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兰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紫花苜蓿间作小麦和玉米的粮草复合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17070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紫花苜蓿间作小麦和玉米的粮草复合种植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紫花苜蓿与小麦和玉米间作复合种植的方法,规定了配套的间作带幅宽度调控、耕作方法、施肥量和粮草收获利用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利用紫花苜蓿生物固氮和覆盖地表时间长的特性,通过其与冬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的复合种植以达到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光能和土地利用效率、增加作物产量的效果,有效缓解传统苜蓿种植中存在的草地土壤干燥化和粮食作物生产中过度施肥等问题。在我国北方农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紫花苜蓿间作小麦和玉米的粮草复合种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种植业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紫花苜蓿间作小麦和玉米的粮草复合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冬小麦和玉米是我国北方农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但是粮食作物常年连作和过量施肥等传统耕作方法已在部分区域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退化、肥力降低等问题,同时单一的生态系统结构、土壤养分不平衡等导致病虫害严重、农药过度使用。素有“牧草之王”之称的紫花苜蓿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面积最广的优良牧草,它是一种多年生、深根系的豆科饲料作物,具有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蛋白含量高等特点。栽培紫花苜蓿也具有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效果。
[0003]但是以往的种植技术仅考虑粮食作物高产栽培或紫花苜蓿牧草生草,没有考虑粮食作物和牧草作物的结合种植,未能发挥粮草作物之间的互补互惠功能,存在改进空间。苜蓿与冬小麦和玉米间作生态系统具有明显优势,在稳定植物产量和提高土壤水土保持能力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并促进农业生产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提升和养分的高效可持续利用。粮草复合种植系统的推行可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转型升级、提升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紫花苜蓿间作小麦和玉米的粮草复合种植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6]本专利技术一种紫花苜蓿间作小麦和玉米的粮草复合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第1年8月下旬进行整地,使用耕地机翻耕30

40cm,施入有机肥底肥,并用旋耕机将土地表土打碎耙平。
[0008](2)8月下旬播种紫花苜蓿,隔带播种,带宽根据播种机幅宽确定。
[0009](3)9月中旬在苜蓿预留的条带上种植冬小麦。
[0010](4)翌年5月下旬收割第1茬苜蓿,6月下旬收获冬小麦,7月下旬收获第2茬苜蓿,9月下旬收获第3茬苜蓿。
[0011](5)第3年4月中旬在前茬小麦条带种植玉米,9月下旬收获玉米。
[0012](6)紫花苜蓿的最佳利用年限为4年,专利规定紫花苜蓿间作小麦和玉米复合种植方法的种植周期也为4年,第3年玉米收获后进行下一个冬小麦和玉米轮作周期的种植,采用旋耕机整地、施有机肥、种植冬小麦。
[0013]进一步,苜蓿和粮食作物的播种带幅均为1.8m,苜蓿带一直生长苜蓿,粮食作物带冬小麦与玉米轮作,轮作周期为2年。
[0014]进一步,紫花苜蓿和冬小麦均采用9孔麦类作物专用播种机播种,播种机宽1.8m;
紫花苜蓿播种5行,行距为40cm(播种时将播种机第2、4、6和8孔堵住,仅留1、3、5、7和9孔下籽),播种量为15kg/ha;冬小麦播种9行,行距为20cm,播种量为180kg/ha;玉米行距45cm,株距30cm,密度为7.4万株/ha。
[0015]进一步,整地时施入有机肥,有机肥为充分腐熟的植物肥料、人粪尿、厩肥、堆肥和沤肥等农家肥,施肥量4

5t/ha;紫花苜蓿播种时施N、P2O5和K2O的含量为均为16%复合肥,施肥量约合纯氮50kg/ha,第2年和第3年不施肥;冬小麦播种时施复合肥,施肥量约合纯氮50kg/ha,翌年拔节期施尿素,施肥量约合纯氮50kg/ha;玉米播种时施复合肥,施肥量约合纯氮60kg/ha,翌年拔节期施尿素,施肥量约合纯氮100kg/ha。
[0016]进一步,苜蓿在初花期按时收割,采用专用割草机收割机收割,收割之后晾晒制作干草,或者用于制作青贮饲料;冬小麦采用大型收割机收割(苜蓿第一茬已经收获,大型收割机对苜蓿损害较小),收割后秸秆覆盖地表,免耕;玉米也采用专用收割机收获(苜蓿第三茬收割后收获玉米)。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果园生草覆盖种植管理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专利利用紫花苜蓿生物固氮和覆盖地表时间长的特性,通过其与冬小麦和紫花苜蓿复合种植课以达到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光能和土地利用效率、增加作物产量的效果,有效缓解传统种植中存在的牧草草地土壤干燥化和粮食作物过度施肥等问题。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0019]专利技术书附图,图1是紫花苜蓿与冬小麦和玉米间作复合种植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紫花苜蓿间作小麦和玉米的粮草复合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1)第1年8月下旬进行整地,使用耕地机翻耕30

40cm,施入有机肥底肥,并用旋耕机将土地表土打碎耙平。
[0023](2)8月下旬播种紫花苜蓿,隔带播种,带宽根据播种机幅宽确定。
[0024](3)9月中旬在苜蓿预留的条带上种植冬小麦。
[0025](4)翌年5月下旬收割第1茬苜蓿,6月下旬收获冬小麦,7月下旬收获第2茬苜蓿,9月下旬收获第3茬苜蓿。
[0026](5)第3年4月中旬在前茬小麦条带种植玉米,9月下旬收获玉米。
[0027](6)紫花苜蓿的最佳利用年限为4年,专利规定紫花苜蓿间作小麦和玉米复合种植方法的种植周期也为4年,第3年玉米收获后进行下一个冬小麦和玉米轮作周期的种植,采用旋耕机整地、施有机肥、种植冬小麦。
[0028]进一步,苜蓿和粮食作物的播种带幅均为1.8m,苜蓿带一直生长苜蓿,粮食作物带冬小麦与玉米轮作,轮作周期为2年。
[0029]进一步,紫花苜蓿和冬小麦均采用9孔麦类作物专用播种机播种,播种机宽1.8m;紫花苜蓿播种5行,行距为40cm(播种时将播种机第2、4、6和8孔堵住,仅留1、3、5、7和9孔下籽),播种量为15kg/ha;冬小麦播种9行,行距为20cm,播种量为180kg/ha;玉米行距45cm,株距30cm,密度为7.4万株/ha。
[0030]进一步,整地时施入有机肥,有机肥为充分腐熟的植物肥料、人粪尿、厩肥、堆肥和
沤肥等农家肥,施肥量4

5t/ha;紫花苜蓿播种时施N、P2O5和K2O的含量为均为16%复合肥,施肥量约合纯氮50kg/ha,第2年和第3年不施肥;冬小麦播种时施复合肥,施肥量约合纯氮50kg/ha,翌年拔节期施尿素,施肥量约合纯氮50kg/ha;玉米播种时施复合肥,施肥量约合纯氮60kg/ha,翌年拔节期施尿素,施肥量约合纯氮100kg/ha。
[0031]进一步,苜蓿在初花期按时收割,采用专用割草机收割机收割,收割之后晾晒制作干草,或者用于制作青贮饲料;冬小麦采用大型收割机收割(苜蓿第一茬已经收获,大型收割机对苜蓿损害较小),收割后秸秆覆盖地表,免耕;玉米也采用专用收割机收获(苜蓿第三茬收割后收获玉米)。
[0032]实施例1
[0033]2017

2020年连续开展了4年大田试验,根据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技术要求开展了紫花苜蓿间作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紫花苜蓿间作小麦和玉米的粮草复合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第1年8月下旬进行整地,使用耕地机翻耕30

40cm,施入有机肥底肥,并用旋耕机表土打碎耙平。(2)8月下旬播种紫花苜蓿,隔带播种,带宽根据播种机幅宽确定。(3)9月中旬在苜蓿预留的条带上种植冬小麦。(4)翌年5月下旬收割第1茬苜蓿,6月下旬收获冬小麦,7月下旬收获第2茬苜蓿,9月下旬收获第3茬苜蓿。(5)第3年4月中旬在前茬小麦条带种植玉米,9月下旬收获玉米。(6)紫花苜蓿的最佳利用年限为4年,专利规定紫花苜蓿间作小麦和玉米复合种植方法的种植周期也为4年,第3年玉米收获后进行下一个冬小麦和玉米轮作周期的种植,采用旋耕机整地、施有机肥、种植冬小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花苜蓿间作小麦和玉米的粮草复合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苜蓿和粮食作物的播种带幅均为1.8m,苜蓿带一直生长苜蓿,粮食作物带冬小麦与玉米轮作,轮作周期为2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花苜蓿间作小麦和玉米的粮草复合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紫花苜蓿和冬小麦均采用9孔麦类作物专用播种机播种,播种机宽1.8m;紫花苜蓿播种5行,行距为40cm(播种时将播种机第2、4、6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自奎吴玉环马龙帅沈禹颖杨倩马千虎王立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