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官伟元专利>正文

土豆采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9172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豆采收机,包括犁铧和支撑连接件,所述犁铧包括铧头、导土装置和犁柱,所述铧头的铧面由两个对称的坡面组成,铧头的横截面为山脊形;铧头的后端与导土装置连接;所述犁柱的下端连接于所述铧头的底背部;所述支撑连接件包括连接杆和调节件,连接杆的中后段与所述犁柱的上段连接,连接杆的前端与农耕机连接、后端与所述调节件连接;所述调节件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犁柱的实际使用高度可调节,既方便操作者亦可调节铧头的入土深度,适度弯曲的犁柱与翼形铧头相结合,铧头与犁柱水平连接,使铧头在土层下平稳运行,整个装置小巧轻便,使用灵活,行进平顺,很好地解决了土豆采收过程中受损的问题,且省时省力。且省时省力。且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土豆采收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农机,尤其涉及一种土豆采收机。

技术介绍

[0002]土豆又叫马铃薯、洋芋,是一种极其常见、普遍食用、广泛种植的农作物。土豆成熟收获时,土豆的采收是件体力活。传统劳作靠人工用锄头挖,费时费力,效率非常低;后来,出现了土豆采收的机械半机械装置,目前使用最多的土豆采收机,多是拖拉机或农耕机带动一个很宽的铲子插入地下把土豆铲起,有的采收机还设置了传动装置(如链条等)收集土豆,在链条等传动装置的运动过程中,土豆随着滚动并不断抖动,与土分离;这种采收机的运用确实大大提高了效率,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发现其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1)成熟的土豆个头较大,分散掩埋在土层下面,较大体积的铲子插入土中,有一部分避不开的土豆会被铲坏;(2)刚出土时的土豆,表皮薄而脆,在滚动兼抖动过程中土豆的表皮常常被磨损毁坏,采收现场看着不明显,但经过长途运输后,表皮损毁的土豆大多腐烂,还没腐烂的也严重影响土豆的外观,卖相很差,只得降价销售,即便如此,也鲜有消费者愿意接受,给经营者尤其是种植者造成很大损失。因此,很多土豆种植户都不愿再使用这种采收机,而在积极寻找更为合适的采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所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轻巧、使用方便、既能解放劳动力又可避免土豆损毁的物美价廉的土豆采收机。
[0004]为了解决以上所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述土豆采收机,包括犁铧和支撑连接件,所述犁铧包括铧头、导土装置和犁柱,所述铧头的铧面为由两个对称坡面组成的翼形铧面;所述铧头的后端与所述导土装置连接;所述犁柱的下端连接于所述铧头的底背部;
[0005]所述支撑连接件包括连接杆和调节件,所述连接杆的中后段与所述犁柱的上段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前端与农耕机连接、后端与所述调节件连接;所述调节件的底部设置有滚轮。
[0006]进一步,本技术所述铧头的后端、两个坡面的夹角A为钝角;所述铧头与导土装置两者的凸脊线之间的夹角B为钝角。
[0007]进一步,本技术所述连接杆包括空心管状的前段和实心的后段,设置短管,所述前段和后段分别与所述短管前、后连接,所述犁柱的上段穿过所述短管用螺钉将所述犁柱与连接杆连接。
[0008]进一步,本技术所述导土装置为翼形的导土板或导土梳。
[0009]进一步,本技术所述犁柱的中下段向铧头端弯曲形成弧形即犁柱弯曲,犁柱弯曲向前延伸与所述铧头的底背部水平连接。
[0010]进一步,本技术所述连接杆的中段向上凸起弯曲形成弧形即连接杆弯曲。
[0011]进一步,本技术所述连接杆的前段为竖横截面为竖椭圆形的椭圆形管;所述
短管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或方形,所述犁柱为横截面与所述短管的横截面相适应的椭圆形管或方形管。
[0012]进一步,本技术所述连接杆的前段为横截面为方形的方管;所述短管的横截面为方形或椭圆形,所述犁柱为横截面与所述短管的横截面相适应的方形管或椭圆形管。
[0013]进一步,本技术所述调节件包括螺母和螺杆,所述螺母套设在螺杆外,在所述螺母的底部设置连接板,通过所述连接板将所述滚轮设置在所述调节件的下端;所述螺杆的顶部设置有把手;所述连接杆的后端连接于所述螺母的外壁中段。
[0014]进一步,本技术所述铧头的背面中部设置有加强筋;所述铧头的两个对称的坡面为中间折弯一体成型的结构。
[0015]本技术所述犁柱与连接杆活动连接,方便根据使用者的不同身高及使用习惯,调节土豆采收机的高度以及铧头的入土深度。对于土豆采收来说,铧头的入土深度很重要,入土过深会增加能量消耗,降低速度,影响采收效率,入土过浅则会划伤土豆致其损毁,因此,实际使用高度可调节的犁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所述犁柱结构,以弧形的犁柱弯曲与翼形铧头相结合,使得铧头进入土层的角度得以调节呈现最佳方式,翼形铧头,铧尖入土阻力小,且划着土豆几率大为降低;导土装置(导土板或导梳)连接于铧头的后端,将泥土和土豆分散,土豆显露出来,方便后续人员收拣。本技术整个装置组装起来,小巧轻便,使用灵活,可在最大限度保护土豆不受损的情况下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犁柱的实际使用高度可调节,既方便操作者亦可调节铧头的入土深度,适度弯曲的犁柱与翼形铧头相结合,铧头与犁柱水平连接,使铧头在土层下平稳运行,整个装置小巧轻便,使用灵活,行进平顺,很好地解决了土豆采收过程中受损的问题,且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土豆采收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实施例二所述土豆采收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本技术所述土豆采收机,包括犁铧和支撑连接件,所述犁铧包括铧头1、导土装置2和犁柱3,所述铧头1的铧面为由两个对称坡面组成的翼形铧面;所述铧头1的后端与所述导土装置2连接;所述犁柱3的下端连接于所述铧头1的底背部;
[0021]所述支撑连接件包括连接杆4和调节件5,所述连接杆4的中后段与所述犁柱3的上段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4的前端与农耕机连接、后端与所述调节件5连接;所述调节件5的底部设置有滚轮6。
[0022]进一步,本技术所述铧头1的后端、两个坡面的夹角A为钝角;所述铧头1与导土装置2两者的凸脊线之间的夹角B为钝角。
[0023]进一步,本技术所述连接杆4包括空心管状的前段8和实心的后段9,设置短管7,所述前段8和后段9分别与所述短管7前、后连接,所述犁柱3的上段穿过所述短管7用螺钉将所述犁柱3与连接杆4连接。
[0024]进一步,本技术所述导土装置2为翼形的导土板或导土梳。
[0025]进一步,本技术所述犁柱3的中下段向铧头端弯曲形成弧形即犁柱弯曲11,犁柱弯曲向前延伸与所述铧头的底背部水平连接。
[0026]进一步,本技术所述连接杆4的中段向上凸起弯曲形成弧形即连接杆弯曲12。
[0027]进一步,本技术所述连接杆的前段8为竖横截面为竖椭圆形的椭圆形管;所述短管7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或方形,所述犁柱3为横截面与所述短管7的横截面相适应的椭圆形管或方形管。
[0028]进一步,本技术所述连接杆的前段8为横截面为方形的方管;所述短管7的横截面为方形或椭圆形,所述犁柱3为横截面与所述短管7的横截面相适应的方形管或椭圆形管。
[0029]进一步,本技术所述调节件5包括螺母13和螺杆14,所述螺母13套设在螺杆14外,在所述螺母13的底部设置连接板15,通过所述连接板15将所述滚轮6设置在所述调节件5的下端;所述螺杆14的顶部设置有把手10;所述连接杆4的后端连接于所述螺母13的外壁中段。
[0030]进一步,本技术所述铧头1的背面中部设置有加强筋;所述铧头1的两个对称的坡面为中间折弯一体成型的结构。...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豆采收机,包括犁铧和支撑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犁铧包括铧头(1)、导土装置(2)和犁柱(3),所述铧头(1)的铧面为由两个对称坡面组成的翼形铧面;所述铧头(1)的后端与所述导土装置(2)连接;所述犁柱(3)的下端连接于所述铧头(1)的底背部;所述支撑连接件包括连接杆(4)和调节件(5),所述连接杆(4)的中后段与所述犁柱(3)的上段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4)的前端与农耕机连接、后端与所述调节件(5)连接;所述调节件(5)的底部设置有滚轮(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土豆采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铧头(1)的后端、两个坡面的夹角A为钝角;所述铧头(1)与导土装置(2)两者的凸脊线之间的夹角B为钝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土豆采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包括空心管状的前段(8)和实心的后段(9),设置短管(7),所述前段(8)和后段(9)分别与所述短管(7)前、后连接,所述犁柱(3)的上段穿过所述短管(7)用螺钉将所述犁柱(3)与连接杆(4)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土豆采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土装置(2)为翼形的导土板或导土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土豆采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犁柱(3)的中下段向铧头端弯曲形成弧形即犁柱弯曲(11),犁柱弯曲向前延伸与所述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官伟元
申请(专利权)人:官伟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