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以高性能水泥混凝土为搭接材料的有轨电车轨道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轨电车轨道建造
,特别涉及以高性能水泥混凝土为搭接材料的有轨电车轨道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有轨电车在我国各大城市投入应用以来,在解决城市核心区换乘、市郊接驳、以及景区旅游观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在混合路权情况下,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和车辆轴载的增大,轨道结合处容易出现路面损坏现象。主要表现为:结合路面在路面载荷作用下出现下沉,裂纹;结合部填充材料选择不当,抗渗能力差,路面和钢轨遭受严重腐蚀。
[0003]在现有技术中,轨道结合处通常采用沥青混凝土浇筑,而沥青混凝土的刚度与钢轨刚度和变形不同,相比较而言,钢轨轨道的刚度远远大于沥青混凝土,变形较小。因此,在相同载荷作用下,钢轨几乎不变形,而结合面的变形会大一点,这样两个材料结合处就会出现错位,车辆在行驶到这个区域时,极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0004]路面结合部使用的填充材料一般都具备一定的抗冻性、抗压性,但缺乏一定的密实性和抗渗性,抗化学腐蚀性也低于水泥混凝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以高性能水泥混凝土为搭接材料的有轨电车轨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道床(5)上的多段槽型钢轨(1);每一所述槽型钢轨(1)两侧与路面铺装(7)之间为填充高性能水泥混凝土的填充区(2);每一所述填充区(2)均为横截面呈梯形的凹槽结构,内部均设有沿相应的所述槽型钢轨(1)长度方向延伸的透水软管(3);所述凹槽结构对应上方开口位置的宽度大于对应底部位置的宽度,横截面呈上部宽度大于下部款的倒梯形;每一所述填充区(2)与相应的所述路面铺装(7)之间的结合面均与水平面呈60
±
5度夹角;施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预拌干料、特种钢纤维和水的质量,所述预拌干料、所述特种钢纤维和所述水之间的配制比例为:100:7:8.4;步骤2、将所述预拌干料加入所述水后,现场搅拌形成高流动性的混凝土,再均匀加入所述特种钢纤维,并加热至160℃;步骤3、沿着每一所述槽型钢轨(1)两侧倾斜施工,以摊铺方式,先在每一所述填充区(2)的底层铺设所述高性能水泥混凝土;然后,在每一所述填充区(2)布设相应的所述透水软管(3),并将每一所述透水软管(3)均接入土面区的便排水管网;再进行所述高性能水泥混凝土的第二次铺设;完成后,对完成浇筑的高性能水泥混凝土进行有效保水养护到至少24至48龄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高性能水泥混凝土为搭接材料的有轨电车轨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槽型钢轨(1)均通过扣件(6)固定在所述道床(5)上相应的所述枕块(4)的上面;在所述步骤3中,进行所述高性能水泥混凝土的第二次铺设时,在对应每一所述扣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氧,黄崇伟,魏来,周定,王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