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节距电液动四通分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7954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块状散状物料皮带输送领域。一种短节距电液动四通分料器,包括料筒、第一翻板、第二翻板、进料口、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第三出料口、第一电液推杆、第二电液推杆、第一电液推杆传感器、第二电液推杆传感器、第一电液推杆电源、第二电液推杆电源,该装置制作相对简单,测量后现场制作,制作成本较低,配用2台300mm电液推杆完成不同料口切换。配用2台300mm电液推杆完成不同料口切换。配用2台300mm电液推杆完成不同料口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短节距电液动四通分料器


[0001]本技术涉及块状散状物料皮带输送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成品作业区东区成品块灰1

6#料仓布料需通过两台三通分料器和1个插板配合切换3个位置,1处为14#皮带通过移动式小车向1

4#料仓布料,另外2处分别直接向5#和6#料仓下料口布料,三个导料槽占用了原本狭窄的过道,14#皮带与3#皮带之间间隔不足1米,由于两台小车2条皮带移动,在狭窄的通道内行走及每次切换料仓岗位工需爬上1.6米高的平台操作翻板,操作危险性大,安全系数低,不易检修,操作时需要绕到两条皮带输送机中间,每次切换往返时间需要大约6

7分钟。因此,需设计一款一体式夹角45度、转角90度短节距四通分料器以满足现场安装条件并能远程自动控制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短节距电液动四通分料器。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短节距电液动四通分料器,包括料筒、第一翻板、第二翻板、进料口、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第三出料口、第一电液推杆、第二电液推杆、第一电液推杆传感器、第二电液推杆传感器、第一电液推杆电源、第二电液推杆电源,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均为挡板,挡板远离出料口一侧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外侧设置有转臂,料筒上方为进料口,进料口正下方设置有第一出料口,料筒右侧设置有第二出料口,料筒后侧设置有第三出料口,第二出料口的料筒内侧设置有第一翻板,第一翻板的转臂连接有第一电液推杆,第一电液推杆电连接两个第一电液推杆传感器,第一电液推杆电连接第一电液推杆电源,第三出料口的料筒内侧上设置有第二翻板,第二翻板的转臂连接有第二电液推杆,第二电液推杆电连接两个第二电液推杆传感器,第二电液推杆电连接第二电液推杆电源。
[0005]进一步的讲,第二出料口与料筒之间的夹角为30
°‑
60
°

[0006]进一步的讲,第三出料口与料筒之间的夹角为30
°‑
60
°

[0007]进一步的讲,第一电液推杆电源和第二电液推杆电源均为三相380V电源。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制作相对简单,测量后现场制作,制作成本较低,配用2台300mm电液推杆完成不同料口切换。
[0009]采用本装置后,料仓切换效率有明显的提升,单次切换时间缩短至技术专利技术前的5%,准确率达到100%,卡料故障时间不足0.1%,优于市场同类产品。
[0010]采用本装置后,安全系数大大提高,同时每次切换节省时间0.1小时,每日2班切换6次,每日减少系统设备(装机设备总功率1060KW)开动时间0.6小时,每年节约电费5万元以上。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2]图1是本技术的三视图。
[0013]其中:1.第一翻板、2.第二翻板、3.进料口、6.第一出料口、9.第二出料口、5.第三出料口、8.第一电液推杆、7.第二电液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实现狭窄空间向非同一平面三个方向输送散状物料,降低物料输送作业的安全风险,提高设备综合效率和自动化水平,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而进行本项设计,本专利技术独到之处在于翻板首次采用错位重叠设计,法兰节距短,节省空间,属创新性结构设计;比市场上同类产品体积减小30%以上,特别适合老旧系统改造,便于工序优化。
[0015]根据物料粒度或料仓存储物料空间位置不同,部分皮带输送系统采用移动小车布料。以往通常采用手动分料器切换翻板或插板位置向不同方向皮带或料仓布料,但随着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受空间条件的限制,曾经尝试过很多方法,都无法满足根据料位采集自动化远程切换布料工作。
[0016]1、分料器空间安装尺寸大小作为分料器的重要指标,需要根据生产现场空间确定,一般旧系统改造分料器需考虑设计高度及角度可否适合现场条件。
[0017]2、分料器受翻板尺寸、各料口法兰间距、电液推杆尺寸、物料粒度等因素的影响,通常400mm

400mm上下法兰净高度需1300mm。目前允许分料器上下法兰间距为800mm,需要考虑按实际空间缩小分料器外形。
[0018] 3、翻板错位重叠安装需要考虑2块内部翻板动作次序,否则造成翻板卡滞故障,需要考虑依次动作的方式。
[0019]本装置考虑四通分料器短节距,两翻板相互重叠创新性结构设计;实现向非同一平面三个方向输送物料。应用于老旧系统改造安装空间狭窄输送散状物料区域,便于工序优化。
[0020]每个电液推杆传感器安装于转臂外侧,传感器安装位置根据翻板行程调整;电液推杆伸出缩回由供给电液推杆电机电源正反转实现。
[0021]三个方向出料工作原理:
[0022]1、标记第三出料口出料。
[0023]1.1第一电液推杆得电,驱动第一翻板向上移动,待翻板到达第一电液推杆传感器伸出位置,切断第一电液推杆供电。
[0024]1.2得到第一电液推杆传感器伸出位置信号后,第二电液推杆得电伸出,驱动第二翻板向下移动,待翻板到达第二电液推杆传感器伸出位置,切断第二电液推杆电源,此切换过程结束。
[0025]2、标记第二出料口出料。
[0026]2.1第二电液推杆得电缩回,驱动第二翻板向内移动,待翻板到达第二电液推杆传感器缩回位置,切断第二电液推杆电源。
[0027]2.2得到第二电液推杆传感器缩回位置信号后,第一电液推杆得电,驱动第一翻板向下移动,待翻板到达第一电液推杆传感器缩回位置,切断第一电液推杆电源,此切换过程
结束。
[0028]3、标记第一出料口出料。
[0029]3.1检测到第二电液推杆传感器缩回位置信号,则第一电液推杆得电,驱动第一翻板向上移动,待翻板到达第一电液推杆传感器伸出位置,断第一电液推杆电源,此切换过程结束。
[0030]3.2检测到第一电液推杆传感器伸出位置信号,则第二电液推杆得电,驱动第二翻板向上移动,待翻板到达第二电液推杆传感器缩回位置,断第二电液推杆电源,此切换过程结束。
[0031]其中,第二出料口与料筒之间的夹角为45
°
,第三出料口与料筒之间的夹角为45
°
,第二出料口与第三出料口之间的夹角为90
°

[0032]该装置使用时安装于东山矿成品作业区东区13#皮带落料口,下部分别与转运皮带和料仓溜筒相连接。根据料仓变化实时远程驱动四通分料器向5#、6#料仓布料或通过14#皮带小车向2#、3#、4#料仓布料,两个翻板必须是先开到位后关到位或两个翻板都开到位实现三个布料位置的转换,在东山矿成品作业区东区成品灰输送作业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0033]利用电液推杆伸出或缩回作为分料器位置变换手段,利用互相重叠两翻板之间动作配合,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短节距电液动四通分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料筒、第一翻板、第二翻板、进料口、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第三出料口、第一电液推杆、第二电液推杆、第一电液推杆传感器、第二电液推杆传感器、第一电液推杆电源、第二电液推杆电源,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均为挡板,挡板远离出料口一侧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外侧设置有转臂,料筒上方为进料口,进料口正下方设置有第一出料口,料筒右侧设置有第二出料口,料筒后侧设置有第三出料口,第二出料口的料筒内侧设置有第一翻板,第一翻板的转臂连接有第一电液推杆,第一电液推杆电连接两个第一电液推杆传感器,第一电液推杆电连接第一电液推杆电源,第三出料口的料筒内侧上设置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忠钱丰焦喜万谭勇王占东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