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日夜窗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19254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50
一种日夜窗帘系统,包括窗帘轨道、下梁、帘体和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多个用于驱动下梁进行升降的卷绳器,所述卷绳器包括支架、卷绳筒和拉绳,拉绳下端贯穿帘体后固定连接到下梁上,所述支架上部设有普通通道、绕线通道、过线通道和滚柱通道,支架下部设有出线孔,所述拉绳可以通过自身卷绳器的普通通道和出线孔进行走线引出,也可以经过绕线通道后通过其他卷绳器上的过线通道、滚柱通道和出线孔进行走线引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走线方式可以让拥有多个卷绳器的大窗帘上不同方向的拉绳走线时更加有序和顺畅,解决了大帘布的窗帘系统在多个卷绳器运行时容易出现拉绳交叉的问题。卷绳器运行时容易出现拉绳交叉的问题。卷绳器运行时容易出现拉绳交叉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日夜窗帘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窗帘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日夜窗帘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日夜帘,一幅窗帘由两幅不同质料组成,一块透光性能好,一块遮光性能好,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换着用,即使白天也能安然入睡;又可以把横式、竖式两种窗帘结合,为阳光选择不同的透射方式。日夜帘布料分两层,每层的下方是各有一根下梁(下轨)。一般使用控制系统通过拉绳控制下梁的升降来控制布料的展开和回收。大部分的普通帘子是单个系统控制的,控制系统可以用电机或制头来驱动四角棒来卷拉绳,而双系统控制的日夜帘是通过两个系统来控制两根下梁,现有技术的做法是左边制头控制的是两个穿有日帘拉绳的卷绳器,右边控制的是两个穿有夜帘拉绳的卷绳器。两者各有一个卷绳器上的拉绳穿到其他卷绳器的位置下方控制下梁上的不同位置。四个卷绳器还好,要是帘子大一些,难免出现不同方向的拉绳出现交叉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日夜窗帘系统,解决窗帘系统在安装多个卷绳器拉绳时容易出现拉绳交叉的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日夜窗帘系统,包括窗帘轨道和多根下梁(2),所述窗帘轨道和多个下梁(2)之间分别固定安装有透光率不同的可折叠的帘体,所述窗帘轨道上设有多个控制下梁(2)进行升降的控制机构,从而实现对帘体的收起和打开,其特征是: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多个用于驱动下梁(2)进行升降的卷绳器(3),所述卷绳器(3)包括支架(31)、可以在所述支架(31)上正反转动的卷绳筒(32)和上端缠绕固定于所述卷绳筒(32)的拉绳(4),拉绳(4)下端贯穿帘体后固定连接到下梁(2)上,所述支架(31)上部设有普通通道(33)、绕线通道(34)、过线通道(35)和滚柱通道(36),支架(31)下部设有出线孔(37),所述拉绳(A1,B1)可以通过自身卷绳器(3)的普通通道(33)和出线孔(37)进行走线引出,或者所述拉绳(A2,B2)经过绕线通道(34)后通过另外一个控制机构的卷绳器(3)上的过线通道(35)、滚柱通道(36)和出线孔(37)进行走线引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日夜窗帘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支架(31)所述支架(31)上横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板(311)、第二支撑板(312)和第三支撑板(313),所述出线孔(37)位于第一支撑板(311)和第二支撑板(312)之间,所述普通通道(33)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板(311)底部的普通通道孔,所述绕线通道(34)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板(311)上的第一绕线通道孔,所述过线通道(35)包括设置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佳斌张志豪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德拓誉宏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