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爬架的翻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8908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43
一种用于爬架的翻板结构。所述翻板结构包括翻板、翻板连接件,所述翻板的外侧端为第一转动连接部,所述翻板连接件包括下端的板型连接部、及上端的第二转动连接部,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第二转动连接部构成为转动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包括上端的弧形槽、及下端的弧形臂、及中间的短臂,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包括下端的弧形槽、及上臂、及中臂,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下端的弧形臂嵌置于第二转动连接部下端的弧形槽中,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上臂嵌置于第一转动连接部上端的弧形槽中。该翻板结构设置有翻板连接件,使得翻板搭接灵活且方便拆装,同时设置有转动限位部,能保证翻板始终向上方倾斜设置。上方倾斜设置。上方倾斜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爬架的翻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爬架
,特别是一种设置有翻板连接件、使得翻板搭接灵活且能进行转动限位的翻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翻板用于爬架的内防护网,设置于走道板副板与主体工程间,一般翻板外侧铰接连接于走道板副板的内侧边上,翻板内侧成斜角搭在主体工程上,现有翻板的不足有:
[0003]1、加工复杂,现有钢板翻板加工工序复杂:裁切、打孔、焊接、组装、喷塑,组成材料类型繁多,导致整体生产加工效率较低;
[0004]2、不便于安装和拆卸,铰接连接需要在走道板副板和翻板上同时进行铰接安装与螺栓连接,从而耗费工时;
[0005]3、钢板翻板刚性不足,重复使用率低且存在安全隐患;
[0006]4、钢板翻板多用合页连接,现场操作存在使用自攻钉与副板连接,承载力不足;
[0007]5、缺乏翻板转动限位设计,不能保证翻板始终向上方倾斜设置,无法搭在主体结构上时易下翻,发生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爬架的翻板结构,该翻板结构使用铝合金挤压型材制作而成,加工便捷,型材直接裁切后即可使用且无需表面处理,设置有翻板连接件,翻板直接套入即可使用,使得翻板搭接灵活且方便拆装,翻板为箱式型材结构,结构更加稳定,翻板转动部起转动限位作用的同时对翻板连接件起防尘土作用,翻板连接件设置有转动限位部,能保证翻板始终向上方倾斜设置,使用过程更加安全。
[0009]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br/>[0010]本技术一种用于爬架的翻板结构,所述爬架至少包括走道板、走道板副板,所述爬架用于主体工程施工,所述走道板副板连接于走道板靠近主体工程一侧;
[0011]所述翻板结构包括翻板、翻板连接件,所述翻板的外侧端为第一转动连接部,所述翻板连接件包括下端的板型连接部、及上端的第二转动连接部,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第二转动连接部构成为转动连接结构;
[0012]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包括上端的弧形槽、及下端的弧形臂、及中间的短臂,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包括下端的弧形槽、及上臂、及中臂,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下端的弧形臂嵌置于第二转动连接部下端的弧形槽中,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上臂嵌置于第一转动连接部上端的弧形槽中,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中间的短臂嵌置于第二转动连接部的上臂与中臂中间,所述翻板连接件与翻板通过第一转动连接部、第二转动连接部实现转动连接;
[0013]所述翻板位于第一转动连接部的后端成型为斜面凹槽,所述翻板连接件位于第二转动连接部的后端成型为斜面凸起,所述翻板在翻板连接件上向下转动到一定角度,所述
斜面凹槽抵顶于斜面凸起上实现转动限位;
[0014]所述翻板连接件的板型连接部成型有多个螺孔,通过在板型连接部的螺孔设置螺栓将翻板连接件连接于走道板副板上,所述翻板外侧转动连接于翻板连接件上,内侧搭接于主体工程上。
[0015]进一步,所述翻板连接件、翻板为铝型材挤压件;
[0016]进一步,所述翻板为箱式型材结构。
[0017]进一步,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还包括弧形槽上方的弧形盖板,所述弧形盖板具有防尘土作用,使翻板结构的转动部位在施工现场不易被水泥尘土污染。
[0018]本技术一种用于爬架的翻板结构,其有益效果有:
[0019]1、加工便捷,型材直接裁切后即可使用且无需表面处理;
[0020]2、设置有翻板连接件,使得翻板方便组装与拆装,同时整体刚性好,翻板承重性强;
[0021]3、设置有转动限位部,能保证翻板始终向上方倾斜设置,不会下翻,安全性好。
[0022]4、设置有防污染部,使转动部位在施工现场不易被水泥尘土污染,影响转动。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爬架的翻板结构的翻板连接件的立体图;
[0024]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爬架的翻板结构的翻板的立体图;
[0025]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爬架的翻板结构的翻板与翻板连接件相连接的立体图;
[0026]图4,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爬架的翻板结构的翻板与翻板连接件相连接(翻板转动到最下端)的前视图;
[0027]图5,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爬架的翻板结构的翻板与翻板连接件相连接(翻板转动到中间位置)的前视图;
[0028]图6,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爬架的翻板结构的翻板与翻板连接件相连接(翻板转动到竖直位置)的前视图;
[0029]图7,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爬架的翻板结构安装到爬架上的立体图一;
[0030]图8,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爬架的翻板结构安装到爬架上的立体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2]实施例:
[0033]如图1~图8,本技术一种用于爬架的翻板结构,所述爬架至少包括走道板101、走道板副板102,所述爬架用于主体工程施工,所述走道板副板连接于走道板靠近主体工程一侧;
[0034]所述翻板结构100包括翻板1、翻板连接件2,所述翻板的外侧端为第一转动连接部11,所述翻板连接件2包括下端的板型连接部21、及上端的第二转动连接部22,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第二转动连接部构成为转动连接结构;
[0035]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11包括上端的弧形槽111、及下端的弧形臂112、及中间的短
臂113,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22包括下端的弧形槽221、及上臂222、及中臂223,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下端的弧形臂嵌置于第二转动连接部下端的弧形槽中,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上臂嵌置于第一转动连接部上端的弧形槽中,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中间的短臂嵌置于第二转动连接部的上臂与中臂中间,所述翻板连接件与翻板通过第一转动连接部、第二转动连接部实现转动连接;
[0036]所述翻板1位于第一转动连接部11的后端成型为斜面凹槽12,所述翻板连接件2位于第二转动连接部22的后端成型为斜面凸起23,所述翻板在翻板连接件上向下转动到一定角度,所述斜面凹槽抵顶于斜面凸起上实现转动限位;
[0037]所述翻板连接件2的板型连接部21成型有多个螺孔211,通过在板型连接部的螺孔设置螺栓将翻板连接件连接于走道板副板上,所述翻板外侧转动连接于翻板连接件上,内侧搭接于主体工程上。
[0038]所述翻板连接件、翻板为铝型材挤压件;
[0039]所述翻板为箱式型材结构。
[0040]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还包括弧形槽上方的弧形盖板114,所述弧形盖板具有防尘土作用,使翻板结构的转动部位在施工现场不易被水泥尘土污染。
[0041]以上已将本技术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技术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涵盖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爬架的翻板结构,所述爬架至少包括走道板、走道板副板,所述爬架用于主体工程施工,所述走道板副板连接于走道板靠近主体工程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结构包括翻板、翻板连接件,所述翻板的外侧端为第一转动连接部,所述翻板连接件包括下端的板型连接部、及上端的第二转动连接部,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第二转动连接部构成为转动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包括上端的弧形槽、及下端的弧形臂、及中间的短臂,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包括下端的弧形槽、及上臂、及中臂,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下端的弧形臂嵌置于第二转动连接部下端的弧形槽中,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上臂嵌置于第一转动连接部上端的弧形槽中,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中间的短臂嵌置于第二转动连接部的上臂与中臂中间,所述翻板连接件与翻板通过第一转动连接部、第二转动连接部实现转动连接;所述翻板连接件的板型连接部成型有多个螺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成胜黄德炜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慧盛模板脚手架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