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线架的换流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7238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组合式线架的换流器结构,包括一壳体、一第一绕线架、一第二绕线架以及一第三绕线架,该第一、第二及第三绕线架组设于该壳体内,该壳体两端各设一穿设口,该第一、第二与第三绕线架各设有一贯孔与该穿设口形成一通道供一铁芯组穿过而串接,其中该第一、第二与第三绕线架各以至少一绝缘挡板分别区隔出一低压绕组槽、一第一高压绕组槽以及一第二高压绕组槽,而该第一绕线架、该第二绕线架与该第三绕线架容置于该壳体的容置空间中,由该铁芯组穿入而串接形成一换流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合式线架的换流器结构可依不同使用情况而利用该铁芯组串接成适宜的绕组数量,达到前述扩充该换流器实用性以及降低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线架的换流器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电磁 感应而产生电力转换的组合式线架的换流器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各类电子设备普及,而部份较精密电子设备需稳定的电力来源供 应其工作所需,因此市内电力需要经过换流器等电力转换装置将电力转换 为波形更单纯的直流或交流电力,而由法拉第定律可知,该换流器必须具 有两个互相独立的线圈组以及一导磁元件形成一石兹通路,借由其中 一线圏 组的电流变化而使另 一线圈组产生一感应电流,该类换流器已有许多先前的创作,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250302号的用于冷阴极管换流器的变 压器,,,该创作的构成包括一铁芯组、 一第一绕线架、 一第二绕线架以及一 第三绕线架,其中该第一、第二或第三绕线架中的其一绕有一初级圈,而 另外两绕线架绕有各次级圈,而可从其图式得知该第一、第二或第三绕线 架大致上彼此平行并排组成,而该换流器是利用该铁芯组自该第一、第二与 第三绕线架的两端嵌入固定,因此难以纵向串接另 一 换流器以扩充其驱动 负载的数量,且横向连接三个绕线架所需的铁芯较多、线架面积又较大,因 而成本难以降低,具有其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换流器结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 新型的组合式线架的换流器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借由其结构 的组合以扩充其实用性以及降低成本,非常适于实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组合式线架的换流器结构,包括供导线绕组缠绕的一第 一绕线架、 一第二绕线架、 一第三绕线架以及一壳体,该壳体设有两穿设 口且该第一绕线架、该第二绕线架与该第三绕线架各设有一贯孔与该穿设 口供一铁芯组穿设串接该第一绕线架、该第二绕线架与该第三绕线架形成 一磁封闭回路,并且该第一绕线架、该第二绕线架与该第三绕线架各别设有 多个引线接脚,该第 一绕线架是以两端的绝缘挡板区隔出 一低压绕组槽,该 第二绕线架是以两端的绝缘挡板区隔出一第一高压绕组槽,该第三绕线架 是以两端的绝缘挡板区隔出一第二高压绕组槽,而该第一绕线架、该第二3绕线架与该第三绕线架可任意组合串接而调整高低压绕组位置并组设于该 壳体。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组合式线架的换流器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一绕线架、该第二绕 线架与该第三绕线架内设有至少 一绕组槽挡板。前述的组合式线架的换流器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二绕线架与该第三绕 线架的绕组槽挡板上设有至少 一 引线槽。前述的组合式线架的换流器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一绕线架、该第二绕 线架与该第三绕线架于相接的一端各设有至少一绝缘挡板。前述的组合式线架的换流器结构,其中所述的壳体包括一容置空间,该 容置空间中设有 一 固定该第 一绕线架、该第二绕线架与该第三绕线架的线 架组设槽。前述的组合式线架的换流器结构,其中所述的穿设口设于该线架组设 槽的两端。前述的组合式线架的换流器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二绕线架、该第一绕二专利技术^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和有益效果。由以上可知,为达 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线架的换流器结构,该组合式线架 的换流器结构主要包括一壳体、 一第一绕线架、 一第二绕线架以及一第三 绕线架,该第一绕线架、第二绕线架以及第三绕线架组设于该壳体内,该 壳体两端各设一穿设口,该第一、第二与第三绕线架各设有一贯孔与该穿 设口形成一通道供一铁芯組穿过而串接,其中该第一、第二与第三绕线架 各以至少 一绝缘挡板分别区隔出 一低压绕组槽、 一第 一 高压绕组槽以及一 第二高压绕组槽,而该第一绕线架、该第二绕线架与该第三绕线架组设于 该壳体中,且固定于该线架组设槽由该铁芯组穿入而串接。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组合式线架的换流器结构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组合式线架的换流器结构可依不同使用情况而利用该铁芯组串 接成适宜的绕组数量,达到前述扩充该换流器实用性以及降低成本的目的。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产品结构 或功能上皆有较大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 效果,且较现有的换流器结构具有增进的突出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并 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 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第二与第三绕线架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分解图(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分解图(二)。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图。图6为两组线架串联的剖面图。图7为两组线架串联的电路示意图。图8为两组线架另一串联方式的剖面图。图9~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 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组合式线架的换流器 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l、图2与图3,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组合式线架的换流器结构,该 组合式线架的换流器结构是由一第一绕线架1、 一第二绕线架2、 一第三绕 线架3以及一壳体4所构成,该壳体4具有一容置空间42、 一线架组设槽 43,并于该线架组设槽43的两端各设一穿设口 41,该第一绕线架l、该第 二绕线架2以及该第三绕线架3的中心各设有一与多个导线5 (示于图5) 区隔的贯孔14、 24、 34,该第一绕线架1、该第二绕线架2与该第三绕线 架3设有多个引线接脚15、 25、 35各别连接多个导线5 (示于图5)以输 入与输出电力,该第一绕线架l以两端的绝缘挡板13区隔出一低压绕组槽 11,该第二绕线架2以该绝缘挡板23区隔出一第一高压绕组槽21,该第三绕 线架3以该绝缘挡板33区隔出一第二高压绕组槽31,该低压绕组槽11、该 第一高压绕组槽21与该第二高压绕组槽31中设有至少一绕組槽挡板111、 211、 3U,且为了该供该导线5(示于图5)缠绕后连接该引线接脚15、 25、 35而在该第二绕线架2与该第三绕线架3的绕组槽挡板211、 311上设至少 一引线槽212、 312引导导线5穿过,而该第一绕线架l、该第二绕线架2 与该第三绕线架3串接并组设于该壳体4中,且固定于该线架组设槽43,且 该第一、第二与第三绕线架l、 2、 3的贯孔14、 24、 34与该壳体4的两穿 设口 41相通,构成一通道供一铁芯组7(示于图9至图13中)串接该第一、第 二与第三绕线架l、 2、 3形成一磁封闭回路,借由该铁芯组7串接该第一、第 二与第三绕线架l、 2、 3使该低压绕组槽11与该第一高压绕组槽21、第二高压绕组槽31之间可借由缠绕的导线5绕组通过电流而产生电^f兹感应,形 成一换流器结构(如图4所示);请参阅图5,该图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图,该 第一、第二与第三绕线架1、 2、 3并不限定其排列方式,其排列的顺序可 如图5中,该第二绕线架2、该第一绕线架1以及该第三绕线架3以该贯孔 24、 14、 34贯通的方向排列并组设于该壳体4中,该第一绕线架l位于该 第二绕线架2与该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线架的换流器结构,包括供导线(5)绕组缠绕的一第一绕线架(1)、一第二绕线架(2)、一第三绕线架(3)以及一壳体(4),该壳体(4)设有两穿设口(41)且该第一绕线架(1)、该第二绕线架(2)与该第三绕线架(3)各设有一贯孔(14、24、34)与该穿设口(41)供一铁芯组(7)穿设串接该第一绕线架(1)、该第二绕线架(2)与该第三绕线架(3)形成一磁封闭回路,并且该第一绕线架(1)、该第二绕线架(2)与该第三绕线架(3)各别设有多个引线接脚(15、25、35),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绕线架(1)是以两端的绝缘挡板(13)区隔出一低压绕组槽(11),该第二绕线架(2)是以两端的绝缘挡板(23)区隔出一第一高压绕组槽(21),该第三绕线架(3)是以两端的绝缘挡板(33)区隔出一第二高压绕组槽(31),而该第一绕线架(1)、该第二绕线架(2)与该第三绕线架(3)可任意组合串接而调整高低压绕组位置并组设于该壳体(4)中。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组合式线架的换流器结构,包括供导线(5)绕组缠绕的一第一绕线架(1)、一第二绕线架(2)、一第三绕线架(3)以及一壳体(4),该壳体(4)设有两穿设口(41)且该第一绕线架(1)、该第二绕线架(2)与该第三绕线架(3)各设有一贯孔(14、24、34)与该穿设口(41)供一铁芯组(7)穿设串接该第一绕线架(1)、该第二绕线架(2)与该第三绕线架(3)形成一磁封闭回路,并且该第一绕线架(1)、该第二绕线架(2)与该第三绕线架(3)各别设有多个引线接脚(15、25、35),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绕线架(1)是以两端的绝缘挡板(13)区隔出一低压绕组槽(11),该第二绕线架(2)是以两端的绝缘挡板(23)区隔出一第一高压绕组槽(21),该第三绕线架(3)是以两端的绝缘挡板(33)区隔出一第二高压绕组槽(31),而该第一绕线架(1)、该第二绕线架(2)与该第三绕线架(3)可任意组合串接而调整高低压绕组位置并组设于该壳体(4)中。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线架的换流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 一绕线架(1)、该第二绕线架(2)与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启智
申请(专利权)人:台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