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新风采集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17117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化建筑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边缘计算建筑新风采集控制系统,包括边缘计算物联网终端系统、智慧建筑弹性物联综合布线系统与云端服务器,所述边缘计算物联网终端系统由新风数据采集子系统、分控子系统、边缘计算主控子系统与智慧建筑物联布置系统软件构成,边缘计算物联网终端系统设有多组且分布于建筑中,每组边缘计算物联网终端系统均为具备独立控制一定区域的功能单元,每组边缘计算物联网终端系统中设有多组多种类新风数据采集子系统与分控子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集成化、智能化及一体化程度高,能实现建筑内新风系统的一体化集成综合智能调控,智能化程度更高。智能化程度更高。智能化程度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新风采集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化建筑领域,具体为一种边缘计算建筑新风采集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物联网可以将无处不在的末端设备和设施,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楼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通过各种无线和/或有线的长距离和/或短距离通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应用大集成以及基于云计算的营运等模式,在内网、专网、和/或互联网环境下,采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等管理和服务功能。智慧建筑已成为建筑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智慧建筑都以建筑物为平台,采用物联网来控制建筑物中的机电设备,具有感知、传输、记忆、推理、判断和决策的综合智慧能力,形成以人、建筑、环境互为协调的整合体,为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利及可持续发展功能环境的建筑。智慧建筑有安全、健康、舒适、清洁、便利、节能、绿色、低碳等的管理和运行目标。
[0003]目前,智慧建筑的智能控制的需求逐渐被放大,新风系统和/或设备作为建筑智能设备的一种,其能进行新风调控,并在室内污染物或空气浓度超标时,开启调控净化功能。但目前智慧建筑新风系统和/或设备的物联智能化低,且很难远程调控,实际使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同时系统组成部分分散,实际运作过程中,调度困难。对于新风系统本身设备与风管管道的自身状态监测薄弱,调控困难,难以进行智能运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缘计算建筑新风采集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边缘计算建筑新风采集控制系统,包括边缘计算物联网终端系统、智慧建筑弹性物联综合布线系统与云端服务器,所述边缘计算物联网终端系统由新风数据采集子系统、分控子系统、边缘计算主控子系统与智慧建筑物联布置系统软件构成,边缘计算物联网终端系统设有多组且分布于建筑中,每组边缘计算物联网终端系统均为具备独立控制一定区域的功能单元,每组边缘计算物联网终端系统中设有多组多种类新风数据采集子系统与分控子系统;所述新风数据采集子系统用于采集智慧建筑内新风及其相关的监控数据,并将采集的状态及监控数据传输至边缘计算主控子系统,由边缘计算主控子系统通过智慧建筑物联布置系统软件中布置的弹性物联逻辑结构做出相应的控制判断,生成综合处理控制指令信息并将其发送至分控子系统。
[0006]优选的,主控子系统对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和分析,并在处理和分析后生成数据处理包备份储存,主控子系统根据设备的监控、运行工况生成控制和调整各个设备的运行情况的控制指令,并就该控制指令及数据处理包在需要进行跨系统工作时发送至云端服务器进行跨系统调配处理。
[0007]优选的,智慧建筑弹性物联综合布线系统用于提供边缘计算物联网终端系统的结构支撑与动力支持,信号传输,以及与建筑各系统的对接,智慧建筑弹性物联综合布线系统由金属桥架及附件,变压终端,信号线管及附件,动力线管,机房,配电盘,金属导线,信号线等组成,为新风数据采集子系统、分控子系统、边缘计算主控子系统提供物理空间安装支撑,动力输送及信号传输通道,并形成一个统一的智慧建筑系统。
[0008]优选的,新风数据采集子系统包括气体温度采集模块、湿度采集模块、流体状态采集模块、有害气体采集模块以及管道附件设备状态数据采集模块,气体温度采集模块、湿度采集模块、流体状态采集模块、有害气体采集模块以及管道附件设备状态数据采集模块分别用于采集建筑新风系统及附件子系统的气体温度、湿度、流体状态、有害气体含量等风管内气体数据、管道状态数据、管道附件设备状态数据,并将上述多种类、多路数据传输至边缘计算主控子系统进行边缘计算处理。
[0009]优选的,边缘计算主控子系统基于BIM的可视化进行能源管理、信息管理、智能控制。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专利技术集成化、智能化及一体化程度高,能实现建筑内新风系统的一体化集成综合智能调控,智能化程度更高。相较于传统的建筑物联网技术应用,本系统的边缘计算部分可以极大的提高信息与问题的处理速度及效率。
[0012]2、本专利技术相较于传统的物联技术依托电池供电、单元独立的安装造成的传感器、控制器物联网终端在建筑中百级的安装数量级,本系统依托智慧建筑弹性物联综合布线系统可将十万级至百万级的传感器、控制器等物联网终端布置到建筑中,极大的提升了新风系统的智能综合控制能力,将智慧建筑系统的控制力延伸到现有新风系统的末端,达到对建筑的新风系统和/或设备、管道相关全方位无死角数据采集与细微控制,从而进行相应的智能运维、智能维护与节能控制。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模块框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基于Node

Red的处理示意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建筑新风采集控制系统的事件反馈控制机制的原理图。
[0016]图中:1、新风数据采集子系统;2、分控子系统;3、主控子系统;4、智慧建筑弹性物联综合布线系统;5、智慧建筑物联布置系统软件;6、云端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边缘计算建筑新风采集控制系统,包括边缘计算物联网终端系统、智慧建筑弹性物联综合布线系统4与云端服务器6,所述边缘计算物联网终端系统由新风数据采集子系统1、分控子系统2、边缘计算主控子系统3与智
慧建筑物联布置系统软件5构成,边缘计算物联网终端系统设有多组且分布于建筑中,每组边缘计算物联网终端系统均为具备独立控制一定区域的功能单元,每组边缘计算物联网终端系统中设有多组多种类新风数据采集子系统1与分控子系统2;所述新风数据采集子系统1用于采集智慧建筑内新风及其相关的监控数据,并将采集的状态及监控数据传输至边缘计算主控子系统3,由边缘计算主控子系统3通过智慧建筑物联布置系统软件5中布置的弹性物联逻辑结构做出相应的控制判断,生成综合处理控制指令信息并将其发送至分控子系统2。
[0019]在本实施例中,主控子系统3对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和分析,并在处理和分析后生成数据处理包备份储存,主控子系统3根据设备的监控、运行工况生成控制和调整各个设备的运行情况的控制指令,并就该控制指令及数据处理包在需要进行跨系统工作时发送至云端服务器6进行跨系统调配处理。
[0020]在本实施例中,智慧建筑弹性物联综合布线系统4用于提供边缘计算物联网终端系统的结构支撑与动力支持,信号传输,以及与新风系统中各部分的对接,智慧建筑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缘计算建筑新风采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边缘计算物联网终端系统、智慧建筑弹性物联综合布线系统(4)与云端服务器(6),所述边缘计算物联网终端系统由新风数据采集子系统(1)、分控子系统(2)、边缘计算主控子系统(3)与智慧建筑物联布置系统软件(5)构成,边缘计算物联网终端系统设有多组且分布于建筑中,每组边缘计算物联网终端系统均为具备独立控制一定区域的功能单元,每组边缘计算物联网终端系统中设有多组多种类新风数据采集子系统(1)与分控子系统(2);所述新风数据采集子系统(1)用于采集智慧建筑内新风及其相关的监控数据,并将采集的状态及监控数据传输至边缘计算主控子系统(3),由边缘计算主控子系统(3)通过智慧建筑物联布置系统软件(5)中布置的弹性物联逻辑结构做出相应的控制判断,生成综合处理控制指令信息并将其发送至分控子系统(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缘计算建筑新风采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子系统(3)对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和分析,并在处理和分析后生成数据处理包备份储存,主控子系统(3)根据设备的监控、运行工况生成控制和调整各个设备的运行情况的控制指令,并就该控制指令及数据处理包在需要进行跨系统工作时发送至云端服务器(6)进行跨系统调配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缘计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晨张秦陆镭
申请(专利权)人:云小维数字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