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中医肾内科患者辅助康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8669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肾内科患者康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中医肾内科患者辅助康复装置,解决了现有肾脏病患者不便进行走动和剧烈运动的缺点,包括康复床板,所述康复床板的两侧内部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导杆,所述导杆的外部依次套设有滑块、施力弹簧和推块,康复床板的两侧外部还通过转轴连接有提拉杆,所述提拉杆的下端部通过转轴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端部通过转轴连接有推杆,康复床板位于导杆上方通过转轴连接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的表面胶黏有缓冲垫,使用过程中,患者平躺在康复床板上,背部与缓冲垫贴合,双手握住两侧的握柄,并且向上提拉,双手提拉的同时,双脚弯曲并向下用力将臀部施力抬升,以此实现躺着锻炼四肢的功效。以此实现躺着锻炼四肢的功效。以此实现躺着锻炼四肢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中医肾内科患者辅助康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肾内科患者康复
,尤其涉及用于中医肾内科患者辅助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肾脏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如果恶化可以发展为尿毒症,严重危害人们健康。慢性肾脏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之后又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预防和治疗肾脏病需要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锻炼身体的方式有多种,散步、长跑、跳舞、登山、划船、武术、气功、太极拳等,皆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防止感染细菌病毒后免疫反应性损害的发生,不便于进行走动和剧烈运动的患者不能进行以上锻炼活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肾脏病患者不便进行走动和剧烈运动的缺点,而提出的用于中医肾内科患者辅助康复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用于中医肾内科患者辅助康复装置,包括康复床板,所述康复床板的两侧内部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导杆,所述导杆的外部依次套设有滑块、施力弹簧和推块,康复床板的两侧外部还通过转轴连接有提拉杆,所述提拉杆的下端部通过转轴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端部通过转轴连接有推杆,康复床板位于导杆上方通过转轴连接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的表面胶黏有缓冲垫,康复床板位于导杆的下方还通过转轴连接有调节杆。
[0006]优选的,所述连杆分别与提拉杆和推杆保持垂直设置。
[0007]优选的,所述辅助板的端部下方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滑块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有斜撑杆。
[0008]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表面设有螺纹,所述推块的端部内侧开设有与其表面螺纹对应的螺纹槽。
[0009]优选的,所述施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块和推块的表面接触。
[0010]优选的,所述提拉杆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握柄,康复床板的底部还设置有支脚。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使用过程中,患者平躺在康复床板上,背部与缓冲垫贴合,双手握住两侧的握柄,并且向上提拉,双手提拉的同时,双脚弯曲并向下用力将臀部施力抬升,以此实现躺着锻炼四肢的功效。
[0013]2、握柄被向上提拉的过程中,提拉杆通过连杆带动推杆推动滑块在导杆上滑动,从而利用斜撑杆将辅助板沿转轴连接处向上翻抬,达到辅助患者臀部上抬的功能。
[0014]3、转动调节杆即可带动螺纹连接的推块推动施力弹簧实现收放,以此根据施力弹簧受到压力后弹性系数改变提高上肢提拉握柄的力度,从而能够实现根据患者的锻炼需求
进行调节,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用于中医肾内科患者辅助康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用于中医肾内科患者辅助康复装置的抬升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用于中医肾内科患者辅助康复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康复床板、2支脚、3提拉杆、4握柄、5连杆、6推杆、7导杆、8滑块、9斜撑杆、10辅助板、11缓冲垫、12连接块、13施力弹簧、14调节杆、15推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参照图1

3,用于中医肾内科患者辅助康复装置,包括康复床板1,康复床板1的两侧内部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导杆7,导杆7的外部依次套设有滑块8、施力弹簧13和推块15,康复床板1的两侧外部还通过转轴连接有提拉杆3,提拉杆3的下端部通过转轴连接有连杆5,连杆5的端部通过转轴连接有推杆6,康复床板1位于导杆7上方通过转轴连接有辅助板10,辅助板10的表面胶黏有缓冲垫11,康复床板1位于导杆7的下方还通过转轴连接有调节杆14;
[0021]连杆5分别与提拉杆3和推杆6保持垂直设置,辅助板10的端部下方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块12,连接块21与滑块8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有斜撑杆9,调节杆14的表面设有螺纹,推块15的端部内侧开设有与其表面螺纹对应的螺纹槽,施力弹簧13的两端分别与滑块8和推块15的表面接触,提拉杆3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握柄4,康复床板1的底部还设置有支脚2。
[0022]工作原理:使用过程中,患者平躺在康复床板1上,背部与缓冲垫11贴合,双手握住两侧的握柄4,并且向上提拉,双手提拉的同时,双脚弯曲并向下用力将臀部施力抬升,以此实现躺着锻炼四肢的功效。
[0023]握柄4被向上提拉的过程中,提拉杆3通过连杆5带动推杆6推动滑块8在导杆7上滑动,从而利用斜撑杆9将辅助板10沿转轴连接处向上翻抬,达到辅助患者臀部上抬的功能。
[0024]进一步的,在康复床板1的底部轴承连接调节杆14,转动调节杆14即可带动螺纹连接的推块15推动施力弹簧13实现收放,以此根据施力弹簧13受到压力后弹性系数改变提高上肢提拉握柄4的力度,从而能够实现根据患者的锻炼需求进行调节,实用性强。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中医肾内科患者辅助康复装置,包括康复床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床板(1)的两侧内部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导杆(7),所述导杆(7)的外部依次套设有滑块(8)、施力弹簧(13)和推块(15),康复床板(1)的两侧外部还通过转轴连接有提拉杆(3),所述提拉杆(3)的下端部通过转轴连接有连杆(5),所述连杆(5)的端部通过转轴连接有推杆(6),康复床板(1)位于导杆(7)上方通过转轴连接有辅助板(10),所述辅助板(10)的表面胶黏有缓冲垫(11),康复床板(1)位于导杆(7)的下方还通过转轴连接有调节杆(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医肾内科患者辅助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5)分别与提拉杆(3)和推杆(6)保持垂直设置。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源徐桂红汪李宏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镇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