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栽培模组和催芽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4012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催芽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栽培模组和催芽箱,包括多个栽培盘,栽培盘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设有支撑板,栽培盘在垂直方向上相互堆叠,支撑板支撑连接上下相邻的两个栽培盘,栽培盘的底面上设有反射装置,所述反射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反射面,反射面与水平面具有夹角α,夹角α的角度大于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栽培模组和催芽箱


[0001]本技术涉及催芽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栽培模组和催芽箱。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种植业规模化发展,对种子发芽的要求越来越高。发芽率高、发芽整齐,有利于降低种子成本和人工成本,因此催芽箱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催芽箱能够给植物种子一个适合其发芽的生长环境,同时能够实现多数量、多种类同时催芽的功能,在大规模种植中催芽箱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0003]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传统的栽培模组在光源设置在侧面时,由于只有侧面接受光照,由于植物的向光性,使得栽培模组内的植株向光弯曲生长,没有一个良好的生长趋势,同时传统的催芽箱只能够满足温湿度条件,一般没有光照,即使有光照的催芽箱也存在低容积率和高能耗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需要提一种栽培模组和催芽箱,解决了栽培模组侧面受光时,植株向光弯曲生长,催芽箱容积率低等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栽培模组,包括多个栽培盘,所述栽培盘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设有支撑板,所述栽培盘在垂直方向上相互堆叠,所述支撑板支撑连接上下相邻的两个栽培盘,所述栽培盘的底面上设有反射装置,所述反射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反射面,所述反射面与水平面具有夹角α,所述夹角α的角度大于0
°
,所述反射面朝向与支撑板所在侧面相邻的侧面。
[0006]进一步的,所述夹角α的角度为10

30
°
。反射面在这个范围内,可以对从两侧照射进来的光照最大程度的进行反射,同时减少反射装置的在垂直方向的高度,为植物生长提供更大的生长空间。
[0007]进一步的,所述反射面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水平面构成夹角β,相邻倾斜面之间通过一过渡面连接,所述过渡面与水平面构成夹角γ,所述夹角β的角度为45
°
,所述夹角γ的角度为0

30
°
。反射面上设有多个首尾相连排布的倾斜面和过渡面,倾斜面起到反射的作用,过渡面起到减少反射装置在垂直方向的高度,达到在不减少反射效率的同时给予植株更大的生长空间。
[0008]进一步的,所述反射面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反射面分别朝向与支撑板所在侧面相邻的两个侧面,所述两个反射面由栽培盘边缘向中部倾斜,所述两个反射面相互靠近的一端相互连接。两个反射面有栽培盘的边缘向中部倾斜设置,可以接收从两边照射进来的光照,具有更高的光照利用率。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夹角γ的角度为0
°
、15
°
或30
°
。过渡面与水平面平行,在不影响反射装置对光线的反射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反射装置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为植物生长提供更大的生长空间。
[0010]进一步的,所述栽培盘还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表面设有围合在底盘边缘的围栏,所述围栏围合区域内设有播种网,所述围栏上表面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与支撑板位置相匹配。底盘上表面设有围栏确保在栽培盘内的营养液和水分不易流失,播种网给植物种子更有利向上生长的条件,支撑板和放置槽相互卡合实现播种盘相互堆叠的功能,大大增加了空间的利用率
[0011]进一步的,所述照明装置为多个垂直设置的照明条,所述照明条固定设置在支撑板所在侧面相邻的两个侧面上。照明装置为多根垂直设置的照明条,在需要照明时可以根据植物种子生长习性的不同,对照明条开启的数量和开启的照明条之间的间距进行选择,以满足多种植物种子生长所需的照明条件。
[0012]本技术还公开一种催芽箱,包括箱体和任一上述的栽培模组,所述栽培模组设置在箱体内,所述箱体上设有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为箱体内部提供照明。
[0013]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外侧面上设有水箱和控制面板,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温湿度传感器和加湿器,所述控制面板与水箱、温湿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水箱与加湿器连接,所述箱体的外侧面上还设有送风器,所述透明箱体的顶部设有进风口,所述送风器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送风器与进风口相连接,所述箱体为透明箱体,照明装置设置在透明箱体的外侧面上。温湿度传感器将透明箱体内的湿度数据传输给控制面板,控制面板控制水箱给加湿器供水,进而控制加湿器对透明箱体内部进行加湿或者停止加湿,确保透明箱体内部的湿度条件符合植物种子所需生长环境的湿度要求。温湿度传感器将透明箱体内的温度数据传输给控制面板,控制面板控制送风器对进风口进行吹风和停止吹风,保证透明箱体内部温度条件符合植物种植所需生长环境的温度要求。
[0014]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还设有推车,所述推车包括底板、移动轮和多根固定柱,所述移动轮设置在底板的下表面上,所述多根固定柱固定设置在底板的上表面的周边上,所述栽培模组放置在底板的上表面上,并与固定柱相互抵接。栽培盘放置在推车上,在播种完成后能够轻松的将栽培盘运输到透明箱体内,在植物种子生长到一定的高度后能够轻松的将栽培盘从透明箱体移出。
[0015]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为透明箱体,所述照明装置设置在透明箱体的外侧面上。所述照明装置位于箱体外侧能有效隔离照明装置产生的热量,避免照明装置产生的热量影响箱体内植物生长。
[0016]进一步的,所述照明装置垂直设置,所述照明装置由上至下分设有若干照明区,每个照明区对应栽培盘的反射装置的反射面设置,每个照明区的光照强度由上至下增强。由于反射装置与照明装置的距离越靠栽培盘中间越远,照明装置根据光线照射到反射面的距离设定不同的光照强度,可提高栽培盘中的植物所接收的光强的均匀性。
[0017]进一步的,所述照明装置为多个垂直设置的照明条,所述照明条朝向支撑板所在侧面相邻的两个侧面设置。
[0018]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栽培盘之间可以相互堆叠,在一定的空间内能够放置更多的栽培盘,充分利用催芽箱内部的空间,达到较高的容积率。
[0020]2、透明箱体外侧面的照明装置给到栽培模组水平的光照条件。
[0021]3、光照经过反射装置的反射后,垂直的照射在栽培盘上,利用植株的向光性,垂直
照射在栽培盘上的光照能够更好的帮助植株在垂直方向上生长,保证植株有良好的生长趋势解决了侧面照射时造成植株向光弯曲生长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1所述栽培盘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1所述栽培盘正视图图;
[0024]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1所述栽培模组与照明装置设置示意图;
[0025]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1所述反射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1所述反射装置A部位放大示意图;
[0027]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2所述反射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具体实施方式3所述反射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具体实施方式3所述反射装置B部位放大示意图;
[0030]图9为具体实施方式4所述催芽箱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栽培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栽培盘,所述栽培盘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设有支撑板,所述栽培盘在垂直方向上相互堆叠,所述支撑板支撑连接上下相邻的两个栽培盘,所述栽培盘的底面上设有反射装置,所述反射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反射面,所述反射面与水平面具有夹角α,所述夹角α的角度大于0
°
,所述反射面朝向与支撑板所在侧面相邻的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α的角度为10

3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水平面构成夹角β,相邻倾斜面之间通过一过渡面连接,所述过渡面与水平面构成夹角γ,所述夹角β的角度为45
°
,所述夹角γ的角度为0

30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栽培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反射面分别朝向与支撑板所在侧面相邻的两个侧面,所述两个反射面由栽培盘边缘向中部倾斜,所述两个反射面相互靠近的一端相互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栽培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γ的角度为0
°
、15
°
或30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盘还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表面设有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晶赖慧灵吴小婷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