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线收线张紧度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9290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线收线张紧度调节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之间固定连接有顶板,且顶板位于固定架侧壁靠近顶部位置,所述固定架侧壁设置有进料轮和出料轮,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且第一固定板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筒,所述顶板底部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滑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且第一固定板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两个固定架之间设置有顶板,并在顶板位置设置有滑槽,配合滑块控制第二转动筒的移动从而调节第一转动筒和第二转动筒之间的间距,即对铜线的张紧度进行调节,确保收线张力均匀,收线长度一致。收线长度一致。收线长度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线收线张紧度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铜线收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铜线收线张紧度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铜线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会对铜线进行收线任务,确保铜线收线处于同一张紧度或接近,现有的收线通过收线设备的转速配合供料设备的转速进行控制,其无法进行控制收线张紧度,收线效果较差,致使每卷线盘的铜线长度不一,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铜线收线张紧度调节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收线通过收线设备的转速配合供料设备的转速进行控制,其无法进行控制收线张紧度,收线效果较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0005]提供一种铜线收线张紧度调节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之间固定连接有顶板,且顶板位于固定架侧壁靠近顶部位置,所述固定架侧壁设置有进料轮和出料轮,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且第一固定板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筒,所述顶板底部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滑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且第一固定板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筒,靠近所述第二转动筒的固定架侧壁内嵌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驱动电机端与顶板转动连接,所述顶板位于滑轨位置固定连接有滑杆;通过在两个固定架之间设置有顶板,并在顶板位置设置有滑槽,配合滑块控制第二转动筒的移动从而调节第一转动筒和第二转动筒之间的间距,即对铜线的张紧度进行调节,确保收线张力均匀,收线长度一致。
[0006]优选的,所述进料轮和出料轮与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进料轮和出料轮设置有环形限位槽,且进料轮和出料轮的环形限位槽位置设置有硬质橡胶。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筒侧壁位置均匀设置有多个过线槽,所述第二转动筒侧壁位置均匀设置有多个过线槽,且第一转动筒与第二转动筒位置相对应。
[0008]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与滑块螺纹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滑杆与螺纹杆呈平行设置,所述滑杆与滑块滑动连接。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本技术提出一种铜线收线张紧度调节装置,通过在两个固定架之间设置有顶板,并在顶板位置设置有滑槽,配合滑块控制第二转动筒的移动从而调节第一转动筒和第二转动筒之间的间距,即对铜线的张紧度进行调节,确保收线张力均匀,收线长度一致。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铜线收线张紧度调节装置的正视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铜线收线张紧度调节装置的俯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铜线收线张紧度调节装置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固定架;11、顶板;12、进料轮;13、出料轮;14、第一转动筒;2、滑轨;21、滑块;22、第二转动筒;3、驱动电机;31、螺纹杆;32、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7]请参阅图1,一种铜线收线张紧度调节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架1,两个固定架1之间固定连接有顶板11,且顶板11位于固定架1侧壁靠近顶部位置,固定架1侧壁设置有进料轮12和出料轮13,进料轮12和出料轮13与固定架1转动连接,进料轮12和出料轮13设置有环形限位槽,且进料轮12和出料轮13的环形限位槽位置设置有硬质橡胶,供料设备通过进料轮12的环形限位槽向第一转动筒14供料,从出料轮13的环形限位槽出卸料,进料轮12和出料轮13的环形限位槽位置设置有硬质橡胶起到保护铜线的目的,防止铜线受到大压力而产生变形,固定架1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且第一固定板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筒14,顶板11底部设置有滑轨2,滑轨2滑动滑动连接有滑块21,滑块21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且第一固定板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筒22,第一转动筒14侧壁位置均匀设置有多个过线槽,第二转动筒22侧壁位置均匀设置有多个过线槽,且第一转动筒14与第二转动筒22位置相对应,第一转动筒14与第二转动筒22过线槽位置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铜线的压力,若压力较大或者较小,则启动驱动电机进行第一转动筒14和第二转动筒22间距的调节,如图2示,进入第一转动筒14的铜线绕合至第二转动筒22的过线槽,再从第二转动筒22的过线槽绕合第一转动筒14相邻的过线槽,以此交替绕线,最后从第一转动筒14顶部位置过出料轮13,靠近第二转动筒22的固定架1侧壁内嵌设置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1,如图3示,螺纹杆31与滑块21螺纹连接,螺纹杆31远离驱动电机3端与顶板11转动连接,顶板11位于滑轨2位置固定连接有滑杆32,滑杆32与螺纹杆31呈平行设置,滑杆32与滑块21滑动连接,通过启动驱动电机3带动螺纹杆31转动,使得滑块21沿着滑轨2进行滑动,从而调节第一转动筒14和第二转动筒22之间的间距,即调节铜线的张紧度。
[0018]本技术在使用时,供料设备通过进料轮12的环形限位槽向第一转动筒14供料,进入第一转动筒14的铜线绕合至第二转动筒22的过线槽,再从第二转动筒22的过线槽绕合第一转动筒14相邻的过线槽,以此交替绕线,最后从第一转动筒14顶部位置过出料轮13,然后从出料轮13的环形限位槽出卸料,在第一转动筒14和第二转动筒22之间的铜线调节张紧度,通过启动驱动电机3带动螺纹杆31转动,使得滑块21沿着滑轨2进行滑动,从而调节第一转动筒14和第二转动筒22之间的间距,即调节铜线的张紧度。
[001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线收线张紧度调节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架(1)之间固定连接有顶板(11),且顶板(11)位于固定架(1)侧壁靠近顶部位置,所述固定架(1)侧壁设置有进料轮(12)和出料轮(13),所述固定架(1)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且第一固定板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筒(14),所述顶板(11)底部设置有滑轨(2),所述滑轨(2)滑动滑动连接有滑块(21),所述滑块(21)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且第一固定板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筒(22),靠近所述第二转动筒(22)的固定架(1)侧壁内嵌设置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1),所述螺纹杆(31)远离驱动电机(3)端与顶板(11)转动连接,所述顶板(11)位于滑轨(2)位置固定连接有滑杆(3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沁彤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丽元达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