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周燊专利>正文

竹笋剥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6716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竹笋剥壳装置,包括附属架、动态开壳机构和挤压式脱壳机构,所述附属架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侧部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表面开设有滑孔,所述挤压式脱壳机构处于两个横杆的内侧,所述挤压式脱壳机构的侧部固定有滑柱;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动态开壳机构和挤压式脱壳机构,动态开壳机构实现对处于上滚轮组和下滚轮组之间传输的竹笋实现开壳处理,然后将其输送到挤压式脱壳机构内,通过左滚轮和右滚轮进行挤压输送,实现将开壳后的笋壳从竹肉上剥离。的笋壳从竹肉上剥离。的笋壳从竹肉上剥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竹笋剥壳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具体涉及竹笋剥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日益提高,相对应的人力成本也随之上升,而竹笋加工领域,特别是竹笋粗加工依旧是一个人员密集型产业,在竹笋的清洗,烹制,灌装流程均已不同程度实现自动化时,由于竹笋采收后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为了保证竹笋的新鲜程度目前在剥壳环节一直是采取大量招聘临时工集中工作的方式,费用高,效率低,且因为直接接触食品原材料也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卫生风险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竹笋剥壳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竹笋剥壳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竹笋剥壳装置,包括附属架、动态开壳机构和挤压式脱壳机构,所述附属架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侧部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表面开设有滑孔,所述挤压式脱壳机构处于两个横杆的内侧,所述挤压式脱壳机构的侧部固定有滑柱,所述滑柱的一端置于滑孔内部,所述第二支架和第一支架的侧部设置有横架,所述横架顶端固定有水平固定杆,所述动态开壳机构装设在水平固定杆上,所述挤压式脱壳机构的顶端设置有缺口板,所述缺口板装设在第三支架的顶端一侧。
[0005]优选的,所述动态开壳机构由上滚轮组和下滚轮组组成,所述上滚轮组处于下滚轮组的顶部,且上滚轮组和下滚轮组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上滚轮组内侧固定有刀杆,所述刀杆的表面固定有调节框架,所述调节框架的内侧设置有调节削皮刀。
[0006]优选的,所述下滚轮组由侧板和一组辊筒组成,所述辊筒的外壁套设有平面皮带。
[0007]优选的,所述辊筒的一端穿过侧板固定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上连接有传动皮带,所述辊筒的另一端穿过侧板连接有电机。
[0008]优选的,所述挤压式脱壳机构由左滚轮和右滚轮组成,所述左滚轮和右滚轮的底端均连接有齿轮,且两个齿轮相互啮合,在左滚轮的底端设置有组装架,所述组装架的一端固定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和左滚轮相互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的表面均开设有第一调节孔,所述横杆的两端表面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调节孔内贯穿连接有紧固螺钉,所述挤压式脱壳机构的顶端和第三支架通过转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表面均开设有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孔内贯穿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与横架通过螺纹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设计的动态开壳机构和挤压式脱壳机构,动态开壳机构实现对处于上滚
轮组和下滚轮组之间传输的竹笋实现开壳处理,然后将其输送到挤压式脱壳机构内,通过左滚轮和右滚轮进行挤压输送,实现将开壳后的笋壳从笋肉上剥离,通过设计的缺口板,实现对竹笋输送过程中,对剥离的笋肉进行阻挡,进一步实现壳子的完全脱离,通过设计的弹簧实现将上滚轮组和下滚轮组进行柔性连接,既能满足竹笋尺寸大小不一所要求的通用性,也能利用上滚轮组的重力固定竹笋,使其不易偏离调节削皮刀刃口,通过设计的调节削皮刀和调节框架,调节削皮刀置于调节框架内,使其刃口高度可以调节,既便于清洁保养,也便于在切换尺寸差距较大的竹笋时能有效削皮,对后续挤压式脱壳机构顺利脱壳给予便利,通过设计的平面皮带,实现对处于动态开壳机构内的竹笋进行传输。
[0013](2)通过设计的第一调节孔、横杆和紧固螺钉,通过调节横杆在第三支架和第二支架上水平滑移,进而实现带动挤压式脱壳机构以第三支架顶端为轴心进行角度调节,然后再通过紧固螺钉实现紧固,通过设计的第二调节孔和锁紧螺栓,实现对动态开壳机构进行水平高度调节。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挤压式脱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动态开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的A处放大图;
[0018]图中:1、附属架;2、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减速电机;5、横杆;6、第三支架;7、齿轮;8、缺口板;9、右滚轮;10、弹簧;11、上滚轮组;12、平面皮带;13、下滚轮组;14、左滚轮;15、调节削皮刀;16、刀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
[0021]请参阅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竹笋剥壳装置,包括附属架1、动态开壳机构和挤压式脱壳机构,通过设计的动态开壳机构和挤压式脱壳机构,动态开壳机构实现对处于上滚轮组11和下滚轮组13之间传输的竹笋实现开壳处理,然后将其输送到挤压式脱壳机构内,通过左滚轮14和右滚轮9进行挤压输送,实现将开壳后的壳子从竹肉上剥离,附属架1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和第三支架6,第三支架6和第二支架3的侧部设置有横杆5,横杆5表面开设有滑孔,挤压式脱壳机构处于两个横杆5的内侧,挤压式脱壳机构的侧部固定有滑柱,滑柱的一端置于滑孔内部,第二支架3和第一支架2的侧部设置有横架,横架顶端固定有水平固定杆,动态开壳机构装设在水平固定杆上,挤压式脱壳机构的顶端设置有缺口板8,通过设计的缺口板8,实现对竹笋输送过程中,对剥离的孙肉进行阻挡,进一步实现笋壳的完全脱离,缺口板8装设在第三支架6的顶端一侧,动态开壳机构由上滚轮组11和下滚轮组13组成,上滚轮组11处于下滚轮组13的顶部,且上滚轮组11和下滚
轮组13之间连接有弹簧10,通过设计的弹簧10实现将上滚轮组11和下滚轮组13进行柔性连接,既能满足竹笋尺寸大小不一所要求的通用性,也能利用上滚轮组11的重力固定竹笋,使其不易偏离调节削皮刀15刃口,上滚轮组11内侧固定有刀杆16,刀杆16的表面固定有调节框架,调节框架的内侧设置有调节削皮刀15,通过设计的调节削皮刀15和调节框架,调节削皮刀15置于调节框架内,使其刃口高度可以调节,既便于清洁保养,也便于在切换尺寸差距较大的竹笋时能有效削皮,对后续挤压式脱壳机构顺利脱壳给予便利,下滚轮组13由侧板和一组辊筒组成,辊筒的外壁套设有平面皮带12,通过设计的平面皮带12,实现对处于动态开壳机构内的竹笋进行传输,辊筒的一端穿过侧板固定有传动轮,传动轮上连接有传动皮带,辊筒的另一端穿过侧板连接有电机,挤压式脱壳机构由左滚轮14和右滚轮9组成,左滚轮14和右滚轮9的底端均连接有相互啮合的齿轮7,且左滚轮14的底端设置有组装架,组装架的一端固定有减速电机4,通过设计的减速电机4,对挤压式脱壳机构提供动力,减速电机4的输出端和左滚轮14相互连接。
[002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竹笋剥壳装置,包括附属架(1)、动态开壳机构和挤压式脱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属架(1)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和第三支架(6),所述第三支架(6)和第二支架(3)的侧部设置有横杆(5),所述横杆(5)表面开设有滑孔,所述挤压式脱壳机构处于两个横杆(5)的内侧,所述挤压式脱壳机构的侧部固定有滑柱,所述滑柱的一端置于滑孔内部,所述第二支架(3)和第一支架(2)的侧部设置有横架,所述横架顶端固定有水平固定杆,所述动态开壳机构装设在水平固定杆上,所述挤压式脱壳机构的顶端设置有缺口板(8),所述缺口板(8)装设在第三支架(6)的顶端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笋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开壳机构由上滚轮组(11)和下滚轮组(13)组成,所述上滚轮组(11)处于下滚轮组(13)的顶部,且上滚轮组(11)和下滚轮组(13)之间连接有弹簧(10),所述上滚轮组(11)内侧固定有刀杆(16),所述刀杆(16)的表面固定有调节框架,所述调节框架的内侧设置有调节削皮刀(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竹笋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周燊胡苑东
申请(专利权)人:徐周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