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控制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8375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控制上料装置,包括转料箱,转料箱上端前部固定连接进料管,进料管后部固定连接保护框,保护框上端安装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下端安装有调控机构,转料箱下端中部固定连接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转杆,第一转杆通过轴承和转料箱固定连接,第一转杆上端固定连接若干导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第二伺服电机、第一伞齿轮、第二齿轮和螺纹杆等结构,能够带动调控板在进料管中的位置,从而调整进料管的宽度,便于调控进料管运送物料的速率,方便调控,并且设置的第二伺服电机、第一转杆和导向板结构,能够便于根据上料需求,选择不同输料口,十分方便。十分方便。十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控制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
,具体为一种自动化控制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自动上料机专为塑料及粉体生产加工行业设计制造,本机与物料接触部分主要采用不锈钢制作,可与各种规格挤出机,高速混合机,塑料搅拌机配套使用,广泛适用于各类粉状,粒状,回收破碎等物料的上料用途。
[0003]目前,所使用的上料装置中,并没有较好的控制结构,用来控制物料的流速和方向,这就导致物料无法根据需求进行调控,并且需要人工进行移动上料装置,才能进行物料运输方向的调控,十分麻烦,不利于上料装置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控制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控制上料装置,包括转料箱,所述转料箱上端前部固定连接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后部固定连接保护框,所述保护框上端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下端安装有调控机构,所述转料箱下端中部固定连接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通过轴承和转料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杆上端固定连接若干导向板,所述转料箱一侧固定连接第一输料口,所述转料箱远离第一输料口一侧固定连接第二输料口;
[0006]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下端啮合连接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二伞齿轮远离进料管一侧固定连接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远离第二伞齿轮一侧固定连接第一齿轮。
[0007]优选的,所述调控机构包括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通过轴承和保护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靠近进料管一侧固定连接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靠近进料管一侧螺纹连接调控板。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通过轴承和保护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伞齿轮通过轴承和保护框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转料箱下端前后部和两侧均固定连接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下端均固定连接支撑座。
[0010]优选的,所述进料管呈方形,所述进料管和调控机构的调控板相适配。
[0011]优选的,所述导向板设有五个,五个所述导向板间距相等。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第二伺服电机、第一伞齿轮、第二齿轮和螺纹杆等结构,能够带动调控板在进料管中的位置,从而调整进料管的宽度,便于调控进料管运送物料的速率,方便调控,并且设置的第二伺服电机、第一转杆和导向板结构,能够便于根据上料需求,选择不同输料口,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剖面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剖面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剖面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的调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转料箱;2、第一伺服电机;3、保护框;4、第一转杆;5、导向板;6、驱动机构;61、第二伺服电机;62、第一伞齿轮;63、第二伞齿轮;64、第二转杆;65、第一齿轮;7、调控机构;71、第二齿轮;72、螺纹杆;73、调控板;8、进料管;9、第一输料口;10、第二输料口;11、支撑柱;12、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控制上料装置,包括转料箱1,转料箱1上端前部固定连接进料管8,进料管8后部固定连接保护框3,保护框3上端安装有驱动机构6,设置的驱动机构6能够便于带动调控机构7的使用,从而调整进料管8运输物料的速率,驱动机构6下端安装有调控机构7,转料箱1下端中部固定连接第一伺服电机2,第一伺服电机2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转杆4,第一转杆4通过轴承和转料箱1固定连接,第一转杆4上端固定连接若干导向板5,转料箱1一侧固定连接第一输料口9,转料箱1远离第一输料口9一侧固定连接第二输料口10,通过设置的两个输料口,从而能够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方便使用;
[0021]驱动机构6包括第二伺服电机61,第二伺服电机61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伞齿轮62,第一伞齿轮62下端啮合连接第二伞齿轮63,第二伞齿轮63远离进料管8一侧固定连接第二转杆64,第二转杆64远离第二伞齿轮63一侧固定连接第一齿轮65,通过第二伺服电机61带动第一伞齿轮62转动,第一伞齿轮62带动第二伞齿轮63转动,第二伞齿轮63带动第二转杆64转动,第二转杆64带动第一齿轮65转动,使第一齿轮65带动第二齿轮71转动,便于调控机构7的使用。
[0022]第一齿轮65通过轴承和保护框3固定连接,第二伞齿轮63通过轴承和保护框3固定连接,调控机构7包括第二齿轮71,第二齿轮71和第一齿轮65啮合连接,第二齿轮71通过轴承和保护框3固定连接,第二齿轮71靠近进料管8一侧固定连接螺纹杆72,螺纹杆72靠近进料管8一侧螺纹连接调控板73,通过第二齿轮71带动螺纹杆72转动,螺纹杆72带动调控板73移动,使调控板73在进料管8内移动调节,从而调整进料管8的进料速率,转料箱1下端前后部和两侧均固定连接支撑柱11,四个支撑柱11下端均固定连接支撑座12,起到支撑转料箱1的作用,进料管8呈方形,进料管8和调控机构7的调控板73相适配,便于调控板73的使用,导向板5设有五个,五个导向板5间距相等,便于运输物料。
[0023]具体的,使用本技术时,启动第二伺服电机61,使第二伺服电机61带动第一伞
齿轮62转动,第一伞齿轮62带动第二伞齿轮63转动,第二伞齿轮63带动第二转杆64转动,第二转杆64带动第一齿轮65转动,使第一齿轮65带动第二齿轮71转动,第二齿轮71带动螺纹杆72转动,螺纹杆72带动调控板73移动,使调控板73在进料管8内移动调节,从而调整进料管8的进料速率,然后再启动第一伺服电机2,使第一伺服电机2带动第一转杆4转动,使第一转杆4带动导向板5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导向板5将物料运送至第一输料口9处,进行上料运输,需要调节输料方向时,可使第一伺服电机2带动导向板5逆时针转动,即可使导向板5将物料运送至第二输料口10处,进行上料运输。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控制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料箱(1),所述转料箱(1)上端前部固定连接进料管(8),所述进料管(8)后部固定连接保护框(3),所述保护框(3)上端安装有驱动机构(6),所述驱动机构(6)下端安装有调控机构(7),所述转料箱(1)下端中部固定连接第一伺服电机(2),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转杆(4),所述第一转杆(4)通过轴承和转料箱(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杆(4)上端固定连接若干导向板(5),所述转料箱(1)一侧固定连接第一输料口(9),所述转料箱(1)远离第一输料口(9)一侧固定连接第二输料口(10);所述驱动机构(6)包括第二伺服电机(61),所述第二伺服电机(61)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伞齿轮(62),所述第一伞齿轮(62)下端啮合连接第二伞齿轮(63),所述第二伞齿轮(63)远离进料管(8)一侧固定连接第二转杆(64),所述第二转杆(64)远离第二伞齿轮(63)一侧固定连接第一齿轮(6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控制上料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涛周少文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立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