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石边坡种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6623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0:58
本申请涉及边坡绿化的技术领域,针对传统种植在边坡框格内的植物浇灌较为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岩石边坡种植结构,包括浇筑在边坡的坡面上的若干纵横交错的框格梁,若干纵横交错的框格梁形成若干框格,框格内铺设有混合有种子的客土,客土内还埋设有若干主管,主管连通有若干导管,边坡顶部还设置有水泵,水泵连通有输水管,若干主管均与输水管连通。本申请具有使边坡框格内的植物的浇灌更加简单方便的效果。的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石边坡种植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边坡绿化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岩石边坡种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公路、铁路矿等工程建设中,由于建设需要,通常需要开挖大量的土石方,但因此也形成了许多裸露的岩石边坡,裸露的岩石边坡由于没有植被的覆盖保护,在天然降水以及地表径流的作用下,坡面的土壤岩石等侵蚀程度明显加快,容易造成岩石边坡不稳定,引发一系列生态问题,如滑坡以及泥石流等。为及时消除这些生态问题,通常需要对岩石边坡进行绿化处理,利用绿化的植被覆盖坡面,减少坡面的侵蚀,同时起到美观的作用。
[0003]相关技术中,边坡坡面绿化处理通常会在坡面浇筑纵横交错的框格梁形成框格,再在框格内铺设客土,并播撒植物的种子,带植物发芽长成后形成植被,实现对边坡的绿化。
[000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前期,植物未发芽前,需要频繁对框格内的植物进行浇灌,以保证有充足的水分供其生长,目前对边坡框格内的植物进行浇灌时,通常是由人工手持水管对边坡上的逐个框格进行浇灌,养护效率较低,养护较为不便,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使边坡上的植物的养护更加简单方便,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岩石边坡种植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岩石边坡种植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岩石边坡种植结构,包括浇筑在边坡的坡面上的若干纵横交错的框格梁,若干纵横交错的所述框格梁形成若干框格,所述框格内铺设有客土,所述客土内混合有种子,所述客土内还埋设有若干主管,所述主管连通有若干副管,边坡顶部还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连通有输水管,若干所述主管均与输水管连通。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边坡顶部设置有水泵,将水泵与水源连通并启动水泵,水泵将水抽入水管并流入各组主管,再经由与主管连通的各组副管流出,从而实现对框格内植物的浇灌,相比传统人工采用水管喷灌的方式更加简单方便且浇灌效率更高,只需启动水泵便可将水输送至各个框格的客土层内,无需逐个对各个框格内的植物进行浇灌;同时,通过主管与副管的设置,后期植物生长时其根部可缠绕在各组主管与副管上,便于植物更好地生长,使得植物不易被雨水等冲刷导致移位,从而使得植物可以更好地覆盖岩石边坡的坡面。
[0008]优选的,所述框格内还设置有若干限位筒,所述限位筒均插接于边坡坡面,若干所述限位筒分别与若干主管一一对应,所述主管均连通有插管,所述主管上的插管均插接于对应的限位筒内。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主管连通有插管且插管插接于限位筒内,使得主管
可以稳固地架设在框格内,使得主管与副管不易被受重力影响以及雨水冲刷导致移位,从而使得输水管内的水可以更好地经由主管与副管流入至框格内的客土,使得框格内的植物可以更好地得到浇灌。
[0010]优选的,所述主管设置有用于装载种子与客土的网兜,所述网兜位于限位筒与主管之间,所述插管穿设于网兜。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网兜的设置,前期种植时将需要播撒的种子混合部分客土并放置在网兜内,利用网兜将种子与以及部分客土兜起,使得前期种植时,种子以及客土在不易被雨水等冲刷走,减少客土与种子的流失,使得植物可以更好地在框格内生长。通过插管穿设于网兜,使得网兜不易产生移位,便于更好地兜住种子与客土。
[0012]优选的,所述主管内设置有第一棉绳,所述副管均穿设有第二棉绳,所述第二棉绳的一端与第一棉绳绑扎,所述第二棉绳远离第一棉绳的一端伸出副管远离主管的一端,所述插管均穿设有第三棉绳,所述第三棉绳的一端与第一棉绳绑扎,所述第三棉绳远离第一棉绳的一端伸出插管远离主管的一端。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流入主管内的水还可通过插管流入限位筒内并储存;后期框格内的植物需要浇水时,可利用毛细原理,使得限位筒内的水先被第三棉绳吸取,再经由第一棉绳与第二棉绳渗出至框格内的客土,从而实现对框格内植物的浇灌,使得无需频繁启动水泵便可实现浇灌;同时,雨天时,利用毛细原理,使得客土多余的雨水可通过第一棉绳、第二棉绳以及第三棉绳渗入至限位筒内进行存储,待晴天时,雨水再经由第一棉绳、第二棉绳以及第三棉绳渗入客土层对植物进行浇灌,有利于提高雨水的利用率,有利于节约水资源。
[0014]优选的,所述网兜为可降解材料制成。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网兜由降解材料等制成,前期通过网兜兜住种子以及部分客土,减少植物种子与客土在雨水的冲刷下导致流失的情况,后期网兜自行降解,使得植物的根系可以不受网兜限制,使得植物的根系可以在框格内不断延伸,从而使得植物可以更好地生长。
[0016]优选的,所述框格内的若干主管沿边坡的坡面的延伸方向依次分布,相邻所述主管之间设置有连接管,相邻所述主管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插接于连接管的两端,位于所述框格最顶端的主管通过导管与输水管连通。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一框格内的主管通过连接管相互连通,从而使得输水管只需要通过导管输入框格最顶端的主管,便可使水进入其余的主管,使得框格内植物的浇灌更加简单方便。
[0018]优选的,所述主管与副管两者顶部的管壁均开设有若干透水孔。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主管与副管顶部的管壁均开设有透水孔,使得雨天时,客土内的雨水可以通过透水孔渗入至主管与插管内,再经由主管与插管流入限位筒内,便于限位筒更好地收集雨水。
[0020]优选的,所述第三棉绳远离第一棉绳的一端绑扎有配重块。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配重块的设置,利用配重块自身的重力,使得第三棉绳远离第一棉绳的一端可以始终伸出插管远离主管的一端,进而使得第三棉绳可以更好地吸收限位筒中的水分。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客土内铺设有主管,主管连通有若干副管,若干主管均与输水管连通,通过水泵将水经由输水管输入主管,再经由副管流出至客土,从而实现对框格内植物的浇灌,有利于降低浇灌的难度;同时,后期植物生长时,其根部还可缠绕在主管与副管上,便于植物更稳固生长在边坡的坡面;2.通过坡面插接有限位筒,主管连通有插管,且插管插接于限位筒内,使得主管与副管可以更稳固地架设在框格内,便于水流更好地经由主管与副管流出;3.通过连接管的设置,相邻主管相互靠近的一端可插接在连接管的两端,进而使得同一框格内的主管可以相互连通,使得输水管只需与框格最顶端的一组主管连接,便有可将水输入同一框格的所有主管。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示意主管与限位筒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1、边坡;11、框格梁;12、框格;2、主管;20、透水孔;21、副管;22、插管;23、第一棉绳;24、第二棉绳;25、第三棉绳;251、配重块;26、限位筒;3、水泵;31、输水管;32、导管;4、网兜;5、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石边坡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浇筑在边坡(1)的坡面上的若干纵横交错的框格梁(11),若干纵横交错的所述框格梁(11)形成若干框格(12),所述框格(12)内铺设有客土(5),所述客土(5)内混合有种子,所述客土(5)内还埋设有若干主管(2),所述主管(2)连通有若干副管(21),边坡(1)顶部还设置有水泵(3),所述水泵(3)连通有输水管(31),若干所述主管(2)均与输水管(3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石边坡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格(12)内还设置有若干限位筒(26),所述限位筒(26)均插接于边坡(1)坡面,若干所述限位筒(26)分别与若干主管(2)一一对应,所述主管(2)均连通有插管(22),所述主管(2)上的插管(22)均插接于对应的限位筒(26)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岩石边坡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2)设置有用于装载种子与客土(5)的网兜(4),所述网兜(4)位于限位筒(26)与主管(2)之间,所述插管(22)穿设于网兜(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岩石边坡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2)内设置有第一棉绳(23),所述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圣平彭叶芬罗淑珍李惠斌李虹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桃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