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流湿地高效配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19383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潜流湿地高效配水系统,包括入水池、潜流湿地主体、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潜流湿地主体一侧设置有入水池,且入水池与潜流湿地主体之间开设有入水口,并且潜流湿地主体另一侧设置有蓄水池,同时蓄水池与潜流湿地主体之间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入水池底端设置有隔板,且隔板上方设置有滤板,并且滤板与入水池固定连接,所述入水池内侧开设有活动槽,且活动槽在入水池内部连接有连接框。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入水口与出水口都呈倾斜状设置,通过倾斜设置的入水口和出水口可以更好的对污水进行吸收和排放,且潜流湿地主体内部树状设置的水道可以在污水处理时分布的更加均匀,使得处理效果更好。处理效果更好。处理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潜流湿地高效配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潜流湿地高效配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人口扩张,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产生了大量的污废水,常规的污水处理厂对这些污废水处理并不彻底,未经深度处理排放的污水处理厂尾水相比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仍是环境污染源,污水处理厂尾水直排入河湖水体会造成新的污染,而近年来,人工湿地技术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深度处理逐渐得到应用与推广,较之常规的深度处理技术,其具有建设投资少、运营成本低、效果优良、无二次污染、改善生态系统、景观效果佳等优点,潜流湿地就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人工湿地,但是现有的潜流湿地的配水系统还是存在一定问题:
[0003]1、由于污水排放时会存在较多的杂质与污泥,现有的潜流湿地的配水系统在运行时,不能很好的对污泥和杂质进行处理,使得潜流湿地的使用效果降低,设置过滤机构,容易受到污泥堵塞,清理较为麻烦;
[0004]2、并且现有的潜流湿地的配水系统在使用时大多直接让潜流湿地进行吸收排放,污水的分布不够均匀,容易导致部分潜流湿地利用不充分。
[0005]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潜流湿地的配水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潜流湿地高效配水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由于污水排放时会存在较多的杂质与污泥,现有的潜流湿地的配水系统在运行时,不能很好的对污泥和杂质进行处理,并且现有的潜流湿地的配水系统在使用时大多直接让潜流湿地进行吸收排放,污水的分布不够均匀,容易导致部分潜流湿地利用不充分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潜流湿地高效配水系统,包括入水池、潜流湿地主体、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潜流湿地主体一侧设置有入水池,且入水池与潜流湿地主体之间开设有入水口,并且潜流湿地主体另一侧设置有蓄水池,同时蓄水池与潜流湿地主体之间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入水池底端设置有隔板,且隔板上方设置有滤板,并且滤板与入水池固定连接,同时滤板上开设有滤孔,所述入水池内侧开设有活动槽,且活动槽在入水池内部连接有连接框,并且连接框内侧焊接安装有齿牙,所述连接框内部设置有主动齿轮,且连接框底端连接有刮板,所述滤板下方设置有凸轮,且凸轮与滤板之间设置有疏通板,并且疏通板表面固定安装有疏通杆,同时疏通板上贯穿安装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顶端与滤板底面固定连接,且限位轴外侧套设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入水池内部设置有抽泥管,且抽泥管贯穿隔板。
[0008]优选的,所述入水池与蓄水池关于潜流湿地主体的纵中心轴对称设置,所述入水口与潜流湿地主体的下端相连接,且出水口与潜流湿地主体的上端相连接,并且入水口与
出水口都呈倾斜状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潜流湿地主体内部过滤层呈倾斜状设置,且潜流湿地主体内部水道为树状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框靠近活动槽一侧为“T”形设置,且连接框在活动槽内部构成卡合滑动结构,并且连接框、齿牙与刮板为一体化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框通过齿牙与主动齿轮构成啮合结构,且主动齿轮为不完全啮合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疏通杆与滤孔相互对应,且疏通板与疏通杆为一体化设置,并且疏通板通过凸轮和复位弹簧在滤板下方构成伸缩结构,同时疏通板为网格状设置。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潜流湿地高效配水系统,
[0014]1.入水口与出水口都呈倾斜状设置,通过倾斜设置的入水口和出水口可以更好的对污水进行吸收和排放,且潜流湿地主体内部树状设置的水道可以在污水处理时分布的更加均匀,使得处理效果更好;
[0015]2.通过滤板、滤孔、疏通板和疏通杆的设置,可以对滤孔进行防堵塞处理,避免其被污泥堵塞,且滤板上的杂质可以向两侧推动,方便后续收集处理,并且污泥可以方便的进行抽取处理。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入水池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滤板与滤孔连接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入水池;2、潜流湿地主体;3、入水口;4、出水口;5、蓄水池;6、隔板;7、滤板;8、滤孔;9、活动槽;10、连接框;11、齿牙;12、主动齿轮;13、凸轮;14、疏通板;15、疏通杆;16、限位轴;17、复位弹簧;18、抽泥管;19、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潜流湿地高效配水系统,包括入水池1、潜流湿地主体2、入水口3和出水口4,潜流湿地主体2一侧设置有入水池1,且入水池1与潜流湿地主体2之间开设有入水口3,并且潜流湿地主体2另一侧设置有蓄水池5,同时蓄水池5与潜流湿地主体2之间开设有出水口4,入水池1底端设置有隔板6,且隔板6上方设置有滤板7,并且滤板7与入水池1固定连接,同时滤板7上开设有滤孔8,入水池1内侧开设有活动槽9,且活动槽9在入水池1内部连接有连接框10,并且连接框10内侧焊接安装有齿牙11,连接框10内部设置有主动齿轮12,且连接框10底端连接有刮板19,滤板7下方设置有凸轮13,且凸轮13与滤板7之间设置有疏通板14,并且疏通板14表面固定安装有疏通杆15,同
时疏通板14上贯穿安装有限位轴16,限位轴16顶端与滤板7底面固定连接,且限位轴16外侧套设安装有复位弹簧17,入水池1内部设置有抽泥管18,且抽泥管18贯穿隔板6;
[0023]入水池1与蓄水池5关于潜流湿地主体2的纵中心轴对称设置,入水口3与潜流湿地主体2的下端相连接,且出水口4与潜流湿地主体2的上端相连接,并且入水口3与出水口4都呈倾斜状设置,通过倾斜设置的入水口3和出水口4可以更好的对污水进行吸收和排放;
[0024]潜流湿地主体2内部过滤层呈倾斜状设置,且潜流湿地主体2内部水道为树状设置,潜流湿地主体2内部树状设置的水道可以在污水处理时分布的更加均匀,使得处理效果更好;
[0025]连接框10靠近活动槽9一侧为“T”形设置,且连接框10在活动槽9内部构成卡合滑动结构,并且连接框10、齿牙11与刮板19为一体化设置,有利于连接框10在活动槽9内部稳定移动;
[0026]连接框10通过齿牙11与主动齿轮12构成啮合结构,且主动齿轮12为不完全啮合设置,有利于通过主动齿轮12带动连接框10在活动槽9内部做往复移动;
[0027]疏通杆15与滤孔8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潜流湿地高效配水系统,包括入水池(1)、潜流湿地主体(2)、入水口(3)和出水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流湿地主体(2)一侧设置有入水池(1),且入水池(1)与潜流湿地主体(2)之间开设有入水口(3),并且潜流湿地主体(2)另一侧设置有蓄水池(5),同时蓄水池(5)与潜流湿地主体(2)之间开设有出水口(4),所述入水池(1)底端设置有隔板(6),且隔板(6)上方设置有滤板(7),并且滤板(7)与入水池(1)固定连接,同时滤板(7)上开设有滤孔(8),所述入水池(1)内侧开设有活动槽(9),且活动槽(9)在入水池(1)内部连接有连接框(10),并且连接框(10)内侧焊接安装有齿牙(11),所述连接框(10)内部设置有主动齿轮(12),且连接框(10)底端连接有刮板(19),所述滤板(7)下方设置有凸轮(13),且凸轮(13)与滤板(7)之间设置有疏通板(14),并且疏通板(14)表面固定安装有疏通杆(15),同时疏通板(14)上贯穿安装有限位轴(16),所述限位轴(16)顶端与滤板(7)底面固定连接,且限位轴(16)外侧套设安装有复位弹簧(17),所述入水池(1)内部设置有抽泥管(18),且抽泥管(18)贯穿隔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杰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清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