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体金试剂条检测照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18021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胶体金试剂条检测照明系统,涉及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领域;该照明系统包括壳体、CMOS模组以及照明模组;壳体内设置有检测底板,检测底板上开设有检测窗口,检测窗口用于放置胶体金试剂片;CMOS模组设置于壳体内,且正对检测窗口设置,用于采集胶体金试剂片的成像信息;照明模组包括沿检测窗口的长度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多组光源灯珠组件,且每组光源灯珠组件均包括至少一个光源灯珠,且光源灯珠射出的光线与竖直方向呈夹角设置,且朝向检测窗口宽度方向的中部位置。该胶体金试剂条检测照明系统的检测窗口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各个位置均能被充分地照亮,能为检测窗口提供高均匀性的照明,进而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测结果的准确性。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体金试剂条检测照明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胶体金免疫层析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胶体金试剂条检测照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胶体金,又称金溶胶,是指分散相粒子直径在l~150nm之间的金溶胶,属于多相不均匀体系,颜色呈桔红色到紫红色。胶体金可以作为标记物用于免疫组织化学,并且已经发展为一项重要的免疫标记技术。胶体金免疫分析在药物检测、生物医学等许多领域的研究已经得到发展,并越来越受到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视。
[0003]免疫金标记技术主要利用了金颗粒具有高电子密度的特性,在金标蛋白结合处,在显微镜下可见黑褐色颗粒,当这些标记物在相应的配体处大量聚集时,肉眼可见红色或粉红色斑点,因而用于定性或半定量的快速免疫检测方法中。
[0004]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作为常用的免疫胶体金检测技术之一,其原理是将特异性的抗原或抗体以条带状固定在膜上,胶体金标记试剂(抗体或单克隆抗体)吸附在结合垫上,当待检样本加到试纸条一端的样本垫上后,通过毛细作用向前移动,溶解结合垫上的胶体金标记试剂后相互反应,当移动至固定的抗原或抗体的区域时,待检物与金标试剂的结合物又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而被截留,聚集在检测带上形成肉眼可见的颜色带,通过CCD成像采集显色带的成像信息,经过图像处理技术及相应校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待检物的浓度。
[0005]在成像系统的使用中,光源照射对光谱质量和图像都有很大的影响,光源的数量,照射方式主要有单光源照射,多光源集中照射,这些照射方式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对图谱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例如部分区域较亮,部分区域较暗。如果亮部与暗部差异过大,并且在成像的区间内,那么就会造成相机无法分辨出显色效果或者显色不明显,会严重造成检测结果的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供高均匀性照明的胶体金试剂条检测照明系统,其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0007]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8]本技术提供一种胶体金试剂条检测照明系统,包括:
[0009]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检测底板,检测底板上开设有检测窗口,检测窗口用于放置胶体金试剂片;
[0010]CMOS模组,设置于壳体内,且正对检测窗口设置,用于采集胶体金试剂片的成像信息;
[0011]照明模组,包括沿检测窗口的长度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多组光源灯珠组件,且每组光源灯珠组件均包括至少一个光源灯珠,且光源灯珠射出的光线与竖直方向呈夹角设
置,且朝向检测窗口宽度方向的中部位置。
[00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照明模组包括沿检测窗口的长度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组光源灯珠组件,每组光源灯珠组件均包括一个光源灯珠,每个光源灯珠射出的光线均与竖直方向呈夹角设置。
[00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检测窗口呈15mm
×
5mm的长方形状,两个光源灯珠间距为9
±
2mm,每个光源灯珠距离检测窗口的宽度方向的中部位置的距离为7
±
1mm;每个光源灯珠距离检测底板的高度为35

50mm,且每个光源灯珠射出的光线与竖直方向呈10
°±5°
的夹角设置。
[00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照明模组包括沿检测窗口的长度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多组光源灯珠组件,每组光源灯珠组件所在平面垂直于检测底板所在平面设置,且每组光源灯珠组件均包括两个光源灯珠,每组光源灯珠组件的两个光源灯珠位于检测窗口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且两个光源灯珠的下端朝靠近检测窗口的方向相互靠近,两个光源灯珠的上端相互远离,每个光源灯珠射出的光线均与竖直方向呈夹角设置,且朝向检测窗口宽度方向的中部位置。
[00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检测窗口呈15mm
×
5mm的长方形状,照明模组包括沿检测窗口的长度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组光源灯珠组件,两组光源灯珠组件中位于检测窗口同一侧的两个光源灯珠沿检测窗口的长度方向的间隔距离为9
±
2mm;每组光源灯珠组件的两个光源灯珠沿检测窗口的宽度方向的间隔距离为14
±
1mm,每个光源灯珠距离检测底板的高度为48
±
2mm,且每个光源灯珠射出的光线与竖直方向呈10
°±5°
的夹角设置。
[00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检测窗口呈15mm
×
5mm的长方形状,照明模组包括沿检测窗口的长度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组光源灯珠组件,两组光源灯珠组件中位于检测窗口同一侧的两个光源灯珠沿检测窗口的长度方向的间隔距离为9
±
1mm;每组光源灯珠组件的两个光源灯珠沿检测窗口的宽度方向的间隔距离为14
±
1mm,每个光源灯珠距离检测底板的高度为38
±
2mm,且每个光源灯珠射出的光线与竖直方向呈10
°±5°
的夹角设置。
[00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光源灯珠射出的光线与竖直方向呈10
°
的夹角设置。
[001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CMOS模组包括感光芯片和成像镜头,且感光芯片和成像镜头均正对检测窗口设置,且在靠近检测窗口的方向上依次设置。
[001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照明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检测底板的光源板,位于检测窗口宽度方向同一侧的多个光源灯珠设置于同一个光源板上。
[002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光源板通过支架活动地安装于检测底板,检测底板沿水平方向延伸,且检测底板在靠近检测窗口的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多个安装孔沿检测窗口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支架上开设有配合槽,胶体金试剂条检测照明系统还包括紧固件,紧固件能穿过配合槽与多个安装孔中的至少一个安装孔配合,以调节水平方向上光源板距离检测窗口的距离;
[0021]和/或,
[0022]光源板通过支架活动地安装于检测底板,支架包括沿竖直方向伸缩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与检测底板固定连接,光源板与第二支架固定连接,第二支架能沿竖直方向靠近或远离第一支架,以调节竖直方向上光源板距离检测窗口的距离。
[0023]本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备以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2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胶体金试剂条检测照明系统,其包括壳体、CMOS模组以及照明模组;壳体内设置有检测底板,检测底板上开设有检测窗口,检测窗口用于放置胶体金试剂片;CMOS模组设置于壳体内,且正对检测窗口设置,用于采集胶体金试剂片的成像信息;照明模组包括沿检测窗口的长度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多组光源灯珠组件,且每组光源灯珠组件均包括至少一个光源灯珠,且光源灯珠射出的光线与竖直方向呈夹角设置,且朝向检测窗口宽度方向的中部位置。该胶体金试剂条检测照明系统通过对多组光源灯珠组件沿检测窗口长度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且每个光源灯珠均朝向检测窗口宽度方向的中部位置的限定,使得检测窗口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各个位置均能被充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体金试剂条检测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检测底板,所述检测底板上开设有检测窗口,所述检测窗口用于放置胶体金试剂片;CMOS模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正对所述检测窗口设置,用于采集所述胶体金试剂片的成像信息;照明模组,包括沿所述检测窗口的长度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多组光源灯珠组件,且每组所述光源灯珠组件均包括至少一个光源灯珠,且所述光源灯珠射出的光线与竖直方向呈夹角设置,且朝向所述检测窗口宽度方向的中部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体金试剂条检测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模组包括沿所述检测窗口的长度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组所述光源灯珠组件,每组所述光源灯珠组件均包括一个光源灯珠,每个所述光源灯珠射出的光线均与竖直方向呈夹角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体金试剂条检测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窗口呈15mm
×
5mm的长方形状,两个所述光源灯珠间距为9
±
2mm,每个所述光源灯珠距离所述检测窗口的宽度方向的中部位置的距离为7
±
1mm;每个所述光源灯珠距离所述检测底板的高度为35

50mm,且每个所述光源灯珠射出的光线与竖直方向呈10
°±5°
的夹角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体金试剂条检测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模组包括沿所述检测窗口的长度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多组所述光源灯珠组件,每组所述光源灯珠组件所在平面垂直于所述检测底板所在平面设置,且每组所述光源灯珠组件均包括两个光源灯珠,每组所述光源灯珠组件的两个所述光源灯珠位于所述检测窗口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光源灯珠的下端朝靠近所述检测窗口的方向相互靠近,两个所述光源灯珠的上端相互远离,每个所述光源灯珠射出的光线均与竖直方向呈夹角设置,且朝向所述检测窗口宽度方向的中部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体金试剂条检测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窗口呈15mm
×
5mm的长方形状,所述照明模组包括沿所述检测窗口的长度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组所述光源灯珠组件,两组所述光源灯珠组件中位于所述检测窗口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光源灯珠沿所述检测窗口的长度方向的间隔距离为9
±
2mm;每组所述光源灯珠组件的两个所述光源灯珠沿所述检测窗口的宽度方向的间隔距离为14
±
1mm,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昊鹏朱婧怡罗红艳张志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艾瑞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