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镥标记的纳米载体在制备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6918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抗肿瘤药物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镥标记的纳米载体在制备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并提供了所述镥标记的纳米载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验验证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镥标记的纳米载体在制备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抗肿瘤药物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镥标记的纳米载体在制备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能够产生生物活性胺和多肽激素的异质性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多种器官和组织,既有表现为惰性、缓慢生长的良性肿瘤,也有低度恶性的肿瘤,也有高转移性、显著恶性的肿瘤,是一大类肿瘤的统称。
[0003]根据肿瘤是否具有激素分泌功能和有无出现激素引起的临床症状,将神经内分泌瘤分为非功能性(约占80%)和功能性(约占20%)两大类。非功能性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的消化道症状或肿瘤局部占位症状,如进行性吞咽困难、腹痛、腹胀、腹泻、腹部包块、黄疸或黑便等;功能性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主要表现为肿瘤分泌有生物学活性的激素引起的相关临床症状,如皮肤潮红、出汗、哮喘、腹泻、低血糖、难治性消化道溃疡、糖尿病等。功能性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主要以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居多,包括胰岛素瘤、生长抑素瘤、胰高血糖素瘤、胃泌素瘤等。
[0004]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手段包括内镜手术和外科手术治疗、放射介入治疗、放射性核素治疗、化学治疗、生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选择何种治疗手段,取决于肿瘤的分级、分期、发生部位以及是否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
[0005]由于放射性核素治疗和放射性核素诊断的基本临床方法前景良好,全世界对反应堆核素
177
Lu的需求在增加。作为拥有较短半衰期T
1/2
=6.71天的低能量β发射体,
177
Lu构成了将大量能量特定沉积在小容积内的优异载体。这些物理性质极大程度上以肿瘤学中放射性免疫

放射性核素治疗和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的形式得以应用,尤其用于肿瘤的治疗和诊断。
[0006]因此,如何根据镥元素的特性,制备得到镥标记的纳米载体,并将其应用在制备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药物中,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镥标记的纳米载体在制备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药物中的应用,仅通过1.11 MBq单次给药治疗即可显著达到抑制消融肿瘤的效果。
[0008]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镥标记的纳米载体在制备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0009]优选的,所述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药物是用于联合光热治疗和放射性核素治疗。
[0010]优选的,所述镥标记的纳米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Mal

PEG
12

DSPE和三(2

羧乙基)膦混合后进行反应,将反应产物纯化、冻干后溶于四氢呋喃中,得到A溶液;
(2)将DOTA

NHS的二甲基亚砜溶液和NH2‑
PEG
45

DSPE的二甲基亚砜溶液混合得到B溶液;(3)将PCPDTBT溶于四氢呋喃,得到C溶液;(4)将A溶液、B溶液、C溶液混合,在水中进行超声自组装,通氮气,过柱,超滤后,得到DOTA

SPN

GIP,加水得到DOTA

SPN

GIP溶液;(5)将步骤(4)得到的DOTA

SPN

GIP溶液、
177
LuCl3/HCl溶液、醋酸钠溶液混合后反应,将反应产物加入PBS或者生理盐水后超滤即可得到镥标记的纳米载体。
[0011]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Mal

PEG
12

DSPE和三(2

羧乙基)膦的质量比为8~12∶1~3∶13~15;在反应前,将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Mal

PEG
12

DSPE和三(2

羧乙基)膦分别调节pH=7.2~7.6后再混合进行反应;所述反应为在室温震荡10~14h;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Mal

PEG
12

DSPE和三(2

羧乙基)膦的总质量与四氢呋喃的体积比为1.6~3.6g∶130~170L。
[0012]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DOTA

NHS在二甲基亚砜中与NH2‑
PEG
45

DSPE在二甲基亚砜中的浓度均为8~12g/L;所述混合为在室温震荡1.5~2.5h;DOTA

NHS的二甲基亚砜溶液和NH2‑
PEG
45

DSPE的二甲基亚砜溶液的体积比为3~5∶24~28。
[0013]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PCPDTBT与四氢呋喃的质量体积比为1~2g∶1~2L。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加水量为A溶液、B溶液、C溶液总体积的3~5倍;超声频率≥20KHz;自组装时间为12~18min。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A溶液、B溶液、C溶液体积比为130~170∶25~35∶40~60;通氮气后,通过PD10凝胶柱,接特定区段的中间产物,然后进行超滤;当所述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的使用量为1mg时,所述中间产物为PD10凝胶柱流出的第4~5mL;当所述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的使用量为2Nmg,所述中间产物为PD10凝胶柱流出的第(3N+1)~(3+2)NmL;DOTA

SPN

GIP与水的体积比为3~7∶10。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所述
177
LuCl3/HCl溶液的放射量为148 ~185 MBq;
177
LuCl3/HCl溶液、DOTA

SPN

GIP溶液与醋酸钠溶液的体积比为3~5∶4~6∶0.5~1.5;所述醋酸钠溶液的浓度为0.15~0.35M;所述反应为在室温震荡25~35min。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反应产物与加入的PBS或者生理盐水的体积比为1∶3~5。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纯化为超滤,参数设置为4000~6000转/min,25~35min,超滤5~8次;所述步骤(4)和(5)中超滤参数设置均为3000~4000转/min,4~6min,超滤1~3次。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
177
Lu是用于分子放射疗法(MRT)的发射β射线的代表性放射性药物,目前在欧洲
范围内常规用于治疗NET(神经内分泌瘤)患者。该疗法一般是由2次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镥标记的纳米载体在制备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药物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药物是用于联合光热治疗和放射性核素治疗。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镥标记的纳米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Mal

PEG
12

DSPE和三(2

羧乙基)膦混合后进行反应,将反应产物纯化、冻干后溶于四氢呋喃中,得到A溶液;(2)将DOTA

NHS的二甲基亚砜溶液和NH2‑
PEG
45

DSPE的二甲基亚砜溶液混合得到B溶液;(3)将PCPDTBT溶于四氢呋喃,得到C溶液;(4)将A溶液、B溶液、C溶液混合,在水中进行超声自组装,通氮气,过柱,超滤后,得到DOTA

SPN

GIP,加水得到DOTA

SPN

GIP溶液;(5)将步骤(4)得到的DOTA

SPN

GIP溶液、
177
LuCl3/HCl溶液、醋酸钠溶液混合后反应,将反应产物加入PBS或者生理盐水后超滤即可得到镥标记的纳米载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Mal

PEG
12

DSPE和三(2

羧乙基)膦的质量比为8~12∶1~3∶13~15;在反应前,将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Mal

PEG
12

DSPE和三(2

羧乙基)膦分别调节pH=7.2~7.6后再混合进行反应;所述反应为在室温震荡10~14h;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Mal

PEG
12

DSPE和三(2

羧乙基)膦的总质量与四氢呋喃的体积比为1.6~3.6g∶130~170L。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然施秀敏李庆王峰杨凯王广林张川梁茂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