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项背部理疗加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7753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项背部理疗加压装置,连接带包括母连接带和通过魔术贴贴合连接在母连接带一端的子连接带,母连接带的一端和子连接带的一端分别活动连接在充气背带上,当加压包贴附在项背部时,操作者可以通过手握压球,通过不断挤压压球,在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的作用下,外界的空气会不断被压进气囊中,气囊膨胀,使得加压包一起膨胀,进行加压,这种设置使得操作者可以通过自身需求,来调整气囊的膨胀度,从而来调整装置的加压效果,操作起来快捷方便,加压包的内侧外壁上通过缝合连接有兜袋,且兜袋与身体相接触,操作者可以根据术后不同时期治疗需要,置入冰敷包或者热敷包,从而实现止血、镇痛、消肿等的物理治疗效果。治疗效果。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项背部理疗加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理疗装置
,具体为一种可调节项背部理疗加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项背部是脂肪抽吸、体表肿瘤的常见手术部位,手术往往会广泛剥离或破坏皮下组织,术后积液、血清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普遍较高,处理起来也十分棘手,且患者需要付出额外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影响患者的医疗满意度以及和谐的医患关系。众所周知,对于项背部积液或血清肿的处理重点在于术后做好局部的加压预防工作。
[0003]目前的术后一般都是用弹力衣进行加压,但弹力衣的加压效果差,无法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来调整加压程度,且穿着舒适感欠佳,穿脱起来较为麻烦。
[0004]针对以上问题,对现有装置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可调节项背部理疗加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项背部理疗加压装置,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中术后一般都是用弹力衣进行加压,但弹力衣的加压效果差,无法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来调整加压程度,且穿着舒适感欠佳,穿脱起来较为麻烦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项背部理疗加压装置,包括连接带,连接带包括母连接带和通过魔术贴贴合连接在母连接带一端的子连接带,所述母连接带的一端和子连接带的一端分别活动连接在充气背带上;
[0007]所述充气背带包括顶面两端分别活动安装有肩带和底面两端分别活动安装有背带的加压包,加压包的内腔中设置有使加压包膨胀的充气组件,且充气组件的输入端设置在加压包的外侧,肩带的末端分别活动安装在卡接组件上,背带的末端分别活动铆接在母连接带的一端和子连接带的一端。
[0008]进一步地,所述子连接带的一端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卡块,卡块通过卡接组件从而实现连接带与肩带之间的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加压包的内侧外壁上通过缝合连接有兜袋。
[0010]进一步地,所述卡接组件的下端卡接在卡块中,卡接组件包括下端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挡板且内腔中活动安装有卡板的安装外壳,卡板与安装外壳之间通过弹簧柱进行弹性连接,且卡板用来卡接在卡块中。
[0011]进一步地,所述卡板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按压块,且按压块的上端凸出安装外壳的顶面设置,用来下压卡板。
[0012]进一步地,所述充气组件包括顶面上密封连接有软管的气囊,软管的输入端密封连接有用来向气囊中充气的压球,气囊设置在加压包的内腔中。
[0013]进一步地,所述软管的输入端末端设置有用来排气的出气口,出气口上通过螺纹密封连接有螺纹盖。
[0014]进一步地,所述压球的底部开口处密封连接有用来进气的第一单向阀,压球的顶
部开口处密封连接有用来排气的第二单向阀。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调节项背部理疗加压装置,操作者通过将肩带放置在肩部,将母连接带一端的子连接带包裹在上腰部,首先通过魔术贴将母连接带和子连接带绑紧在上腰部,再通过将卡接组件插入到卡块中,从而可以将装置绑紧在身上,当操作者需要将装置脱下时,则可通过按压胸前卡接组件中的按压块,从而使得卡板可以从卡块中分离,将装置取下,这种设置方便了操作者的穿戴,提升了操作者的使用体验感。
[0017]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调节项背部理疗加压装置,当加压包贴附在项背部时,操作者可以通过手握压球,通过不断挤压压球,在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的作用下,外界的空气会不断被压进气囊中,气囊膨胀,使得加压包一起膨胀,进行加压,这种设置使得操作者可以通过自身需求,来调整气囊的膨胀度,从而来调整装置的加压效果,操作起来快捷方便。
[0018]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调节项背部理疗加压装置,加压包的内侧外壁上通过缝合连接有兜袋,且兜袋与身体相接触,操作者可以根据术后不同时期治疗需要,置入冰敷包或者热敷包,从而实现止血、镇痛、消肿等的物理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连接带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充气背带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充气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的卡接组件剖面图。
[0024]图中:1、连接带;11、母连接带;12、子连接带;121、卡块;13、魔术贴;2、充气背带;21、加压包;211、兜袋;22、背带;23、肩带;24、卡接组件;241、安装外壳;242、挡板;243、卡板;2431、按压块;244、弹簧柱;25、充气组件;251、气囊;252、软管;2521、出气口;2522、螺纹盖;253、压球;2531、第一单向阀;2532、第二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3,一种可调节项背部理疗加压装置,包括连接带1,连接带1包括母连接带11和通过魔术贴13贴合连接在母连接带11一端的子连接带12,母连接带11的一端和子连接带12的一端分别活动连接在充气背带2上,充气背带2包括顶面两端分别活动安装有肩带23和底面两端分别活动安装有背带22的加压包21,加压包21的内腔中设置有使加压包21膨胀的充气组件25,且充气组件25的输入端设置在加压包21的外侧,肩带23的末端分别活动安装在卡接组件24上,背带22的末端分别活动铆接在母连接带11的一端和子连接带12的一端。
[0027]请参阅图2

3,一种可调节项背部理疗加压装置,母连接带11、子连接带12、肩带23和背带22都是由一种高弹力透气面料构成,子连接带12的一端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卡块121,卡块121通过卡接组件24从而实现连接带1与肩带23之间的连接,加压包21的内侧外壁上通过缝合连接有用来储放冰袋或者热袋的兜袋211,兜袋211设置在身体的内侧,用来内置冰敷包或者热敷包。
[0028]请参阅图5,一种可调节项背部理疗加压装置,卡接组件24的下端卡接在卡块121中,卡接组件24包括下端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挡板242且内腔中活动安装有卡板243的安装外壳241,卡板243与安装外壳241之间通过弹簧柱244进行弹性连接,且卡板243用来卡接在卡块121中,卡板243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按压块2431,且按压块2431的上端凸出安装外壳241的顶面设置,用来下压卡板243,使得卡板243既可以卡接在卡块121中,也可以从卡块121中分离。
[0029]请参阅图4,一种可调节项背部理疗加压装置,充气组件25包括顶面上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项背部理疗加压装置,包括连接带(1),连接带(1)包括母连接带(11)和通过魔术贴(13)贴合连接在母连接带(11)一端的子连接带(12),其特征在于:所述母连接带(11)的一端和子连接带(12)的一端分别活动连接在充气背带(2)上;所述充气背带(2)包括顶面两端分别活动安装有肩带(23)和底面两端分别活动安装有背带(22)的加压包(21),加压包(21)的内腔中设置有使加压包(21)膨胀的充气组件(25),且充气组件(25)的输入端设置在加压包(21)的外侧,肩带(23)的末端分别活动安装在卡接组件(24)上,背带(22)的末端分别活动铆接在母连接带(11)的一端和子连接带(12)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项背部理疗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连接带(12)的一端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卡块(121),卡块(121)通过卡接组件(24)从而实现连接带(1)与肩带(23)之间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项背部理疗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包(21)的内侧外壁上通过缝合连接有兜袋(2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项背部理疗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24)的下端卡接在卡块(121)中,卡接组件(24)包括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楼斌李子榕王阳张明子李之瑾李海瑞邱子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