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换流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7237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组合式换流器结构,主要包括一壳体、一第一绕线架以及一第二绕线架,该第一绕线架与该第二绕线架组设于该壳体内,该壳体两端各设一穿设口,该第一绕线架与该第二绕线架各设有一贯孔与该穿设口形成一通道,该第一绕线架以一绝缘挡板区隔一第一高压绕组槽及一低压绕组槽,该第二绕线架设有一第二高压绕组槽,该铁芯组将该第二绕线架串接于该第一绕线架的低压绕组槽旁,使该第一绕线架与第二绕线架形成一低压绕组搭配至少两高压绕组的结构,依不同使用情况可利用该铁芯组串接成适宜的绕组数量,达到较现有结构更加扩充应用范围以及降低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换流器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电磁感应而产 生电力转换的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各类电子设备普及,而部分较精密电子设备需稳定的电力来源供 应其工作所需,因此市内电力需要经过换流器等电力转换装置将电力转换 为波形更单纯的直流或交流电力,而由法拉第定律可知,该换流器必须具 有两个互相独立的线圈组以及一导磁元件形成一磁通路,借由其中 一线圈 组的电流变化而使另 一线圈组产生一感应电流,该类换流器已有许多先前的专利技术,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250302号的用于冷阴极管换流器之变 压器,该专利技术的构成包括一铁芯组、 一第一绕线架、 一第二绕线架以及一 第三绕线架,其中该第一、第二或第三绕线架中的其一绕有一初级圈,而 另外两绕线架绕有各次级圈,而可从其图式得知该第一、第二或第三绕线 架大致上彼此平行并排组成,而该换流器利用该铁芯组自该第一、第二与 第三绕线架的两端嵌入固定,因此难以纵向串接另 一换流器以扩充其驱动 负载的数量,且横向连接三个绕线架所需的铁芯较多、线架面积又较大,因 而成本难以降低,具有其待改进之处。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换流器结构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 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 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 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 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组合式换流器结构,实属当前重 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换流器结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 新型的组合式换流器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借由其结构的组合 以扩充其实用性以及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釆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为达 到上述目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式换流器结构,包括供绕组缠绕的一第一 绕线架、 一第二绕线架以及一壳体,该壳体设有两穿设口且该第一绕线架3与该第二绕线架各设有一贯孔与该穿设口形成一通道供一铁芯组穿设串接 该第一绕线架与该第二绕线架形成一磁封闭回路,并且该第一绕线架与第 二绕线架各别设有多个引线接脚,该第 一 绕线架以 一绝缘挡板区隔 一 第一 高压绕组槽以及一低压绕组槽,该第二绕线架设有一第二高压绕组槽,该 第二绕线架串接于该第一绕线架的低压绕组槽旁并组设于该壳体中。前述的组合式换流器结构 少一绕组槽挡板。前述的组合式换流器结构,前述的组合式换流器结构 一端设有至少 一绝缘挡板。前述的组合式换流器结构 一端设有至少一绝缘挡板。前述的组合式换流器结构 的 一端各设有至少 一绝缘挡板。前述的组合式换流器结构 中设有一固定该第一绕线架与该第二绕线架的线架组设槽。前述的组合式换流器结构,其中该穿设口设于该线架组设槽的两端。前述的组合式换流器结构,其中该铁芯组为一 I型铁芯与一 u型铁芯。前述的组合式换流器结构,其中区隔该第一高压绕组槽与该低压绕组 槽的绝缘挡板设有 一 引线槽。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组合式换流器结构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组合式换流器结构,该组合式换流器结构主要包括一壳体、 一第一绕 线架以及一第二绕线架,该第一绕线架与该第二绕线架组设于该壳体内,该 壳体两端各设一穿设口 ,该第一绕线架与该第二绕线架各设有一贯孔与该 穿设口形成一通道供一铁芯组穿过而串接该第一绕线架与该第二绕线架,其 中该第一绕线架以一绝缘挡板区隔一第一高压绕组槽以及一低压绕组槽,该 第二绕线架设有一第二高压绕组槽,借由该铁芯组将该第二绕线架串接于 该第一绕线架的低压绕组槽旁,使串接的第一绕线架与第二绕线架形成一 低压绕组搭配至少两高压绕组的结构,并且该组合式换流器结构可依不同 使用情况而利用该铁芯组串接成适宜的绕组数量,达到前述扩充该换流器 应用范围以及降低成本的目的。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 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 图,详细说明如下。,其中该第一绕线架与第二绕线架内设有至其中该绕组槽挡板上设有至少 一 引线槽。 ,其中该第一绕线架与该第二绕线架相接的,其中该第二绕线架与该第一绕线架相接的,其中该第一绕线架与该第二绕线架于相接,其中该壳体包括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第二绕线架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分解图(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分解图(二)。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图。图6为两组线架串联的剖面图。图7为两组线架串联的电路示意图。图8 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不同实施例。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组合式换流器结构其具 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组合式换流器结构,该组合式换 流器结构由一第一绕线架1、 一第二绕线架2以及一壳体3所构成,该第一 绕线架1与该第二绕线架2的中心各设有一与多根导线4 (示于图5)区隔 的贯孔14、 24,该第一绕线架1与该第二绕线架2设有多个引线接脚15、 25 各别连接多根导线4 (示于图5)以输入与输出电力,且该第一绕线架l以 一绝缘挡板13区隔一供多根导线4绕设的第一高压绕组槽11以及一低压 绕组槽12,区隔该第一高压绕组槽11与该低压绕组槽12的绝缘挡板13设 有一引线槽131,该第一高压绕组槽11以及该低压绕组槽l2内设有至少一 绕组槽挡板lll、 121以区隔导线4的绕设,并该绕组槽挡板lll、 121为使 该导线4绕设后连接该引线接脚15而设有至少一引线槽112、 212供该导 线4通过,该第二绕线架2设有一第二高压绕组槽21,且该第二高压绕组 槽21亦同样设有至少一绕组槽挡板211;该壳体3中具有一容置空间32,该 容置空间32内更具有一固定该第一绕线架1与该第二绕线架2的线架组设 槽33,该第二绕线架2直列排列于该第一绕线架1的低压绕组槽12旁,且 该第一绕线架1与该第二绕线架2容置于该容置空间32且借由该线架组设 槽33定位,该壳体3的线架组设槽33两端具有一穿设口 31,该壳体3的 两穿设口 31与该第一绕线架l、第二绕线架2的贯孔14、 24相通形成可供 一铁芯组5 (示于图8至图12中)穿设的通道,借由该铁芯组5穿过该穿 设口 31与贯孔14、 24串接该第一绕线架1与该第二绕线架2并形成一磁 封闭回路,使该第二绕线架2的第二高压绕组槽21内的多根导线4可借由 该铁芯组5的串接与该第一绕线架1的低压绕组槽12的多根导线4产生电 磁感应,形成一换流器结构(如图4所示);请参阅图5,该图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图,该第一绕线架1与该第二绕线架2成一直列设置于该壳体3的容置空间 32中,并且该第二绕线架2设置于该第一绕线架1的低压绕组槽12旁,该第 一绕线架1与该第二绕线架2于相接的一端各设有至少一绝缘挡板13、 23 以隔绝该高压绕组与低压绕组,该铁芯组5借由穿过该穿设口 31与贯孔14、 24串接该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换流器结构,包括供绕组缠绕的一第一绕线架(1)、一第二绕线架(2)以及一壳体(3),该壳体(3)设有两穿设口(31)且该第一绕线架(1)与该第二绕线架(2)各设有一贯孔(14、24)与该穿设口(31)形成一通道供一铁芯组(5)穿设串接该第一绕线架(1)与该第二绕线架(2)形成一磁封闭回路,并且该第一绕线架(1)与第二绕线架(2)各别设有多个引线接脚(15、25),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绕线架(1)以一绝缘挡板(13)区隔一第一高压绕组槽(11)以及一低压绕组槽(12),该第二绕线架(2)设有一第二高压绕组槽(21),该第二绕线架(2)串接于该第一绕线架(1)的低压绕组槽(12)旁并组设于该壳体(3)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换流器结构,包括供绕组缠绕的一第一绕线架(1)、一第二绕线架(2)以及一壳体(3),该壳体(3)设有两穿设口(31)且该第一绕线架(1)与该第二绕线架(2)各设有一贯孔(14、24)与该穿设口(31)形成一通道供一铁芯组(5)穿设串接该第一绕线架(1)与该第二绕线架(2)形成一磁封闭回路,并且该第一绕线架(1)与第二绕线架(2)各别设有多个引线接脚(15、25),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绕线架(1)以一绝缘挡板(13)区隔一第一高压绕组槽(11)以及一低压绕组槽(12),该第二绕线架(2)设有一第二高压绕组槽(21),该第二绕线架(2)串接于该第一绕线架(1)的低压绕组槽(12)旁并组设于该壳体(3)中。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换流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绕线 架(1)与第二绕线架(2)内设有至少一绕组槽挡板(111、 121、 211)。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换流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绕组槽挡 板(111、 121、 211)上设有至少一引线槽(112、 131、 212)。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启智
申请(专利权)人:台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