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农业种植用爬行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6632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爬行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农业种植用爬行机器人,针对存在的机器人部件过多、复杂和逻辑模糊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一端内边卡接有后盖,所述机壳的另一端外边卡接有前透明盖;动力脚组件,所述动力脚组件设于机壳位于后盖一端两侧外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分为动力脚组件和转向脚组件,动力脚提供动力,利用连杆结构带动前脚同步运动,模拟狗的步态,保证了机器人的爬行稳定性,同时转向结构利用四连杆转向,转向角度可调,可利用转弯半径控制机器人的姿态,保证了机器人的不同爬行姿态实现,逻辑清晰,前后脚结构简单。后脚结构简单。后脚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农业种植用爬行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爬行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农业种植用爬行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当前,我国正处于从机械化农业向“智慧农业”变革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农业领域加速转型升级,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落实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加快农业机器人发展获得了更好的环境。
[0003]农业机器人是一种新型智能农业机械,可用于农业生产中的诸多环节。农业机器人的诞生,不仅是机器人技术发展的产物,更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成果。随着农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得以升级,现代农业得以加速变革。
[0004]如授权公开号为CN112314411A所公开的一种农业灌溉节水装置,包括爬行机器人,其包括机械腿;水箱设置在所述爬行机器人的上方,通过连接体与所述爬行机器人连接,其底部对应所述爬行机器人的机械腿的上方开设有通口。
[0005]现有的机器人在田间之间的爬行作业由于地势不平的问题,不能主动的进行路线规划,而且机器人的爬行中转向逻辑不清晰,结构过于复杂,分控每个动作的部件过多,会造成执行命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农业种植用爬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的一端内边卡接有后盖(2),所述机壳(1)的另一端外边卡接有前透明盖(3);动力脚组件,所述动力脚组件设于机壳(1)位于后盖(2)一端两侧外壁上,所述动力脚组件用于机器人的步进作业;所述动力脚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驱动涡轮(26)、从动齿轮(25)、连接轴(24)、曲柄(8)和动力脚(9),所述从动齿轮(25)位于连接轴(24)的中部外壁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至驱动涡轮(26)的内壁上,所述驱动涡轮(26)的外壁啮合传动连接在从动齿轮(25)的外壁上,所述曲柄(8)设于连接轴(24)的两端外壁上,且动力脚(9)的端部通过轴连接至曲柄(8)的底端外壁上;转向脚组件,所述转向脚组件设于机壳(1)位于前透明盖(3)的一端两侧外壁上,所述转向脚组件用于机器人的转向作业;所述转向脚组件包括转向电机(22)、转向齿轮(15)、移动齿条(15)、转向连杆(14)、转向节(19)和前转向脚(13),所述转向齿轮(15)的外壁啮合连接在移动齿条(15)的底端外壁上,所述移动齿条(15)的两端通过轴连接至转向连杆(14),且转向连杆(14)的端部通过轴连接至转向节(19),所述前转向脚(13)的端部转动连接至转向节(19)的外壁上;所述前转向脚(13)的内壁通过轴和曲柄(8)的端部之间设有动力连杆(10),所述动力连杆(10)用于传导动力至转向脚组件;播种组件,所述播种组件设于所述后盖(2)的外壁上,且播种组件用于机器人步进时播种作业;所述播种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播种箱(4)和液箱,所述播种箱(4)的端部设有推杆电机(5),且推杆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有种子推板,所述播种箱(4)和液箱的端部均设有斜置的下料槽道(18),所述液箱的顶部外壁设有多个进液口,且进液口的内壁通过螺纹固定有液罐(6),所述液箱的前端设有与液罐(6)数量相同的出液阀(20),且出液阀(20)的端部通过管道和液罐(6)之间相连通;电池组(28)和主控板(27),所述电池组(28)和主控板(27)均设于机壳(1)的内壁中部,所述主控板(27)位于电池组(28)的上方,且主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富同杨远王纪元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网智无人机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