回线路进出,而终端塔进出线则在塔侧另外设置一个较小盘缆工井,因此所需电缆盘缆工井的占地面积非常大,同时也使得建设施工量大,施工造价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节约占地面积、降低施工工程量及施工造价的四回路三向进出线紧凑型盘缆工井。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0005]一种四回路三向进出线紧凑型盘缆工井,包括变电站进出线的回路电缆A、回路电缆B和回路电缆C,以及电缆终端塔进出线的回路电缆D,其结构要点在于,还包括位于变电站及终端塔之间的方形工井、安装于方形工井中的多个电缆支架和多个吊架;所述电缆支架包括有底座、固定于底座的垂直杆件、与垂直杆件垂直分布的支架杆件,所述垂直杆件上设置有由上而下等距间隔分布的两列多行连接孔,螺栓穿过其中一行连接孔连接垂直杆件和支架杆件,电缆架设于支架杆件上;
[0006]以变电站为右侧、终端塔为左侧,方形工井内设置有由上而下的三层架构,顶层架构为通过吊架悬接回路电缆A,回路电缆A由右侧至后侧或者前侧延伸;中层架构设置回路电缆B和回路电缆C两条电缆敷设用由右侧至左侧延伸的中层通道,该中层通道均为向前侧或后侧弯弧且两端向中间渐低的弯弧构造;底层架构设置回路电缆D敷设用左侧至左侧的底层通道,该底层通道呈向右侧弯弧且两端向中间渐低的弯弧构造;所述多个电缆支架以适配电缆敷设的不等高弧形排列形式布置成所述中层通道和底层通道。
[0007]回路电缆A为变电站进出线时最靠近后侧或者前侧的回路,靠近后侧则由右侧向后侧延伸,靠近前侧则由右侧向前侧延伸,该回路采用吊架布置,从而充分利用电缆工井顶部空间。中层的两回路均为左右向进出线,而底层通道为终端塔回路同侧进出线,所述中层通道和底层通道均通过电缆支架进行布设,电缆支架采用可在垂直方向上调节高度的构造,由此提供了由高到低的通道以进行电缆敷设的条件,同时高度可根据电缆的弯曲状况和通道状况进行实时调整和适配,大大减少了大弯曲且高低不等通道对电缆的损伤。这样,四回线路便可实现在同一工井中三向进出线,各个回路在三层架构所提供的通道上实现垂
直空间上交叉、不碰撞敷设,大大节约了电缆工井的占地面积,同时降低施工工程量及施工造价。
[0008]本技术可以进一步具体为:
[0009]所述电缆支架还包括有水平可调杆件,其上分布有多组平行的调节孔,所述底座通过螺栓穿过其中一组调节孔与水平可调杆件固定连接。
[0010]由此,电缆支架还可进行水平方位的调整,即通过选择水平可调杆件上的调节孔连接底座以实现对支架水平方向的调整,这样进一步便于电缆支架在中层通道和底层通道上的布设,以更适配电缆的敷设要求。
[0011]所述电缆支架中的垂直杆件为一种角钢构件,其中一边钢板上设置连接孔,所述支架杆件位于角钢构件的直角内侧。
[0012]角钢构件能够提供更为稳定的连接,提高垂直杆件的连接稳定性。
[0013]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四回路三向进出线紧凑型盘缆工井,采用吊架方式布置一回电缆,采用可调高低的电缆支架布设两层三回电缆,将各回路电缆同时进行水平方向交错布置、垂直方向错层布置,利用电缆支架的高低交错弧形布置来实现,同时充分利用电缆工井顶部空间,利用吊架布置电缆,实现一个盘缆工井同时满足4回电缆盘缆的需求,不仅仅在总体的土建工程量减少约60%,而且也减少了60%左右的占地,大大节约了土地,同时降低施工工程量及施工造价。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
技术介绍
所述传统四回路用盘缆工井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所述四回路三向进出线紧凑型盘缆工井的俯视布设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所述四回路三向进出线紧凑型盘缆工井的垂直布设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所述电缆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所述吊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所述回路电缆B和回路电缆C敷设时电缆支架弧形排列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1、2中实线为本期预留盘缆布置,虚线为远景盘缆布置。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最佳实施例:
[0022]参照附图2

6,一种四回路三向进出线紧凑型盘缆工井,包括变电站进出线的回路电缆A、回路电缆B和回路电缆C,以及电缆终端塔进出线的回路电缆D,以下描述以变电站为右侧(东侧)、终端塔为左侧(西侧),则前侧为南侧,后侧为北侧。
[0023]所述盘缆工井还包括位于变电站及终端塔之间的方形工井、安装于方形工井中的多个电缆支架和多个吊架。如图4所示,所述电缆支架包括有底座1、固定于底座1的垂直杆件2、与垂直杆件2垂直分布的支架杆件3,所述垂直杆件2上设置有由上而下等距间隔分布的两列多行连接孔,螺栓穿过其中一行连接孔连接垂直杆件2和支架杆件3,实现垂直方向
调整支架杆件3,电缆架设于支架杆件3上;还包括有水平可调杆件4,其上分布有多组平行的调节孔,所述底座1通过螺栓穿过其中一组调节孔与水平可调杆件4固定连接,实现水平横向可调。垂直杆件2和支架杆件3均采用角钢构件,垂直和水平的可调实现了支架弧形组合的不等高排列。如附图5所示,吊架包括连接方形工井顶部的吊杆5和横向支架6,电缆架设在横向支架6上,由于回路电缆A为同一水平面布置,因此吊杆5的长度均一致。
[0024]方形工井内设置有由上而下的三层架构,顶层架构为通过吊架悬接回路电缆A,回路电缆A由右侧向前侧弯弧后至后侧延伸,回路电缆A为采用吊架等高弧形排列布置于工井顶部。中层架构设置回路电缆B和回路电缆C两条电缆敷设用由右侧至左侧延伸的中层通道,该中层通道采用同向弯弧,均为向后侧弯弧且两端向中间渐低的弯弧构造(即水平面向后弯弧,竖直面中间段向下弯弧,参见附图2和附图3),中层通道也可以采用异向弯弧,但需一前一后,不能同时向中间弯弧,以免出现平面干涉;底层架构设置回路电缆D敷设用左侧至左侧的底层通道,该底层通道呈向右侧弯弧且两端向中间渐低的弯弧构造;所述多个电缆支架以适配电缆敷设的不等高弧形排列方式沿着中层通道和底层通道布置,可参照附图6所示排列。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回路三向进出线紧凑型盘缆工井,包括变电站进出线的回路电缆A、回路电缆B和回路电缆C,以及电缆终端塔进出线的回路电缆D,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变电站及终端塔之间的方形工井、安装于方形工井中的多个电缆支架和多个吊架;所述电缆支架包括有底座、固定于底座的垂直杆件、与垂直杆件垂直分布的支架杆件,所述垂直杆件上设置有由上而下等距间隔分布的两列多行连接孔,螺栓穿过其中一行连接孔连接垂直杆件和支架杆件,电缆架设于支架杆件上;以变电站为右侧、终端塔为左侧,方形工井内设置有由上而下的三层架构,顶层架构为通过吊架悬接回路电缆A,回路电缆A由右侧至后侧或者前侧延伸;中层架构设置回路电缆B和回路电缆C两条电缆敷设用由右侧至左侧延伸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宝文陈源强李新成黄胜翟云飞吴祥胜陈宇范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