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光结构、调光装置、调光模组和调光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6962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光结构、调光装置、调光模组和调光方法,其中调光结构包括凹型透明容器;和多个带单一电荷的染色颗粒,容纳于所述凹型透明容器内;其中,所述染色颗粒在所述凹型透明容器内的位置的变化,能够改变所述调光结构的透光率,可以实现高透光率、半透明和完全黑色的切换,并可以在其上显示文字、图形、图像等,并且响应速度比较快。并且响应速度比较快。并且响应速度比较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光结构、调光装置、调光模组和调光方法


[0001]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一种电子墨水调光显示屏、调光装置、调光面板和调光玻璃。

技术介绍

[0002]在实现透明笔记本电脑、透明电脑显示器、透明电视等设备的时候,由于透明没有遮挡,因此,当个人在工作或聊天的时候,其个人隐私没法得到保障,因此,需要一种可以由用户自主控制透明或不透明的面板以保障用户的个人隐私。另一方面,当透明笔记本电脑、透明电脑显示器、透明电视等设备要实现普通笔记本电脑、普通电脑显示器、普通电视等设备的视觉效果的时候,由于其黑色即为透明,因此,需要一种可以提供黑色的可控调光板把光线通过率调整为0%。
[0003]液晶控光技术可以控制光的透明度,但LCD液晶技术由于使用了偏振光片,因此,光线有一半被偏振光片被挡住了,透光率不超过53%,严重影响采光效果;雾化效果的液晶控光技术只能把是透明和雾化两种效果,最终光线的亮度变化不大,只适合于户内使用。
[0004]目前已有的电子墨水技术中,其微囊里面是带电荷的黑色和白色染色颗粒,由于颗粒是染色的,即无论任何时候都不可能产生透明效果;即使把白色染色颗粒替换成透明颗粒,其最大的光线通过率理论值仅有25%,完全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0005]还有一种电子墨水技术,其使用电润湿的方法改变液滴的膨胀大小,进而驱动微囊的移动,并通过微囊产生不同的灰度值,但由于微囊本身为非透明,因此,微囊覆盖区域光线无法穿过,无法实现透明调光作用;在微囊没有覆盖的地方为透明,在微囊覆盖的地方为非透明,这两个区域的透明度均无法改变,缺乏关键功能;另外,微囊以屏幕两侧作为基础往中间来回移动,导致屏幕两侧存在一定的不透明区间,导致在透明笔记本电脑、透明电脑显示器、透明电视等设备使用上不得不在两侧保留同样的不透明区间,影响产品美观,如果应用在汽车玻璃上则会产生视觉盲区,严重危害行车安全;再者,由于微囊需要在屏幕两侧移动到屏幕中,其中的耗时比较大。
[0006]另外一种基于导电性铟锡氧化物的调光玻璃,虽然其最大透光率可以达80%,最低透光率少于5%,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但其由最大透光率到最小透光率的过程需要耗时30秒,因此,存在重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墨水调光显示屏、调光装置、调光面板和调光玻璃,可以为透明笔记本电脑、透明电脑显示器、透明电视等设备提供个人隐私保障,并且可以实现普通笔记本电脑、普通电脑显示器、普通电视等设备的视觉效果的时候;可以实现高透光率和完全黑色的切换,并且响应速度比较快。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调光结构,包括:凹型透明容器;和多个带单一电荷的染色颗粒,容纳于所述凹型透明容器内;其中,所述染色颗粒在所述凹型透明容器内的位置的变化,能够改变所述
调光结构的透光率。
[0010]进一步地,所述凹型透明容器为半球体形、椭圆体形、正方体形、长方体形、圆锥体形。
[0011]进一步地,所述凹型透明容器内部填充有与所述染色颗粒数量相等的带异性电荷的透明颗粒,以保持所述凹型透明容器整体电荷中性。
[0012]进一步地,所述凹型透明容器为微囊。
[0013]进一步地,所述凹型透明容器在透明基板上通过成盒工艺被构造成凹型透明单元。
[0014]进一步地,所述凹型透明容器具有用于容纳所述染色颗粒的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具有位于下部的第一容纳空间以及位于上部的第二容纳空间,所述染色颗粒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和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之间的位置变化,能够改变所述调光结构的透光率。
[0015]进一步地,所述凹型透明容器具有位于外侧的第一弧面、位于内侧的第二弧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弧面和所述第二弧面的顶面,所述第一弧面、第二弧面和所述顶面限定所述中空腔体,所述第一弧面和所述第二弧面限定所述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围绕所述第二弧面布置。
[0016]一种调光装置,包括调光层,包括上述的调光结构;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其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用于向一个或多个所述调光结构施加电压,使所述染色颗粒在所述凹型透明容器内的位置发生改变,从而改变透光率。
[0017]进一步地,所述调光层位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
[0018]进一步地,多个所述调光结构形成单层结构,铺满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的中间区域。
[001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包括第三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用于施加第一可调电压和第二可调电压,所述第三电极用于施加基准电压,所述基准电压、所述第一可调电压和所述第二可调电压同时作用于所述调光结构,使所述凹型透明容器内的染色颗粒的位置发生改变,从而改变透光率。
[0020]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基准电压、所述第一可调电压和所述第二可调电压。
[0021]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包括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与外部设备进行通讯,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通讯模块接收的指令控制对作用于每个调光结构的基准电压、第一可调电压和第二可调电压进行控制,实现整体调光效果。
[0022]进一步地,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像素点,每一所述像素点包括多块颜色滤片,每块所述颜色滤片对应至少一个所述调光结构。
[0023]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像素点的颜色滤片均为无色透明材料。
[0024]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像素点的颜色滤片包括红色透明材质、绿色透明材质和蓝色透明材质;或者每一所述像素点的颜色滤片包括红色透明材质、绿色透明材质、蓝色透明材质和无色透明材质。
[0025]一种调光模组,包括:发光显示板;和上述的调光装置,与所述发光显示板贴合。
[0026]一种调光方法,包括:提供上述的调光结构;使凹型透明容器内的染色颗粒的位置
发生变化,从而改变调光结构的透光率。
[0027]一种调光方法,包括:提供上述的调光装置;通过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向所述调光结构施加电压使所述染色颗粒在所述凹型透明容器内的位置发生改变,从而改变透光率。
[0028]一种调光方法,包括:提供上述的调光结构;当每一像素点的颜色滤片均为无色透明材料时,通过控制器对各颜色滤片对应的各调光结构进行控制,以组合成多个阶度的透明效果,使象素点可以呈现多个透明阶度,实现多阶透明调光效果,以及显示文字、图形、图像等信息;当每一像素点的颜色滤片分别为红色透明材质、绿色透明材质和蓝色透明材质时,通过控制器对各颜色滤片对应的各调光结构进行控制,进而控制各颜色滤片对应颜色的透明率,使像素点可以呈现多种不同的双向颜色以及相应的透明度,实现彩色透明调光效果,以及显示文字、图形、图像等信息;当每一像素点的颜色滤片分别为红色透明材质、绿色透明材质、蓝色透明材质和无色透明材料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凹型透明容器;和多个带单一电荷的染色颗粒,容纳于所述凹型透明容器内;其中,所述染色颗粒在所述凹型透明容器内的位置的变化,能够改变所述调光结构的透光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透明容器为半球体形、椭圆体形、正方体形、长方体形、圆锥体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透明容器内部填充有与所述染色颗粒数量相等的带异性电荷的透明颗粒,以保持所述凹型透明容器整体电荷中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透明容器为微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透明容器在透明基板上通过成盒工艺被构造成凹型透明单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透明容器具有用于容纳所述染色颗粒的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具有位于下部的第一容纳空间以及位于上部的第二容纳空间,所述染色颗粒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和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之间的位置变化,能够改变所述调光结构的透光率。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透明容器具有位于外侧的第一弧面、位于内侧的第二弧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弧面和所述第二弧面的顶面,所述第一弧面、第二弧面和所述顶面限定所述中空腔体,所述第一弧面和所述第二弧面限定所述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围绕所述第二弧面布置。8.一种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光层,包括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1

7任意一项所述的调光结构;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其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用于向一个或多个所述调光结构施加电压,使所述染色颗粒在所述凹型透明容器内的位置发生改变,从而改变透光率。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层位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调光结构形成单层结构,铺满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的中间区域。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包括第三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用于施加第一可调电压和第二可调电压,所述第三电极用于施加基准电压,所述基准电压、所述第一可调电压和所述第二可调电压同时作用于所述调光结构,使所述凹型透明容器内的染色颗粒的位置发生改变,从而改变透光率。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伟明皮爱平黄飞鹰梁华贵陈吉宏黄伟涛郑则润陈秋榕孟青皮燕
申请(专利权)人:巽腾广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