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症患者用手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8581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重症患者用手部固定装置公开了一种能够快速方便的对手臂进行限位固定,且能够对进行手臂多形态的辅助固定,避免患者手臂乱动影响治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端部托板、中部托板和固定托板两侧边缘均开有至少两个卡扣槽,所述端部托板、中部托板和固定托板底部两侧边缘均固定置有支夹爪,中部托板置于端部托板和固定托板之间,端部托板的底部固定置有转动杆的一端,转动杆的一端斜向设置,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中部边缘开有凹槽,转动杆上固定置有连接套,连接套置于转动杆的一端顶部和端部托板之间,转动杆的另一端向中部托板方向平行延伸。向平行延伸。向平行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症患者用手部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一种重症患者用手部固定装置涉及一种在给重症患者手部进行辅助固定的装置,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快速方便的对手臂进行限位固定,且能够对手臂进行多形态的辅助固定,避免患者手臂乱动影响治疗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重症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时,由于患者多为无意识状态,为了避免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手臂不配合的错动,通常会对患者手臂进行固定,传统上的固定方式是利用绑带将患者手臂伸直然后绑固到对应的直型固定板上,但是这种固定方式限制了患者手臂的形态,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患者手臂因受伤过重而不能进行伸直时,就无法再进行手臂伸直限制固定,需要额外采用其他的固定装置进行固定,较为不便。
[0003]公告号CN209611597U公开了一种重症医学用患者手部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外框、第二转动柱、卡接块、衔接板、固定环、第一转动柱、连接块等结构,所述外框的后端面两侧上端均固定有绑带,所述绑带背离外框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魔术粘,该固定装置由于其卡接块为直线排布,无法针对需要患者手臂保证弯折情况时的固定,适用范围较窄。
[0004]公告号CN209437815U公开了一种精神科患者输液用手部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面依次布置有靠座、圆形护臂和固定带,所述底座一端开有滑槽,所述滑槽中设有滑块,所述靠座固定在所述滑块上方,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滑槽的两侧均均匀设有定位孔,所述靠座的两侧均固定设有支架,该装置只能对伸直的手臂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技术一种重症患者用手部固定装置提供了一种能够快速方便的对手臂进行限位固定,且能够对手臂进行多形态的辅助固定,避免患者手臂乱动影响治疗的装置。
[0006]本技术一种重症患者用手部固定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一种重症患者用手部固定装置由固定托板、卡扣槽、支夹爪、中部托板、端部托板、转动杆、紧拉绳、固定壳、锁度板、连接轴、固定套、防滑齿、滑块、连接套、拉帽、锁紧旋钮、弹簧和卷盘组成,端部托板、中部托板和固定托板两侧边缘均开有至少两个卡扣槽,所述端部托板、中部托板和固定托板底部两侧边缘均固定置有支夹爪,中部托板置于端部托板和固定托板之间,端部托板的底部固定置于转动杆的一端,转动杆的一端斜向设置,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中部边缘开有凹槽,转动杆上固定置有连接套,连接套置于转动杆的一端顶部和端部托板之间,转动杆的另一端向中部托板方向平行延伸,转动杆的另一端上通过连接轴置有滑块,滑块固定置于连接轴底端,且置于转动杆底部,连接轴的顶端固定置有圆形板状结构,中部托板和固定托板底部的一端上固定置有固定壳,固定壳上开有矩形凹槽,固定壳的一端上固定置有锁度板,锁度板上开有半圆槽,所述半圆槽和连接轴上的圆形板状结构相对应,所述半圆槽侧壁上设置有防护齿,中部托板上的固定壳的另一端上置于端部托板上的转动杆的另一端,
所述端部托板上的滑块对应置于中部托板的固定壳上的凹槽内,中部托板底部的另一端固定置于转动杆的一端,中部托板上的转动杆的另一端置于固定托板的固定壳上,中部托板上的滑块对应置于固定托板的固定壳的凹槽内,固定托板底部的另一端固定置有固定套,固定套内通过锁紧旋钮置有卷盘,端部托板、中部托板和固定托板通过紧拉绳相连接,紧拉绳的一端置于固定套内,且和卷盘相连接,紧拉绳的另一端依次贯穿固定托板上的固定壳、中部托板上的转动杆底部的滑块、中部托板上的转动杆的一端、中部托板上的固定壳、端部托板上的转动杆底部的滑块和连接套,所述紧拉绳的另一端上固定置有拉帽,紧拉绳上套有两个弹簧,两个所述弹簧分别置于中部托板和固定托板底部的固定壳上凹槽内,所述支夹爪上套有耐磨垫,所述端部托板、中部托板和固定托板顶部表面均设置有海绵层。
[0007]有益效果
[0008]一、能够进行手臂多形态的辅助固定,使用范围广。
[0009]二、能够快速方便的对手臂进行限位固定,避免患者手臂乱动影响治疗。
[0010]三、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0011]四、成本低廉,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12]图1本技术一种重症患者用手部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0013]图2本技术一种重症患者用手部固定装置翻转后的立体结构图;
[0014]图3本技术一种重症患者用手部固定装置固定托板的立体拆分图,其仅仅展示了固定托板底部视角的结构;
[0015]图4本技术一种重症患者用手部固定装置固定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本技术一种重症患者用手部固定装置固定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中
[0018]其中为:固定托板1,卡扣槽2,支夹爪3,中部托板4,端部托板5,转动杆6,紧拉绳7,固定壳8,锁度板9,连接轴10,固定套11,防滑齿12,滑块13,连接套14,拉帽15,锁紧旋钮16,弹簧17,卷盘18。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技术一种重症患者用手部固定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一种重症患者用手部固定装置由固定托板1、卡扣槽2、支夹爪3、中部托板4、端部托板5、转动杆6、紧拉绳7、固定壳8、锁度板9、连接轴10、固定套11、防滑齿12、滑块13、连接套14、拉帽15、锁紧旋钮16、弹簧17和卷盘18组成,端部托板5、中部托板4和固定托板1两侧边缘均开有至少两个卡扣槽2,所述端部托板5、中部托板4和固定托板1底部两侧边缘均固定置有支夹爪3,中部托板4置于端部托板5和固定托板1之间,端部托板5的底部固定置于转动杆6的一端,转动杆6的一端斜向设置,所述转动杆6的一端中部边缘开有凹槽,转动杆6上固定置有连接套14,连接套14置于转动杆6的一端顶部和端部托板5之间,转动杆6的另一端向中部托板4方向平行延伸,转动杆6的另一端上通过连接轴10置有滑块13,滑块13固定置于连接轴10底端,且置于转动杆6底部,连接轴10的顶端固定置有圆形板状结构,中部托板4和固定托板1底部的一端上固定置有固定壳8,固定壳8上开有矩形凹槽,固定壳8的一端上固定置有锁度板9,锁
度板9上开有半圆槽,所述半圆槽和连接轴10上的圆形板状结构相对应,所述半圆槽侧壁上设置有防护齿,中部托板4上的固定壳8的另一端上置于端部托板5上的转动杆6的另一端,所述端部托板5上的滑块13对应置于中部托板4的固定壳8上的凹槽内,中部托板4底部的另一端固定置于转动杆6的一端,中部托板4上的转动杆6的另一端置于固定托板1的固定壳8上,中部托板4上的滑块13对应置于固定托板1的固定壳8的凹槽内,固定托板1底部的另一端固定置有固定套11,固定套11内通过锁紧旋钮16置有卷盘18,端部托板5、中部托板4和固定托板1通过紧拉绳7相连接,紧拉绳7的一端置于固定套11内,且和卷盘18相连接,紧拉绳7的另一端依次贯穿固定托板1上的固定壳8、中部托板4上的转动杆6底部的滑块13、中部托板4上的转动杆6的一端、中部托板4上的固定壳8、端部托板5上的转动杆6底部的滑块13和连接套14,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症患者用手部固定装置,其特征是:由固定托板、卡扣槽、支夹爪、中部托板、端部托板、转动杆、紧拉绳、固定壳、锁度板、连接轴、固定套、防滑齿、滑块、连接套、拉帽、锁紧旋钮、弹簧和卷盘组成,端部托板、中部托板和固定托板两侧边缘均开有至少两个卡扣槽,中部托板置于端部托板和固定托板之间,端部托板的底部固定置于转动杆的一端,转动杆的一端斜向设置,转动杆上固定置有连接套,连接套置于转动杆的一端顶部和端部托板之间,转动杆的另一端向中部托板方向平行延伸,转动杆的另一端上通过连接轴置有滑块,滑块固定置于连接轴底端,且置于转动杆底部,连接轴的顶端固定置有圆形板状结构,中部托板和固定托板底部的一端上固定置有固定壳,固定壳上开有矩形凹槽,固定壳的一端上固定置有锁度板,锁度板上开有半圆槽,中部托板底部的另一端固定置于转动杆的一端,中部托板上的转动杆的另一端置于固定托板的固定壳上,中部托板上的滑块对应置于固定托板的固定壳的凹槽内,固定托板底部的另一端固定置有固定套,固定套内通过锁紧旋钮置有卷盘,端部托板、中部托板和固定托板通过紧拉绳相连接,紧拉绳的一端置于固定套内,且和卷盘相连接,紧拉绳的另一端依次贯穿固定托板上的固定壳、中部托板上的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书凡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