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点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85095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监控点保护装置,包括筒体及设于筒体上的封盖,筒体的底部圆周分布有承载件,封盖与筒体之间圆周分布有卡紧组件,卡紧组件将封盖固定在筒体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将筒体放置在监测点上,同时筒体的顶部略低于地表面,在监测点不使用时,将封盖盖在筒体的顶部,使得封盖与地表面高度相同,便于通车、行走,封盖与筒体对监测点起到一个保护作用;当需要监测时,打开封盖即可;承载件的设置增加了筒体的底部与基坑的底部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筒体的承载能力,卡紧组件的设置用于将封盖固定在筒体的顶部,避免封盖无故脱离筒体,从而导致监测点受损,卡紧组件增加了封盖与筒体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加了封盖与筒体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加了封盖与筒体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监控点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监测点保护
,具体涉及监控点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下工程施工中,监测是施工中的眼睛,是判断施工是否安全的主要方法和措施。而监测点是监测中重要要素,施工中每个监控点的设置都显得尤为重要。监测点的正常,安全,才可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
[0003]然而在施工中,因监测点大部分设置在基坑内的边沿,基坑边又是设备和人员的主要通道,容易造成监测点的破坏,从而使监测数据不准确,严重的会导致监测无法正常进行,数据无法采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监控点保护装置,通过在将筒体放置在监测点上,同时筒体的顶部略低于地表面,在监测点不使用时,将封盖盖在筒体的顶部,使得封盖与地表面高度相同,便于通车、行走,封盖与筒体对监测点起到一个保护作用;当需要监测时,打开封盖即可;承载件的设置增加了筒体的底部与基坑的底部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筒体的承载能力,卡紧组件的设置用于将封盖固定在筒体的顶部,避免封盖无故脱离筒体,从而导致监测点受损,卡紧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监控点保护装置,包括筒体及设于筒体顶部的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底部圆周分布有承载件,所述封盖与所述筒体之间圆周分布有卡紧组件,所述卡紧组件将所述封盖固定在所述筒体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点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的顶部设有拉环组件,所述封盖的顶部对应所述拉环组件设有内嵌槽,所述拉环组件嵌入在所述内嵌槽内,所述拉环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内嵌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控点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组件包括环扣、转动杆与转轴,所述环扣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杆的一端,所述转轴设于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所述环扣与所述转动杆均设于所述内嵌槽,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内嵌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控点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春燕林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