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反应检测试剂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8199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反应检测试剂条,包括试剂条本体,试剂条本体的一端设有手持部,试剂条本体上近手持部的一端设有样本槽,试剂条本体的另一端可拆卸的设有反应杯;试剂条本体上位于样本槽与反应杯之间且近靠样本槽的位置设有用于容纳移液器吸头的容置槽;试剂条本体上位于容置槽与反应杯之间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试剂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光学反应检测试剂条,结构简单,能够实现移液器吸头预存以及使用完成后进行收纳功能,从而可以简化检测设备的空间布局,提高检测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反应检测试剂条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光学检测
,具体地说是一种光学反应检测试剂条。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使用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分析时,通常会将若干人份的检测试剂分别放置于不同的试剂瓶中,批量样本同时进行检测时,进样针需要将测试需要的几种不同试剂分别反复吸取加样,这样势必存在不同试剂之间或者不同样本之间互相污染的风险。由于检测试剂一般都是若干人份的大包装规格,当待测样本量比较少的时候,也需要整瓶检测试剂放于仪器中,从而减少了试剂的使用寿命,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0003]随着技术的革新,慢慢出现了反应试剂条,在一条试剂条上设置有相应的样本槽、试剂槽以及反应杯,在检测之前需要预先将少量的试剂加入对应的试剂槽中,并且用膜片封存好,检测时,在样本槽中加入待检测的样本,在反应取样时通过专用的刺破针刺破封膜,然后用相应的取样器取样,分别将样本以及各种试剂加入至反应杯中进行反应即可,
[0004]这样结构虽然避免了试剂的浪费与交叉污染,但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这种结构的试剂条结构中,移液器吸头是需要预先放置在设备中的另外的模块上,这样一来在设备上就需要额外的增加一个容置槽;另外的,在取样反应完成后,需要将取样器上拆卸下来的移液器吸头放入设备中专用的一个收纳盒中,所以目前的结构在检测过程中还需要经常清理收纳盒,这样不仅造成设备空间的利用率不高,而且检测过程中清理废弃物的时间增加,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实现移液器吸头预存以及使用完成后进行收纳功能的光学反应检测试剂条,从而可以简化检测设备的空间布局,提高检测效率。
[0006]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学反应检测试剂条,包括试剂条本体,所述试剂条本体的一端设有手持部,所述试剂条本体上近手持部的一端设有样本槽,所述试剂条本体的另一端可拆卸的设有反应杯;所述试剂条本体上位于样本槽与反应杯之间且近靠样本槽的位置设有用于容纳移液器吸头的容置槽;所述试剂条本体上位于容置槽与反应杯之间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试剂槽。
[000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08]本新型的试剂条结构中,除了设置了样本槽、试剂槽以及反应杯,还增加了一个容置槽,用于存放移液器吸头,在取液之前就预先将移液器吸头放置在该容置槽内,方便取液操作;在现有技术中,移液器吸头是预先放置在设备中的另外的模块上,这样一来在设备上就需要额外的增加一个容置槽。另外的,在现有技术的检测设备中,在取样完成后,移液器吸头是取下放置在专门的收集槽内;本新型的结构中,通过在试剂条本体预设了一个容置槽,在初始阶段可以用来预先存放移液器吸头,在取样完成后又可以将取下的移液器吸头
收集在容置槽中,待检测完成后连同试剂条本体一起处理掉即可,既方便,又节省了检测设备的空间。再一方面的,本新型的结构中,将反应杯设在试剂条本体的一个端部,也使得后续的检测操作更加的方便。
[0009]作为改进的,所述样本槽、容置槽以及试剂槽均外凸的成型在试剂条本体的同一侧面上,且所述样本槽、容置槽以及试剂槽的开口均开设在试剂条本体的表面上。
[0010]再改进的,所述样本槽、容置槽以及试剂槽之间均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肋板;所述试剂条本体上位于样本槽与容置槽之间设有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肋板。此改进结构中,使得试剂条主体与各槽体之间的连接强度更高;尤其是近靠容置槽的位置,由于此位置需要在取液器取液时,需要承受竖向的压力,这样设置后使得取样器与移液器吸头插装时,更加稳定,试剂条本体不会发生断裂风险。
[0011]再改进的,所述容置槽开口端的上部设有定位台阶,当所述容置槽中装入移液器吸头时,所述定位台阶与移液器吸头上预设的限位部相抵靠,以使得移液器吸头的头部与容置槽底部不接触。这样设置后,在取样器与移液器吸头插装时,移液器吸头不会触碰容置槽的底部,作用力主要集中在定位台阶上,避免移液器吸头尖端发生断裂的风险。
[0012]再改进的,所述试剂条本体上位于样本槽开口端的两侧外凸的设有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隔离条,且两条所述隔离条沿试剂条本体的长度方向设在样本槽的两侧。此改进结构中的隔离条,在移动过程中可以一定程度的隔离手持部以及容置槽区域,从而能够有效降低样本槽内的样本发生污染的风险。
[0013]再改进的,所述试剂条本体上远离样本槽的一端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插装有密光杯,所述反应杯插装配合在密光杯的内腔中,且所述反应杯开口端的外侧壁与密光杯开口端的内侧壁之间留有插装间隙。此结构中,在反应杯的外部增加了一层密光杯,进一步提升密光检测的密光性,提高检测精度;另外的,插装间隙的设置也是为了使得反应杯与密光检测组件配合时,可以更好的插装,配合更加的稳定,密光性更强。
[0014]再改进的,所述密光杯外侧壁上设有限位凸台,当所述密光杯配合在安装孔内时,所述限位凸台与试剂条本体上表面相抵靠。此改进结构使得反应杯与密光检测组件插装配合时,不会发生轴向移动,稳定性好。
[0015]再改进的,所述试剂条本体上近密光杯一侧的表面设有围设在密光杯外周的加强筋板。此改进结构有效增强了试剂条本体的结构强度,保证反应杯在与密光检测组件插装配合时不会造成试剂条本体的断裂的风险,安全性高。
[0016]再改进的,所述试剂条本体上与各试剂槽开口边缘对应的设有外凸的环形裙边。此结构中,该环形裙边主要是为了配合在各试剂槽开口端面进行封膜,提高封膜后的密封性能。
[0017]再改进的,所述手持部的上下表面上均设有外凸的筋条。此改进结构中,在手持部的两侧面上设置筋条,提高摩擦系数,能够达到更好的防滑效果,手持试剂条移动时稳定性更好。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光学反应检测试剂条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光学反应检测试剂条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光学反应检测试剂条的半剖结构图。
[0021]图4是本技术的光学反应检测试剂条与移液器吸头安装结构爆炸图。
[0022]图5是本技术的光学反应检测试剂条安装移液器吸头后的半剖结构图。
[0023]其中图中所示:100

移液器吸头,100.1

限位部;
[0024]1‑
试剂条本体,1.1

安装孔,2

手持部,2.1

筋条,3

样本槽,4

反应杯,5

容置槽,5.1

定位台阶,6

试剂槽,7

第一连接肋板,8

第二连接肋板,9

隔离条,10

密光杯,10.1

限位凸台,1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反应检测试剂条,包括试剂条本体(1),所述试剂条本体(1)的一端设有手持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条本体(1)上近手持部(2)的一端设有样本槽(3),所述试剂条本体(1)的另一端可拆卸的设有反应杯(4);所述试剂条本体(1)上位于样本槽(1)与反应杯(4)之间且近靠样本槽(3)的位置设有用于容纳移液器吸头(100)的容置槽(5);所述试剂条本体(1)上位于容置槽(5)与反应杯(4)之间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试剂槽(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反应检测试剂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槽(3)、容置槽(5)以及试剂槽(6)均外凸的成型在试剂条本体(1)的同一侧面上,且所述样本槽(3)、容置槽(5)以及试剂槽(6)的开口均开设在试剂条本体(1)的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反应检测试剂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槽(3)、容置槽(5)以及试剂槽(6)之间均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肋板(7);所述试剂条本体(1)上位于样本槽(3)与容置槽(5)之间设有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肋板(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反应检测试剂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5)开口端的上部设有定位台阶(5.1),当所述容置槽(5)中装入移液器吸头(100)时,所述定位台阶(5.1)与移液器吸头(100)上预设的限位部(100.1)相抵靠,以使得移液器吸头(100)的头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武龙李锐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紫园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