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管道沟槽回填的回填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7778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管道沟槽回填的回填小车,包括底盘、料斗、测距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底盘上设置有横杆、滚动驱动装置、滑动驱动装置和多个滚轮,多个滚轮分设在底盘的两侧,横杆连接在底盘的两侧之间,滚动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滚轮绕其自身轴向转动以带动底盘前进;料斗设置在横杆上,料斗和横杆均跟随底盘前进,滑动驱动装置驱动料斗沿横杆的轴向来回移动,料斗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和开合装置,开合装置设置在出料口上;测距传感器设置在料斗的下部外侧,测距传感器沿竖直方向向下发射检测光;控制系统设置在料斗的外侧,控制系统分别与开合装置、测距传感器、滚动驱动装置和滑动驱动装置连接。本实施例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和工作效率高的优点。率高的优点。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管道沟槽回填的回填小车


[0001]本技术涉及沟槽回填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管道沟槽回填的回填小车。

技术介绍

[0002]总所周知,为保证水环境质量以及确保水生态的稳定性,通常,在城镇的地下埋设有大量的、用于排放雨水或污水的管道,管道在安装完成后均需进行沟槽回填。传统的回填方法是:将中粗砂堆放在施工现场附近,然后通过手推车将中粗砂人工运输至施工现场并倾倒至沟槽内。传统的回填方法不仅需耗费较大人力物力,而且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的用于管道沟槽回填的回填小车。
[0004]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管道沟槽回填的回填小车,包括底盘、料斗、测距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底盘上设置有横杆、滚动驱动装置、滑动驱动装置和多个滚轮,多个滚轮分设在底盘的两侧,横杆连接在底盘的两侧之间,滚动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滚轮绕其自身轴向转动进而带动底盘前进;料斗设置在横杆上,料斗和横杆均能跟随底盘前进,滑动驱动装置驱动料斗沿横杆的轴向来回移动,料斗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和开合装置,开合装置设置在出料口上;测距传感器设置在料斗的下部外侧,测距传感器沿竖直方向向下发射检测光;控制系统设置在料斗的外侧,控制系统分别与开合装置、测距传感器、滚动驱动装置和滑动驱动装置连接。
[0005]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滚动驱动装置自动驱动回填小车的前移,取代人工推动,有利于节省人力;通过设置滑动驱动装置自动驱动料斗相对底盘左右移动,有利于在回填槽宽大于出料口宽度的沟槽时,通过料斗的左右移动来实现沟槽的满铺作业,以兼容多种不同槽宽的沟槽进行回填作业;通过设置开合装置,有利于控制出料口的出料速度;通过设置测距传感器,用于检测测距传感器到沟槽槽底的高度以及回填填料后的虚铺厚度(即填料在压实前的摊铺厚度),有利于精确控制摊铺厚度,提高回填层的厚度均匀性。
[0006]进一步的方案是,开合装置包括门板和门板驱动装置,门板设置在出料口上,门板驱动装置驱动门板打开或闭合出料口。
[0007]进一步的方案是,料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板和把手,挡板位于底盘的上方,挡板能跟随料斗一起移动,把手设置在挡板的端部。
[0008]进一步的方案是,挡板上设置有到位检测装置,底盘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检测块,到位检测装置与限位检测块对应设置。
[0009]进一步的方案是,底盘包括两个横支撑和两个纵支撑,纵支撑沿底盘的前进方向延伸,横支撑连接在两个纵支撑之间;纵支撑上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与横杆平行,滚轮设置在旋转轴上。
[0010]进一步的方案是,底盘上还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下部与底盘连接,支撑柱的上部与料斗的侧壁抵接。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
[001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图。
[0014]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回填小车主要用于管道沟槽的回填铺设,回填小车包括底盘1、料斗2、测距传感器3和控制系统4,控制系统4设置在料斗2的外侧,测距传感器3与控制系统4连接。
[0016]底盘1包括两个横支撑11、两个纵支撑12和四个滚轮13,纵支撑12沿回填小车的前进方向延伸,两个纵支撑12沿横向相对设置并相距预设距离,横支撑11连接在两个纵支撑12之间,纵支撑12远离横支撑13的一侧设置有两个旋转轴,滚轮13设置在旋转轴上。底盘1上设置有滚动驱动装置,滚动驱动装置与控制系统4连接,滚动驱动装置驱动滚轮13绕旋转轴转动,以带动底盘1及整个回填小车前进。
[0017]料斗2设置在底盘1上并位于两个纵支撑12之间。具体地,底盘1的中部还设置有滑动驱动装置和两个横杆14,横杆14与横支撑11平行,料斗2与横杆14滑动连接。滑动驱动装置与控制系统4连接,滑动驱动装置驱动料斗2沿横杆14的轴向来回移动。
[0018]为了方便控制回填小车沿一直线前进,避免在前进过程中回填小车偏移沟槽,可在回填小车上设置驾驶室,驾驶人员进入驾驶室驾驶回填小车移动,或设置驾驶小车拖曳回填小车移动。
[0019]料斗2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21和开合装置,开合装置与控制系统4连接,出料口21沿横杆14的轴向延伸。开合装置包括门板22和门板驱动装置,门板驱动装置与控制系统连接,门板驱动装置驱动门板22打开或闭合出料口21。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门板22铰接在出料口21的一侧,优选为出料口21长边的一侧,门板驱动装置驱动门板22绕出料口21的一侧旋转。在另一实施例中,门板22滑动设置在出料口21长边的一侧,门板驱动装置驱动门板22水平靠近或远离出料口21长边的另一侧。
[0020]测距传感器3设置在料斗2的外侧并位于出料口21前进方向(即回填小车前进方向)的后侧,测距传感器3沿竖直方向向下发射检测光,用于检测测距传感器3到沟槽槽底的距离以及回填填料后的虚铺厚度(即填料在压实前的摊铺厚度),以精确控制摊铺厚度,保证摊铺的均匀性。测距传感器3可以为激光测距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等。
[0021]料斗2设为上大下小的倒梯形结构,料斗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板23和把手24,挡板23设为三角形,挡板23通过三个连接轴25与料斗2的侧壁固定连接,挡板23能跟随料斗2一起左右移动。三个连接轴25呈三角形地布置,在下的连接轴25的长度大于在上的连接轴25的长度,使得挡板23能沿竖直方向延伸。在回填小车的前进方向上,把手24位于挡板23前进方向的后端,两个把手24分别向回填小车的中部延伸。两个挡板23的下部外侧分别
设置有与控制系统4连接的到位检测装置,底盘1在料斗2左右移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检测块,限位检测块与到位检测装置对应设置,以检测挡板23左右移动是否到位。本实施例的到位检测装置可以为接近开关、测距传感器等。
[0022]底盘1在回填小车的前进方向的前端设置有两个支撑柱15,支撑柱15的下部与横支撑11转动连接,支撑柱15的上部与料斗2的侧壁抵接,起支撑料斗2的作用,防止料斗2装载填料后发生倾翻,也有利于减轻料斗2底部与横杆14的径向作用力,防止横杆14发生变形弯曲,影响料斗2的正常左右移动。在其它实施例中,支撑柱15也可固定在底盘1的横支撑11上。
[0023]为了适应宽度较大的沟槽及扩大料斗2左右移动的距离,横杆14和横支撑11可分别设为伸缩杆,即横杆14可沿其自身轴向伸缩,横支撑11可沿其自身轴向伸缩。通过调整横杆14和横支撑11的各自长度,来调整两个纵支撑12之间的距离及料斗2左右移动的距离。
[0024]回填小车前进时,控制系统4能自动记录滚轮13旋转的圈数并通过计算得到小车的前进距离,用户也可通过控制系统4预先设定回填小车的前进距离,当回填小车前进至预设的前进距离后自动停止前进。
[0025]控制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管道沟槽回填的回填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设置有横杆、滚动驱动装置、滑动驱动装置和多个滚轮,多个所述滚轮分设在所述底盘的两侧,所述横杆连接在所述底盘的两侧之间,所述滚动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所述滚轮绕其自身轴向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底盘前进;料斗,所述料斗设置在所述横杆上,所述料斗和所述横杆均能跟随所述底盘前进,所述滑动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料斗沿所述横杆的轴向来回移动,所述料斗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和开合装置,所述开合装置设置在所述出料口上;测距传感器,所述测距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料斗外侧并位于所述出料口前进方向的后侧,所述测距传感器沿竖直方向向下发射检测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料斗的外侧,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开合装置、所述测距传感器、所述滚动驱动装置和所述滑动驱动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填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装置包括门板和门板驱动装置,所述门板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斌侯豪杰张世祥蔡宇泽王晓李建民何宗阳韩磊阮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