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头与刀杆复合减振的内冷式车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7200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刀头与刀杆复合减振的内冷式车刀,包括刀头、刀杆、刀片、刀垫、喷嘴,刀头的前端设有刀片安装槽,刀垫内设有阶梯型的刀垫凹槽,刀垫凹槽内设有刀头减振装置,刀头减振装置包括刀垫阻尼块、第二质量块、刀垫挡板和刀垫弹簧,刀垫阻尼块、第二质量块、刀垫挡板在刀垫凹槽中由里到外依次设置,刀垫弹簧设于刀垫阻尼块的外侧,刀杆的前端开设有空心腔体,空心腔体内装有刀杆减振装置,刀杆减振装置包括阻尼块及第一质量块,第一质量块及空心腔体之间的间隙部位填充有阻尼剂;刀杆及刀头内开设有冷却液流道,刀头及刀杆内的冷却液流道通过冷却液管进行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升减振效果,同时实现切削区域的冷却、润滑及排屑的作用。的作用。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刀头与刀杆复合减振的内冷式车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刀
,特别是涉及一种刀头与刀杆复合减振的内冷式车刀。

技术介绍

[0002]在切削加工中,因切削颤振及切削过热会极大地影响到加工工件的表面质量,特别是在内圆及深孔加工中,由于在切削中刀杆的悬伸量较大,在切削加工中极易产生颤振,造成切削精度降低,增加工件废品率。为了降低切削颤振,提高产品加工精度,目前主要应用有主动减振、半主动减振及被动减振的方式,其中主动减振、半主动减振方式维护成本及对设备要求较高。目前,被动减振方式主要是通过在刀杆轴向上添加减振装置以实现减振,但是只在刀杆上添加减振装置的被动减振方式比较单一,很可能难以起到有效的减振效果。
[0003]同时在内圆及深孔加工中,因切削热很难导出会使切削温度过高,且生成的切屑如果不及时排出容易发生二次切削,这都会造成刀具寿命和工件表面质量降低,所以有必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将切削热导出和切屑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刀头与刀杆复合减振的内冷式车刀,以提升减振效果,同时实现切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刀头与刀杆复合减振的内冷式车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头、刀杆、刀片、刀垫、喷嘴,所述刀头与所述刀杆连接,所述喷嘴设置在所述刀头上;所述刀头的前端设置有刀片安装槽,所述刀垫及所述刀片通过中心销钉安装于所述刀片安装槽内,所述刀垫内设置有阶梯型的刀垫凹槽,所述刀垫凹槽内设有刀头减振装置,所述刀头减振装置包括刀垫阻尼块、第二质量块、刀垫挡板和刀垫弹簧,所述刀垫阻尼块、所述第二质量块、所述刀垫挡板在所述刀垫凹槽中由里到外依次设置,所述刀垫弹簧设于所述刀垫阻尼块的外侧,所述刀垫挡板的一端突出所述刀垫的底面并嵌入所述刀片安装槽内;所述刀杆的前端开设有圆柱形的空心腔体,所述空心腔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冷却液管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空心腔体内装有刀杆减振装置,所述刀杆减振装置包括阻尼块及第一质量块,所述第一质量块及所述阻尼块分别套装在所述冷却液管上,所述阻尼块设置在所述第一质量块的两端,在所述第一质量块及所述空心腔体之间的间隙部位填充有阻尼剂;在所述刀杆及所述刀头内开设有冷却液流道,所述刀头的后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冷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盛荣刘乐平李慧敏陈炫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