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提把的食物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8326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提把的食物袋,其包含一耐热袋及两提环;该耐热袋上端具有开口,开口内的相对应两内侧壁形成有夹链凸条,使两内侧壁的夹链凸条能够彼此嵌合以密闭开口;该两提环分别结合在耐热袋的两外侧面上,使两提环能够在往上翻转靠合在一起提拿时,一并将开口闭合并致夹链凸条压合在一起;反之,也能够在打开耐热袋时,供使用者往外翻转拉开开口,使两内侧壁的夹链凸条分离;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把的食物袋能够达到不用徒手去接触(压合或拉开)食物袋开口部位,方便快速地将食物袋开口闭合与拉开,以及可清洗后重复使用的目的。的目的。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提把的食物袋


[0001]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盛装食物、饮品的容器,尤其是指一更适用于密封装盛加热的熟食,并通过两提把闭合袋口及拉开袋口的具有提把的食物袋。

技术介绍

[0002]现今的外送美食正当流行,人们常利用移动电话的外送平台(APP)订购饭店或餐厅的熟食,再由外送人员将预先打包好的熟食送到消费者门口,让人们不用出门也能够快速地享用到知名饭店或餐厅的美食。然而蓬勃发展的外送美食经济,代表将会制造出更多的一次性纸碗、纸盒与塑料袋,以上一次性餐具不但使用一次后就废弃,而且在外送的过程中还要其他塑料提袋来盛装,因此相当的不环保,已经有许多国家明令限制使用。
[0003]再者,已知用于装盛汤汤水水的加热熟食的袋子,都是简易的透明塑料袋及束带绑隙,再用塑料提袋提着,当消费者拿到食物时,要仔细地拨除紧缚的束带,还要从塑料袋的袋口翻开,然后再倒出食物到碗中,其过程不免接触袋口,除了双手沾染油脂之外,更可能发生烫手的情况,因此其使用方式并不人性化,只是长久以来人们一直习惯于忍受这样不便的取餐过程。
[0004]为此,如何提出一种创新的耐热食物袋,可用于饭店或餐厅或消费者盛装加热熟食的容器,而且其闭合袋口与拉开袋口的过程都不用徒手去接触袋口,能够避免沾手或烫手,而且还可以清洗后重复使用,即为本技术所要积极克服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提把的食物袋,其通过一耐热袋及两提环组成耐热食物袋,进而达到不用手压合或拉开食物袋开口部位,方便将食物袋开口闭合与拉开,以及可重复使用的目的。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具有提把的食物袋,其较佳技术方案包含一耐热袋及结合在该耐热袋的两提环,其中:该耐热袋为耐热材质一体成型的不透水筒状袋体,其上端具有一开口,该开口内的一内侧壁形成两道第一夹链凸条,该开口内的另一内侧壁形成两道第二夹链凸条,该第一夹链凸条与该第二夹链凸条能够彼此嵌合以密闭该开口;该耐热袋的两个相对的外侧壁分别设有一第一枢接部,两个该第一枢接部用于枢接该两提环;该两提环的一端分别设有一第二枢接部,该第二枢接部枢接在该耐热袋外侧壁的第一枢接部,该两提环能够在往上翻转靠合在一起时,将该开口闭合并使该第一夹链凸条与该第二夹链凸条压合在一起,该两提环也能够往外翻转拉开该开口使该第一夹链凸条与该第二夹链凸条分离。
[0007]上述具有提把的食物袋中,该耐热袋为具有一平面底部的袋体。
[0008]上述具有提把的食物袋中,该耐热袋外侧面的第一枢接部为凸部,该提环的第二枢接部为匹配该凸部的枢接构造。
[0009]上述具有提把的食物袋中,该第一枢接部为突出在该耐热袋外侧面的两个凸耳,
及形成在各该凸耳的穿孔。
[0010]上述具有提把的食物袋中,该第二枢接部为形成在该提环下端的两凸轴,该凸轴可转动地穿设在该凸耳的穿孔中。
[0011]上述具有提把的食物袋中,该凸轴的端部具有用于卡掣在该穿孔的一挡止部。
[0012]上述具有提把的食物袋中,该两提环其中的一提环具有一卡扣,该卡扣为一板片体或U形片体,该卡扣用于扣住另一提环。
[0013]上述具有提把的食物袋中,该两提环其中的一提环设有第三枢接部,该卡扣设有枢接在该第三枢接部的第四枢接部,该卡扣能够活动翻转用于扣住另一提环。
[0014]上述具有提把的食物袋中,该两提环为相同形状,且分别具有一压杆,及连接于该压杆上的一手提环;该第二枢接部形成在该压杆的下方。
[0015]上述具有提把的食物袋中,该提环的第三枢接部形成在该压杆上,该卡扣的第四枢接部枢接在该压杆上的第三枢接部,并用于扣住另一提环的压杆。
[0016]本技术具有提把的食物袋,能够达到以下功效:
[0017](一)提供给饭店、餐厅等业者使用,利用该耐热袋装盛烹调完成熟食;其将熟食从该耐热袋上端的开口倒入后,可利用该两提环往上闭合在一起的动作,使该耐热袋开口内侧的第一及第二夹链凸条彼此密接扣合在一起,防止食物的汤汁溢漏出来,也不用徒手去压合第一及第二夹链凸条。
[0018](二)当食用者拿到时,可通过拉开两提环的动作,使该耐热袋上端的开口打开,不必用手去拨开该耐热袋的开口,能够达到不沾手、防止烫手及方便开启的功效。
[0019](三)本技术的该耐热袋采用可重复使用的耐热材质制成,能提供给一般消费者购买熟食的时候使用,用完后可清洗再重复使用,避免过度使用一次性纸碗或塑料袋,能够达到更环保的功效。
附图说明
[0020]以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
[0021]图1为本技术具有提把的食物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具有提把的食物袋较佳实施例的前视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具有提把的食物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具有提把的食物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两提把靠合在一起并压合耐热袋开口的断面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两提把分离并用于拉开耐热袋开口的立体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其中一提把与卡扣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0028]图8为本技术两提把靠合在一起并用卡扣扣合的断面示意图。
[0029]附图中的符号说明:
[0030]部件名称:
[0031]10 耐热袋;11 开口;12 第一夹链凸条;13 第二夹链凸条;14 平面底部;15 第一枢接部;151 凸耳;152 穿孔;20、20
’ꢀ
提环;21 第二枢接部;211 枢接块;212 凸轴;213 挡止部;22 压杆;23 手提环;24 第三枢接部;241 杆体;30 卡扣;31 第四枢接部;311 嵌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能予以实施的说明,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33]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具有提把的食物袋,是一种能够用于密封装盛加热熟食的耐热食物袋,其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包含一耐热袋10,及结合在该耐热袋10的两提环20、20

,其中:
[0034]参阅图1至图4所示,该耐热袋10为耐热材质一体成型的不透水筒状袋体,该耐热材质可为硅胶或硅胶与其他相异材质相结合的复合材质,其上端具有一开口11,该开口11内的一内侧壁形成两道第一夹链凸条12,该开口11内的另一内侧壁形成两道第二夹链凸条13,该第一夹链凸条12与该第二夹链凸条13能够彼此嵌合以密闭该开口;本技术该耐热袋10的正面形状不限,可为图2所示的长方形,也可为正方形或其他形状,但较佳的在该耐热袋10实施有一平面底部14,使该耐热袋10能够垂直立置;该耐热袋10的两个相对的外侧壁分别设有一第一枢接部15,两个该第一枢接部15用于枢接该两提环20、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提把的食物袋,其包含一耐热袋及结合在该耐热袋的两提环,其特征在于:该耐热袋为耐热材质一体成型的不透水筒状袋体,该耐热袋的上端具有一开口,该开口内的一内侧壁形成两道第一夹链凸条,该开口内的另一内侧壁形成两道第二夹链凸条,该第一夹链凸条与该第二夹链凸条能够彼此嵌合以密闭该开口;该耐热袋的两个相对的外侧壁分别设有一第一枢接部,两个该第一枢接部用于枢接该两提环;该两提环的一端分别设有一第二枢接部,该第二枢接部枢接在该耐热袋外侧壁的第一枢接部,该两提环能够在往上翻转靠合在一起时,将该开口闭合并使该第一夹链凸条与该第二夹链凸条压合在一起,该两提环也能够往外翻转拉开该开口使该第一夹链凸条与该第二夹链凸条分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提把的食物袋,其特征在于,该耐热袋为具有一平面底部的袋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提把的食物袋,其特征在于,该耐热袋外侧面的第一枢接部为凸部,该提环的第二枢接部为匹配该凸部的枢接构造。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提把的食物袋,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枢接部为突出在该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兰
申请(专利权)人:仁舟社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